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爱喘乐、多索茶碱联合应用对老年人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6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给予雾化吸入爱喘乐、静滴多索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10例,单纯采用多索茶碱治疗,疗程均为1周。治疗组在吸药前及吸药后1h、1周分别做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雾化吸入爱喘乐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多索茶碱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爱喘乐联合多索茶碱治疗老年人哮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云南省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 方法 收集2010—2020年云南省各地报告的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2020年共发生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260起,发病6 600人,死亡2人,总体呈下降趋势。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高峰期为第二、四季度,占总起数的66.54%(173/260);暴发场所多发生在小学,占总起数的58.08%(151/260)。报告明确或可疑致病因子的185起事件中由微生物或可疑微生物引起的占40.00%(74/185),毒素引起的占46.49%(86/185);明确致病因子的118起暴发事件中,60.17%(71/118)是由4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其中蓖麻毒素导致的最多,达22起(18.64%),发病人数428人,其次是蜡样芽孢杆菌20起(16.95%),原因食品被归因为一类食品植物类,主要是大米、三明治、面包。导致暴发污染环节最多的是生产加工环节(50.77%,132/260)。 结论 关注学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在学生开学季时,加强对小学食堂植物类食品的生产加工环节管理和监督。微生物、毒素感染是学校食源性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且原因查明率低,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毒素检测能力,提高原因查明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学校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与中西药联合对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在胃镜下确诊为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242例,按入院的先后随机分为法莫替丁组、中西药联合组.法莫替丁组94例,平均年龄42±4a,GU80例,DU9例,复合溃疡5例;中西药联合组148例,平均年龄49±6a,GU91例,DU53例,复合溃疡4例.法莫替丁组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用药6wk.中西药联合组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用药6wk,中药汤散剂并服2wk.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率比较中西药联合组与法莫替丁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率比较中西药联合组与法莫替丁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中药治疗PU复发率低,HP转阴率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术(TBNA)对管壁浸润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例怀疑肺癌的患者采用TBNA细胞学检查,并同时行活检、刷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3种方法共确诊肺癌19例,总检出率为79.1%;TBNA确诊15例,为62.5%;活检确诊13例,为54.2%;刷检确诊7例,为29.2%。经统计学处理,X^2=12.24(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BNA对管壁浸润型肺癌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5.
白及胶浆膜外敷治疗褥疮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年2月~1997年6月,我们采用白及胶浆混合液作为封闭式敷料治疗褥疮56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临床资料 选择门诊及住院患者共98例,均为局部皮肤受压造成的褥疮患者,按开始治疗的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22~87岁。对照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27~78岁。其中瘀血红润期、炎症渗出期、溃疡期的褥疮病损,治疗组分别为42、54、96处;对照组分别为38、51、84处;褥疮的平均面积:治疗组为40mm×48mm,对照组为40mm×50mm。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白及胶浆(自制,主要成分有白及、…  相似文献   
6.
覃樱  陈燕丽  赵江  郑琼 《广西医学》2014,(1):112-113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注射预防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抛硬币法将骨科100例骨折便秘患者随机选择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及运用腹部按摩及饮食调护等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50例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艘7例,好转9例,无效14例;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0例,无效25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注射对骨折卧床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很好地预防便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临床效果分为优良组和可差组,对影响其术后临床效果的10种可能因素,分别采用单因素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做统计学处理,并确定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性别、手术节段、Lee分区、纤维环破裂、Modic改变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病程、外伤史、临床症状、椎间盘退变分级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的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椎间盘退变IV级(OR=5.423)、腰腿痛并存(OR=4.678)、病程12个月(OR=3.982)、有外伤史(OR=2.510)和年龄≥45岁(OR=1.525)。结论影响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危险因素为椎间盘退变IV级、腰腿痛并存、病程12个月和年龄≥45岁,在临床治疗上高度重视,以期达到临床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云南省4个贫困地区(0~6岁儿童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贫血的干预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2006—2009年,连续4年对云南省4个贫困地区0~6岁儿童进行营养健康状况监测,体格测量,血红蛋白检测。结果4171名0~6岁儿童贫血率为6.7%~10.4%。弥渡县贫血率为15.7%~19.9%,在4个地区中最高。女童贫血率为6.8%~7.9%,男童贫血率为6.7%~13.3%。研究发现儿童性别、年龄、看护人类型和监测地区为儿童贫血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在云南省贫困地区,应该加强儿童看护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合理膳食的认知,改善儿童膳食结构,补充铁含量高的食物,可有效降低贫血率。  相似文献   
9.
排放腹水并用甘露醇对控制肝硬化腹水的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排放腹水并用甘露醇对控制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赵江王大骏李星五反复大量地排放腹水,同时输注扩容剂白蛋白,是一种治疗肝硬化合并张力性腹水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白蛋白价格昂贵,促使许多学者研究替代它的药物。我们于1993年起,开始应用甘露醇代替白蛋白的研究,现将结...  相似文献   
10.
针灸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的相关临床症状,但由于针灸综合治疗方法繁多,如何选择最佳疗法却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近7年来针灸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临床报道做-系统对比与评价,以期判断出临床疗效最佳的方案,从而为临床制定规范化的针灸综合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