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静脉注射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麻醉药、镇痛药物及镇静药 ,常精确到每分钟每公斤体重应用剂量值 ,采用手工计算药物剂量 ,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我们研制了药物剂量速算器 ,经临床实践证实 ,既加快了计算速度 ,又提高了计算药物剂量的准确率 ,现介绍如下。1 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2.
盐酸曲马朵(tramadol hydrochloride)是70年代末德国研制开发的中枢镇痛药,可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1]。我院1999年1月以来采用微量注射泵(上海产AJ-5800型)持续静脉滴注曲马朵(德国格兰泰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98)的方法,为心内直视术后病人镇痛,并与同期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滴注吗啡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男23例,女20例;体重10~65 kg;年龄4~36岁;其中房间隔缺损14例,室间隔缺损21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1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微创心内直视术,麻醉药剂量无明显差异。病人随机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科手术技术及安全性的提高,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数量逐年上升。而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是近年开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冠心病是一种典型的老年性疾病,老年人各系统、脏器功能减退,机体对应激原的适应能力下降。OPCAB患者在某些方面也不同于其他心脏手术后患者,从而使得他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我们认为:护士应掌握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OPCAB病情特点,对OPCAB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护,提高对OPCAB患者的护理水平。本文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30例OPCAB患者的监护特点进行分析,以探讨适宜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SG-901型紫外负离子喷雾皮肤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99例王红梅,贾素芳SG-901型紫外负离子喷雾皮肤治疗仪由上海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与常州市武进医疗用品厂联合研制,采用负氧离子、紫外光波、热蒸气喷雾、按摩四功能综合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我们将该治疗仪...  相似文献   
5.
芽胞杆菌属(Bacillus)细菌自然存在于土壤和水中,也污染食品。少数菌种可引起食物中毒。其中腊样芽胞杆菌(B.cereus)多见,短芽胞杆菌(B.brevis)、坚强芽胞杆菌(B.firmus)少见。我们于1986年9月从一起76人的食物中毒标本中分离出一种需氧杆菌,经系统鉴定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下埋植法的避孕效果。方法:对古交市镇城底镇计划生育服务所2007年至2012年218例25~40岁已婚育龄妇女且自愿接受皮下埋植避孕者进行定期随访,对使用者的妊娠情况、副反应及因副反应而取出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18例育龄妇女中,无再次妊娠妇女,副反应发生率62.84%,因副反应取出埋植剂的发生率为10.55%。结论:皮下埋植避孕术是一种安全的避孕方法,尤其适用于不适合及不能够使用节育环和使用节育环避孕失败的妇女。  相似文献   
7.
哌替啶系阿片受体激动剂之一,进入机体组织之后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结合,模拟内源性抗痛物质脑啡汰的生理效应,激活机体内抗痛系统,从而发挥强大的镇痛作用。传统镇痛方法是哌替啶肌肉注射,但有影响循环和呼吸的不良反应,为此本文对其在胸外科术后肌注(IM)和微量泵持  相似文献   
8.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的常见病,是由于青春期卵巢发育不良、功能失调而生殖系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是一种低剂量高效复合型口服甾体避孕药,除有很好的避孕作用外,对于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小,临床中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止血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盐酸曲马朵(tramadol hydrochloride)是70年代末德国研制开发的中枢镇痛药,可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1].我院1999年1月以来采用微量注射泵(上海产AJ-5800型)持续静脉滴注曲马朵(德国格兰泰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98)的方法,为心内直视术后病人镇痛,并与同期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滴注吗啡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脑适形调强放疗(IMRT)同步加量治疗脑转移瘤的剂量学优势、患者依从性、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脑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均经增强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脑转移,均接受全脑IMRT同步加量,大体肿瘤体积(GTV)(影像学可见的脑转移灶):DT4994~6990cGy/22—30次,每4.4—6.0周;全脑:DT3990~5000cGy/22~30次,每4.4—6.0周。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4个月。41例患者均完成整个放疗过程,其中完全及部分缓解27例,未控11例,其余3例无治疗后影像资料对照,缓解情况不详。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分别为65.8%、8个月、24.4%。脑干、脊髓、左晶体、右晶体、左视神经、右视神经、视交叉接受的最高剂量平均值分别为48.7、32.4、7.3、7.0、40.2、39.5、47.1Gy,均在安全剂量范围之内,仅21例发生放射性脑水肿,其余未出现早期及晚期放射性不良反应。结论脑转移瘤接受全脑IMRT同步加量可使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有效保护脑干和其他重要器官,患者治疗依从性高,可作为脑转移瘤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