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鼻嗅神经母细胞瘤是神经母细胞瘤的一种特殊类型,颇为罕见,临床及病理工作中易误诊为鳞癌。本文报告 3例并结合文献对其病理组织学的形态及免疫组化进行探讨。 1临床资料   例 1,男, 12岁,发现左鼻部逐渐性膨胀 3个月余,反复鼻衄伴脓涕 1个月,于 1985年行肿瘤切除。术后 2年复发死亡。   例 2,男, 59岁,发现右鼻塞、出血 1个月余,曾在当地活检诊断为鳞癌而转我院于 1994年手术,手术中见新生物蒂位于右鼻中隔前部向右上颌窦内膨胀性生长,遂行肿块切除,术后 4年复发死亡。   例 3,男, 40岁,左鼻塞、出血 1个月余。检查…  相似文献   
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细胞增殖、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4例正常鼻咽黏膜上皮及60例鼻咽癌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且表达情况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存在相关性。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鼻咽癌细胞增殖状态、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病人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胡向蒙  吴勤丽  赵碧芬  王伟新 《浙江医学》2009,31(7):1007-1007,1014
腺样囊性癌为涎腺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涎腺癌的第二位。该肿瘤生长缓慢,但侵袭性强,且易发生转移,临床易被误诊为良性肿瘤。术前行组织活检因需切开包膜,易引起肿瘤播散,因此属禁忌症。然而,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术前确诊对决定手术范围、选择麻醉方式至关重要。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术前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FNAC)检测结果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FNAC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Cox-2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Ki-67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7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6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58例子宫内膜癌中Cox-2和Ki-67的表达。结果Cox-2、Ki-67表达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组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和增生期子宫内膜组(P<0.01)。在高中分化组,Cox-2、Ki-67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组(P<0.05)。Cox-2表达与内膜癌的临床分型以及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Ki-67表达随临床分期以及分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Cox-2和Ki-67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以及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8岁。因头颈部肿块18年收治入院。患者出生时发现头部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肿块渐增大,近期自觉肿块增大较快有微痛,于1998年7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头颅顶、枕部,左颜面部至下颌骨挂到颈部有无数个大小不等肿块,最大者直径约16cm,质软,个别肿块有囊性波动感;小者直径约05cm,质硬,活动,肿块与周围软组织界限不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膈无殊。肝、脾无肿大。四肢及脊柱无畸形。临床诊断为神经纤维瘤,将肿块切除送病检。病理检查 带有皮肤的肿瘤组织,皮肤面积为37cm×收稿日期:19990430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  相似文献   
6.
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益新  赵碧芬 《癌症》1994,13(2):189-189,185
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吕益新,孙文勇,李筠,赵碧芬,黄钧奎浙江省杭州肿瘤医院病理科(31002)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少见[1、2]。一般多在体俭时偶然发现。x线、B超及CT检查常误诊为癌。纤支镜活检也难诊断。术中冰冻切片与假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形态特征。方法对5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肿瘤组织结构基本一致,细胞排列成腺巢样,巢间为毛细血管所包绕的“器官样结构”,5例肿瘤免疫组化Vimentin Desmin Mg NSE阳性,S-100有1例阳性。CK EMA NF GFAP检测阴性。特殊染色:PAS染色阳性。结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形态特征多边形细胞巢被毛细血管绕成“器官样构”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nm23、p53、CerbB-2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84例大肠癌组织中的nm23、p53、CerbB-2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nm23、p53、CerbB-2的阳性表达分别是41.7%、64.3%、59.5%。nm23阴性、p53、CerbB-2阳性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89.8%、85.2%、88.0%,均高于nm23阳性、p53、CerbB-2阴性者淋巴结转移率(57.1%、53.3%、58.8%),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有两个及以上指标表达异常者淋巴结转移率为84.0%,高于一个指标表达异常或三个指标均不表达异常者淋巴结转移率(64.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m23、p53、CerbB-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m23、p53、CerbB-2的表达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可作为临床检测转移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16蛋白表达与其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SP法对46例大肠癌中PCNA和P16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中PCNA以及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正常粘膜相比差异有显性。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5年生存率有关,P16蛋白表达与上述三差异均无显性。大肠癌PCNA与P16蛋白的表达存在负相关。结论:PCNA与P16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大肠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判断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脐尿管残留所致的良性肿瘤甚为少见,我科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岁。发现脐部有肿块突出伴黄色渗液3年余,而于1990年6月4日入院。体检:脐部有一豌豆大小粉红色肿块,表面有黄色液体渗出,其中无肠内容物,肝脾未及,局麻下将肿块完整切除。病理检查:皮肤及软组织一块,中间有0.8×0.3×0.2cm结节,无蒂,切面粉红色,质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