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MD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例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CEA、CK7、CK8、Ki-67、P53,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MDA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6个月至3年不等,预后较差.临床表现主要为白带增多或阴道流水样液,可伴阴道不规则出血.妇检:宫颈肥大,表面糜烂或颗粒状,质硬;宫颈管扩张,可呈桶状.术前临床及病理易误诊为慢性宫颈炎.镜下:MDA分化程度高,瘤组织形态和正常颈管腺体差异微小,腺体结构呈奇异性分支和成角浸润,少见背靠背现象;瘤细胞异型性小,可见个别胞核轻中度增大或核上移,核分裂像无或极少见.浸润深度达宫颈壁的2/3(或7 mm以上),间质可见血管及神经侵犯.可向上侵犯宫腔及淋巴结转移.腺周间质可见不同程度的组织反应及炎细胞浸润.组织化学PAS阳性.免疫组化CEA、CK7、CK8、Ki-67瘤细胞阳性P53蛋白阴性.结论 MDA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的子宫颈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纳米金对HepG2上清液诱导的人淋巴细胞进行干预,初步观察纳米金对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HepG2上清液与人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对照组、共培养组、纳米金干预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ELISA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WGF)水平;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淋巴细胞表面形貌及超微结构.结果 HepG2上清液(富含VEGF)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且随浓度的增大其增殖抑制率上升到(41.90±1.32)%,而纳米金干预后抑制率下降为(35.73±1.54)%(P<0.05);AFM结果显示HepG2上清液诱导的淋巴细胞高度、粗糙度均减小,细胞膜内陷,而纳米金干预组这种变化不明显;共培养组体系中VEGF含量为(308.51±21.73)pg/mL,而纳米金干预组VEGF下降为(96.78±11.27)pg/mL(P <0.05).结论 纳米金通过与HepG2上清液中VEGF结合,增加了共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联合左西孟旦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5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急性左心衰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9例(左西孟旦)和观察组47(伊伐布雷定+左西孟旦).对比两组疗效评定、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2.97%)显著高于对照组(61.53%)(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血流动力水平,安全性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中甲状腺癌血管生成表现对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收缩期峰流速(PSV)、阻力系数(RI)和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中,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多为Ⅱ级和Ⅲ级,处于较高水平;良性结节的血流分级主要集中在0级和Ⅰ级,处于较低水平(Z=3.74,P<0.001)。恶性结节的PSV[(41.30±19.99)cm/s]大于良性结节[(32.38±11.00)cm/s,t=2.37,P=0.02];恶性结节的MVD[(59.03±12.85)条/200倍镜]高于良性结节[(46.97±10.16)条/200倍镜](t=4.47,P<0.001)。结论恶性结节相对于良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血流分级及PSV。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与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素是调节人体细胞分化、生长及代谢的重要激素。研究显示,甲状腺素可以与细胞表面的整合素ανβ3受体结合,参与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而其结构类似物四碘甲腺乙酸则可以通过抑制甲状腺素与整合素ανβ3结合而产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对甲状腺素促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将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内障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我院眼科收治的90例白内障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眼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安全的护理管理对策,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66.67%,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和有效护理安全管理是预防白内障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125例电子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病例特点,总结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125例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优质的护理以及护士与医生的默契配合是电子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丹参酮ⅡA自微乳制剂进行体外释放和在体肠吸收评价。方法:以反向透析法进行丹参酮ⅡA自微乳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考察;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单向灌流实验模型,比较丹参酮ⅡA自微乳制剂和混悬液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差异。结果:丹参酮ⅡA自微乳制剂45min内的累积释放度可达85%以上,而混悬液在90min内溶出度小于30%。大鼠在体肠吸收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自微乳制剂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显著高于混悬液(P0.01)。结论:自微乳制剂可显著提高丹参酮ⅡA的体外溶出和体内肠吸收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气钡与气罐肠造影复位术的分析与护理.方法 对45例临床诊断为肠套叠的患儿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 45例整复成功33例,未成功12例.结论 气钡与气灌肠造影复位术能使大部分肠套叠复位成功,具有较快速、安全、价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了手术的痛苦.做好早期护理观察可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