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1983年1月至1986年6月,为低位直肠癌行Miles氏根治术42例。会阴部切口的处理方法分两种:1.骶前间隙移植带蒂大网膜填塞,会阴切口一期缝合,20例(移植组);2.经缝合的会阴切口置于骶前间隙引流者22例(对照组)。疗效:移植组20例中,会阴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2天,较对照组缩短了18天,其中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弓形虫病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后者多经消化道、器官移植等途径获得感染.弓形虫感染在全世界广泛分布,我国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17%[1],成人感染率为70.0%,但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诊断较为困难.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3岁,入院前20d被猫咬伤右手食指,3d自愈,5d出现发热症状,经氨苄青霉素治疗后体温下降,但出现右腋下包块并逐渐变大约鸡蛋大,查体发现,右手食指指腹有一陈旧性浅表划痕,深约0.2cm,右肘部有一1cm3大小淋巴结,活动度好,右腋下触及大小约5cm×4cm×3cm包块,质中、光滑.初步诊断为猫爪病(弓形虫病),并给予诊断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胃泌素拮抗剂和CD28/CD80单克隆抗体共刺激活化的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PBLs)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杀伤作用.方法:分离与体外培养外周血PBLs,并用CD28/CD80共刺激活化PBLs;用含活化的PBLs和(或)胃泌素拮抗剂CI-988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HT-29细胞.MTT法检测2者对HT-29细胞的杀伤率,并用电镜观察效应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超微结构及HT-29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胃泌素拮抗剂与活化PBLs合用,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杀伤率((95.81±1.99)%)大于单用胃泌素拮抗剂((66.36±1.31)%)(P<0.05).电镜结果显示,效应细胞作用12 h肿瘤细胞就发生部分坏死,部分肿瘤细胞可见凋亡.结论:联合应用活化的PBLs和胃泌素拮抗剂CI-988可以提高对结肠癌细胞株HT-29 杀伤作用.活化的淋巴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坏死及凋亡2条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胃泌素受体拈抗剂和CD28/CpG ODN活化PBMC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杀伤作用机理。方法用含共刺激活化PBMC或(和)C1-988(胃泌素受体拈抗剂)的100mL/L胎牛血清的RPM1 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测生长曲线;MTY法检测活化细胞的体外淋巴细胞毒作用,并用电镜观察效应细胞杀伤的结肠癌细胞超微结构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胃泌素拮受体抗剂本身对SW480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P<0.05),CD28/CpG ODN共刺激活化PBMC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杀伤作用明显(P<0.01),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与CD28/CpG ODN共刺激活化PBMC合用,对SW480 CEA的杀伤作用显著大于胃泌素受体拮抗剂本身对SW480细胞杀伤作用(P<0.01),亦大于单独应用CD28/CpG ODN共刺激活化PBMC对SW480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胃泌素受体拮抗剂增加了SW480细胞对共刺激活化PBMC的敏感性。电镜结果显示,效应细胞作用24小时肿瘤细胞就部分发生坏死,部分肿瘤细胞可见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效应细胞SW480 CEA细胞72小时明显凋亡。结论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与共刺激活化PBMC联合应用,提高了CD28/CpG ODN共刺激活化PBMC对结肠癌细胞SW480的靶向性杀伤作用。活化的淋巴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是通过坏死及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50例前瞻性随访20年的疗效。对其中部分病人采用彩色多普勒B超(DC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术中PVP动态测量,综合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2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近期无1例出血,再出血率为7.7%,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手术死亡率为3.3%,术后3,5.10和15年生存率为93.6%,83.6%,64.5%和54.5%。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联合术后门静脉直径(DPV)和门静脉压(PVP)较断流术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术后让静脉头向侧支消失,肝脏门静脉灌注良好。结论:本联合术即切断了门奇静脉间反常血流侧支,又降低了PVP和缓解了门静脉高动力血流状态,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合理,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中期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理想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切除术治疗早、中期低位直肠癌21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例发生肛门外拉出肠管部分坏死。骶前感染1例,无肠回缩、吻合口瘘。平均随访 28(6-50)个月,无局部复发。术后18个月发现肝脏转移灶1例,现仍无癌生存20例,吻合口狭窄2例。本组术后2周拉出肠段修整后排便次数较多。1月后控制大便能力明显改善。大便3-5次/d,3月后大便基本正常。1-2次/d。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切除术可作为治疗早、中期低位直肠癌并保留肛门功能的一种可靠术式。  相似文献   
8.
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20世纪60年代后,热疗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肿瘤的热疗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热疗和放疗或化疗等联合应用治疗肿瘤取得了肯定的疗效。近20年来,在细胞生物、分子生物、蛋白质及基因等各个水平上关于热疗的基础研究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1]。本文就肿瘤热疗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热疗的概念和原理肿瘤热疗是用加热方式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即利用有关物理能量在组织中沉淀而产生热效应,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段时间,以杀死肿瘤细胞,而又不损伤正常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热疗能有效杀伤恶性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组织p1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研究抑癌基因p16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31例结肠癌,22例直肠癌,28例正常大肠组织中抑癌基因p16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5%和35.7%;p16蛋白表达随着肿瘤组发程度降低而减弱,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