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6月~2000年6月,我所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例(所有病例均为初诊病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核输出蛋白1(XPO1)是人体关键的核输出蛋白,也是血液肿瘤治疗的有效靶点。塞利尼索作为首个XPO1抑制剂,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塞利尼索单药或联合用药疗效好且安全性可控。在我国,塞利尼索于2021年12月14日获批复发难治MM的适应证,为临床医师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专家组成员经过充分讨论,并汇总国内外权威指南和文献,制定了塞利尼索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旨在为我国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用环磷酰胺(CTX)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方法对40例CLL均采用FC方案,氟达拉滨50mg/d,第1~3天或第1~5天;CTX0.2g/d,第1~3天,28—30d为1周期。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21例,部分缓解(PR)5例,总有效率65%。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63.18±88.35)×10^9/L,治疗后为(7.31±19.79)×10^9/L,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期间,5例出现感染并伴发热,1例出现皮肤淤点、牙龈出血,4例出现恶心、呕吐,经处理后均治愈或缓解。结论氟达拉滨联用环磷酰胺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成人cLL的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波  邵秀茹  贡铁军  刘晶  马军 《黑龙江医学》2007,31(12):926-927
目的探讨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初治APL57例,均接受ATRA联合ATO方案治疗。观察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57例患者完全缓解(CR)54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1例。CR率94.74%,达到CR时间22~41 d,平均29.2 d。结论应用ATRA联合ATO治疗初治APL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重视,DNA序列中非编码基因表达遗传学的变化具有潜在的可逆性.人们以此作为治疗的靶点,针对DNA去甲基化、组蛋白去乙酰化、RNA默认等采取了相应的药物治疗手段[1],5-脱氧阿扎胞苷(地西他滨,商品名达珂)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DNA甲基化的有效抑制剂[2].我们对15例MDS中危Ⅰ、Ⅱ型和高危患者采用地西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接抗凝血酶制剂—阿加曲班(商品名诺保思泰,Novastan)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病(APL)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疗效。方法初治和复发的 APL 合并 DIC 30例,随机分为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钠治疗组(LM- WH 组)和阿加曲班治疗组(NOVAS 组)(对照为正常健康人群)。二组患者均给予我所的联合诱导(双诱导)缓解方案治疗,LMWH 组加用 LMWH,NOVAS 组加用 Novastan,观察二组患者临床出血情况、实验室 DIC 指标改善和完全缓解(CR)程度。结果 APL 合并 DIC 的二组患者治疗前后 PT、aPTT、Fbg 等值对比差异显著(P<0.01)。LMWH 组与 NOVAS 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LMWH 组临床在血小板恢复方面有波动,其中1例患者并发脑出血死亡。NOVAS 组临床出血情况改善平稳,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阿加曲班治疗 APL 合并 DIC 疗效确切,无并发症,不依赖抗凝血酶(AT)的存在即可发挥抗凝血酶的作用,对 DIC 的高凝血期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1988~2000年1月对388例复发的APL给予三氧化二砷治疗(10mg),连续用药至完全缓解.结果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的388例复发APL中完全缓解(CR)率为74.13%,部分缓解(PR)率10.14%,CR PR为84.27%,预计10年无病生存率为69%.早期死亡率及治疗相关死亡率分别为7%、10%.主要死亡原因是脑出血、DIC、脑梗死.本组高白细胞综合征发生率为15%.副作用主要是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26%,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9%,肾功能损害6%,心电图改变16%,精神症状7%.结论临床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是治疗复发APL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并可治愈APL.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技术动态监测接受伊马替尼(IM)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拷贝数的变化,探讨RQ-PCR技术在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以及预测复发方面的应用。方法 应用RQ-PCR技术动态监测106例接受IM治疗的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拷贝数,bcr-abl融合基因定量结果以校正比值(NQ)表示,NQ=bcr-abl拷贝数/abl拷贝数。结果 IM治疗前患者的NQ值与其疾病进展及Ph+细胞数量均显著相关(r=0.9824,r=0.9346)。使用IM治疗的106例患者,62例在治疗12个月内NQ值迅速下降并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中仅2例复发;8例在治疗后NQ值略有下降但随后又马上升高,其中7例在NQ值升高后的5~9个月内复发;31例治疗后NQ值未见明显下降且仍>0.1,其中11例获得过短暂的形态学缓解,随后迅速复发,7例治疗无效或疾病进展;另有5例虽然NQ值波动较大,且无规律性,但治疗后一直处于形态学缓解。结论 RQ-PCR方法准确、可靠、敏感度高,在监测CML患者的MRD、判断疗效以及预测复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1999年6月~2000年6月,我所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例(所有病例均为初诊病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