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考评一次性使用输血器的血液相容性及其使用前后的成分血残留和成分血损伤情况.方法 通过称重法分别检测悬浮红细胞(悬红)、浓缩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FFP)流经2种国产一次性使用输血器(A、B)前后的各成分血重量,计算成分血残留率、红细胞上清中的游离血红蛋白(FHb)、钾离子(K+),血小板pH值、低渗休克反应(H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R、PR、Her-2、Ki-67在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6例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及114例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组织中ER、PR、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比较两组在乳腺癌分子分型上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ER、Her-2及Ki-67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糖尿病组中,Luminal A型、Luminal B型、基底细胞样(basal-like)型的比例分别为20.8%(20/96)、18.8%(18/96)、31.2%(30/96),对照组比例分别为35.1%(40/114)、28.9%(33/114)、15.8%(18/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HER-2过表达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联合多家采供血机构开展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研究,为制定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P法或BC法由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10~16 U 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随机用A、B两种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进行过滤,评价过滤前后血小板的质量和功能,共完成202例研究。结果汇集血小板数≥2.4×1011个的共147例,其中A组77例,B组70例。A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2.90±0.45)×1011VS(2.60±0.43)×1011,(176.45±135.67)×106VS(1.00±2.29)×106;B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2.80±0.36)×1011VS(2.40±0.37)×1011,(175.76±147.84)×106 VS(0.30±0.72)×106。汇集血小板数2.4×1011个的共55例,其中A组29例,B组26例。A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1.71±0.39)×1011VS(1.43±0.42)×1011,(65.85±110.97)×106VS(3.7±3.98)×106;B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1.79±0.48)×1011VS(1.42±0.46)×1011,(70.63±145.55)×106VS(1.45±2.66)×106。A、B两组过滤前后pH值、血小板低渗休克、CD62p阳性表达率和聚集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PRP法或BC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进行汇集、过滤,可有效去除白细胞,且过滤前后血小板功能无显著变化,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本研究为制定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组织CK19、ARID1A表达水平及与其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术后确诊的甲状腺癌组织(BC)标本(癌变组)124例,以及癌旁组织(BN)标本87例(癌旁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中的CK19、ARID1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患者5年内的预后.结果 CK19在BC中的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西藏地区高血红蛋白人群血液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在体外保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以体检及血液筛查合格的无偿献血者为对象,参照"青海标准"设高原高血红蛋白浓度(Hb)献血人群组(男性Hb≥210 g/L,女性Hb≥190 g/L,简称高红组):共招募西藏自治区(海拔>3500 m)13名献血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血小板凝胶(PG)释放血小板生长因子(PGFs)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比较凝血酶-Ca和CaCl22种PG制备方法。方法将8份浓缩血小板每份分为2份组成2组,分别加入凝血酶-Ca和CaCl2处理,并在处理前(0点)以及处理后的1、2、4和6 h分别取样,用ELISA方法检测其中PGFs的含量;将L929细胞在含有1%、5%、10%、20%和30%、40%的PG上清的培养基中培养,无血清培养基为阴性对照,10%FBS为阳性对照,分别在培养的24、48和72 h应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数量,考察2种方法处理6 h的样品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CaCl2和凝血酶-Ca法制备的PG在6 h释放的PDGF-AB含量分别为(101.37±26.09)vs(127.64±33.81)ng/ml,TGF-β1含量分别为(101.08±20.36)vs(107.09±13.72)ng/ml;PG上清对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细胞培养72 h相对于阴性对照的细胞增殖倍数,CaCl2组由1%~40%浓度分别为(1.53±0.24)、(1.88±0.21)、(1.92±0.50)、(1.73±0.61)、(1.71±0.50)、(1.39±0.67)倍,凝血酶-Ca组分别为(1.68±0.29)、(1.90±0.19)、(1.88±0.70)、(1.53±0.65)、(1.51±0.59)、(1.09±0.55)倍,2组不同浓度的上清细胞增殖促细胞增殖作用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同一时间点,2组PG上清浓度从1%增至10%,促作用随之增加,当浓度达到20%时,促细胞增殖作用开始下降。结论凝血酶-Ca法和CaCl2法制备的PG均在1 h内基本完全释放PDGF-AB、TGF-β1 2种主要PGFs;2种方法制备的PG上清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对行吡柔比星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加右丙亚胺静脉滴注,右丙亚胺的配制浓度为吡柔比星的10倍;对照组常规接受TAC方案加安慰剂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间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差异、左室射血分数从第4周开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随访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脱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丙亚胺能提高行含吡柔比星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滤除白细胞对全血保存质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1袋(2 U=400 mL)新鲜全血均分为滤除白细胞全血(简称滤白)组:按照去白滤器的使用说明书操作,在采血<6h过滤制备去白细胞全血;对照组:不滤除白细胞.过滤及未过滤的全血均采用无菌方式分别分为6小袋[(30~40) mL/袋],(4±2)℃常规保存,分别于保存1、7、14、21、28、35 d各取1小袋,检测血常规、pH、游离血红蛋白(FHb)、氧亲和力(P50)、ATP、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电解质、红细胞膜表面PS、CD47表达、葡萄糖、乳酸等指标,比较过滤与未过滤全血质量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1U全血过滤后剩余白细胞数为(0.32±0.05)×106个;滤白组和对照组比较,保存35 d时血红蛋白(Hb) (g/L)为149.00±11.53 vs 137.20±3.96、MCV(fL)为98.90±3.23vs 98.96±2.10、pH为6.78±0.02vs6.75±0.02、P50(mmHg)为15.36±0.63vs15.18±0.22、ATP(μmol/gHb)为3.57±0.15vs3.61±1.02、2,3-DPG (mmol/L)为0.13±0.09 vs 0.22±0.2、PS阳性率(%)为0.96±0.08vs1.19±0.03、CD47阳性率(%)为47.65±3.92vs48.37±4.35(P >0.05),溶血率(%)为0.08±0.02vs0.12±0.03(P <0.05);保存28 d时乳酸(mmoL/L)为15.76±0.19vs18.73 ±0.97、葡萄糖(mmol/L)为20.21±0.55vs18.57±0.46(P <0.05).结论 全血离体保存期间会发生一系列质量和功能的变化,滤除白细胞全血的溶血率、乳酸、葡萄糖等指标略优于未过滤的全血,二者的携释氧功能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说明滤除白细胞未对全血保存期间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有利于血液保存.  相似文献   
9.
从1818年第一次成功输血开始,输血已成为挽救危重患者的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为输血研究永恒不变的主题。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RBC)会发生保存损伤[1-2]和细胞老化,尽管保存期内血液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但输注库血时还是会引起输血效果不佳甚至不良临床反应[3-4]。除此之外,已有研究表明输注 RBC 效果不佳还可能与库血中 NO 的缺失有关[5-7]。近年来,NO 改善 RBC 保存质量和在临床输血的研究关注者也较多,本文将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人血小板及其洗涤后获得的各组分补体灭活前后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人成纤维细胞(HDP)的增殖作用.方法 将所制备的新鲜人富血小板血浆(PRP)3份及血小板浓缩液(PC)5份(50 mL/份),分别用20 mL0.9%生理盐水洗涤2次,重悬以获得贫血小板血浆(PPP)、生理盐水上清、洗涤血小板(WP)3个组分,同未经处理的PRP及PC一道,分别冻融留取对照样品后作补体灭活处理,ELASA方法测试补体灭活前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B)、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CCK-8试剂盒测定补体灭活前后对L929/HDP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 PRP及洗涤各组分补体灭活前后PDGF-AB、VEGF及EGF含量比较,P>0.05,PC及各组分补体灭活前后PDGF-AB、VEGF、EG及TGF-β1含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PRP及WP促L929细胞增殖比较:PRP为0.68±0.12 vs2.13±0.18(P <0.05),WP为0.69±0.12 vs 0.66±0.13(P >0.05);PC及WP促L929细胞增殖比较:PC为0.42±0.05 vs 1.94±0.19(P<0.05),WP为1.69±0.13 vs 1.93±0.19 (P >0.05).补体灭活前后,PRP及WP促HDP细胞增殖:PRP为1.36±0.09 vs 1.30±0.11(P>0.05),WP为1.26±0.04 vs 1.33±0.10(P >0.05);PC洗涤组分促细胞增殖:PC为1.32±0.07 vs 1.28±0.09 (e >0.05),WP为1.39±0.13 vs 1.44±0.13(P >0.05).结论 补体灭活对PRP与PC及洗涤获得的各组分PGFs含量影响较小,PGFs含量与促L929/HDP细胞的增殖作用存在非线性正相关关系,PGFs促细胞增殖 可能存在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