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0 引  言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H),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病理特点是在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器官、组织中出现灶性增生、形态异常的组织细胞,常伴有明显的血细胞被吞噬现象。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高热、进行性衰竭、出血、黄疸、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诊断比较困难,现将我院临床资料完整的19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青少年为多见。本组19例中男11例,女8例,最小者8个月,最大32岁。19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热,高者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阑尾炎患者腹腔镜系膜剥离法阑尾切除术及腹腔镜常规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海军总医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系膜剥离法阑尾切除术,对照组行腹腔镜常规阑尾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活动性出血发生率、标本从Trocar中取出率、术后盆腔感染例数、术后穿刺口感染例数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活动性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标本从Trocar中取出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率、穿刺口感染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系膜剥离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虽未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及术后住院时间,但有效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较常规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血液常规检验逐步被各种自动化多参数的血液分析仪所替代,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提高了检测精度。血液分析仪在测定血细胞数量的同时,把它们体积大小、出现的相对频率以坐标形式的曲线表示出来.形成血细胞直方图。现将其临床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应用K 、Na 分析仪(直接电位法,ISE)做血清K 、Na 测定,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操诈简便、结果快速等优点,适合于临床诊断治疗尤其是急诊抢救工作的需要。但是.该仪器的主要部件K 、Na 电极.有使用寿命较短(国产电极一般6个月),易老化等缺点,因此,K上、Na“电极的保养与维修在日常工诈中有重要的位置。现就几年来我科使用K“、Na“分析仪(R-671-A型江苏电分析仪器厂生产),在电极的保养与维修方面的体会,简述如下:l电极的保养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洋品中的脂类及蛋白质易盼着于电极敏感膜上,导致电极性能下降,因…  相似文献   
5.
偶氮胂Ⅲ单一试剂测定血清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偶氮胂Ⅲ单一试剂测定血清钙戚大梁,赵惠斌,张成田,肖景珠(解放军第149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42)偶氮脾Ⅲ(ArsenazoⅢ)是一种良好的金属络合剂,一般用于重金属的检测,我们用ArsenazoⅢ测定血清钙,试剂单一稳定,pH值小于7.5时可降...  相似文献   
6.
应用三元胶束络合体系理论,利用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与甲基麝香(?)酚蓝测定血清钙。降低了试剂空白吸光度,空白校正因子由原法的1.37下降到本法的1.13,从而提高了方法的精密度,并且在试剂的稳定性、灵敏度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善。本法线性可达5.0mmol/L.批内 CV=1.13%,批内 CV=2.74%。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实 ,脐带血中单核细胞具有变态反应原特异反应性 ,但在子宫内如何与变态反应原接触 ,目前还不清楚。该作者应用ELISA法 ,对一组家中有高浓度尘螨抗原的健康孕妇妊 16W~ 17W母体血和羊水 ,及足月≥ 37W产后母体血及胎儿脐带血样本进行了研究 ,以检测其中常见吸入性变态反应原 (Derpl)浓度结果表明 ,在妊 16W~ 17W孕妇母体血样本中 ,43 2 0 6(2 1% )份含有Derpl,其中 2 4 43(5 6 % )份羊水Derpl为阳性 ,而血Derpl浓度均高于 5 μg L。羊水的Derpl浓度与血浓度成正比 ,但相关不显著 (r=0 .193 ,…  相似文献   
8.
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对2 222例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化检测ER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乳腺增生性病变占乳腺良性病变的94.8%,乳腺浸润性癌在恶性肿瘤中占95.8%;乳腺癌平均发病年龄为47.1岁,显著高于乳腺增生性病变的34.98岁(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 1);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乳腺疾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概率(6.5%)大于发生乳腺良性病变的概率(1.9%),P<0.001;72%的乳腺增生性病变存在>3种病理成分;乳腺癌旁组织中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23.5%)显著高于良性乳腺增生性病变中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2.49%),P<0.01;乳腺癌旁不同良性病变与癌一样,对ER均有高表达.结论:乳腺增生性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病变成分复杂的良性疾病,其演变过程与乳腺癌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