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尿酸血症(HUA)与心力衰竭均是临床常见疾病,HUA与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密切相关。降尿酸治疗的目标是使血尿酸水平降低到360μmol/L以下。本文从生活方式指导、碱化尿液药物和降尿酸药物等方面,对HUA伴心力衰竭患者降尿酸治疗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对降尿酸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AbbotCELL-DYN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的准确性。方法抽取72份门诊患者的抗凝静脉血标本,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计数,并对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另选取高、中、低值3份嗜酸性粒细胞数值不同的抗凝静脉血,分别用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每份标本重复计数10次,然后计算出CV值进行比较。结果72份抗凝静脉血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为0.9975。仪器法和手工法对3份嗜酸性粒细胞数值不同的标本重复计数的平均CV值分别为2.01%和12.48%,显示仪器法的精密度明显高于手工法。结论用AbbotCELLDYN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可满足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iovue正定型血型卡在临床应用中鉴定血型的准确性。方法用试管法和卡式法(Biovue卡)两种方法鉴定522例我院住院患者和门诊健康体检者,按性别、年龄、标本状况、血型、健康状态分成5组进行统计,比较这5组中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计算出卡式法鉴定血型的准确率。结果性别、年龄、标本状况、血型、健康状况5组中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卡式法鉴定血型的准确率达到100%。结论卡式法中试剂和样本均定量加入,而且消除了显微镜下的人为影响因素,其检测结果趋于标准化。本研究发现该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是一大类对干扰素起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的统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通过调节干扰素的表达而行使其抗病毒、应激、免疫调节功能.事实上,许多IRF对凋亡、细胞周期、细胞分化、肿瘤发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IRF在肿瘤中的作用倍受关注,本文就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深入研究维甲酸诱导基因G(retinoic acid-induced gene G,RIG-G)启动子上所含的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s,ISRE)对RIG-G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根据RIG-G基因启动子所包含的ISRE序列,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分别构建野生型和位点突变型的报告基因质粒,然后采用报告基因转染实验检测RIG-G基因启动子中ISRE序列的功能活性.结果 研究发现单独突变RIG-G基因启动子上的ISRE Ⅱ元件不影响报告基因的表达,而单独突变ISRE Ⅰ则会对报告基因的表达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突变ISRE Ⅰ和ISRE Ⅱ元件则会使报告基因完全失去对转录因子的反应性.结论 RIG-G基因启动子所包含的ISRE Ⅰ和ISRE Ⅱ元件是诱导该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复合物的作用位点,是该基因表达的分子基础,且ISRE Ⅰ元件的作用要优先于ISRE Ⅱ.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是一大类对干扰素起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的统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通过调节干扰素的表达而行使其抗病毒、应激、免疫调节功能.事实上,许多IRF对凋亡、细胞周期、细胞分化、肿瘤发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IRF在肿瘤中的作用倍受关注,本文就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是一大类对干扰素起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的统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干扰素调节因子(IRF)通过调节干扰素的表达而行使其抗病毒、应激、免疫调节功能.事实上,许多IRF对凋亡、细胞周期、细胞分化、肿瘤发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IRF在肿瘤中的作用倍受关注,本文就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肌少症(Sarcopenia),也称“肌肉减少症”,源于希腊语sarx(肉)和penia(减少、损失).肌少症的概念由Rosenberg于上世纪80年代末首次提出[1],但近10年来才逐渐受到重视,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欧洲老年肌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与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分别于2010年[2]及2011年[3]发表了肌少症共识,将肌少症定义为: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综合征[4].肌少症是一系列不良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日常活动困难、骨质疏松、跌倒、住院天数延长或再入院、残疾及死亡等[5].随着全球老龄化,肌少症将是未来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本文对肌少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3(HSD17B13)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临床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目标基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于福建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例肝癌患者,手术后获取肝癌及其周围癌组织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SD17B13和MFN2基因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采用单细胞测序数据库、GTEx数据库及TCGA数据库分析HSD17B13和MFN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肝癌不同分期的表达水平及与肝癌总体生存的关系,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变量对生存率的影响,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癌旁组织,HSD17B13和MFN2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PCR检测t值分别为-2. 467、-3. 933,P值分别为0. 020、0. 001;Western Blot检测t值分别为-5. 357、-5. 771,P值分别为0. 006、0. 026)。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HSD17B13表达明显下调(P 0. 05);随着肝癌分期越高,HSD17B13表达水平越低(F=3. 220,P=0. 023);低HSD17B13表达与不良生存相关(风险比=0. 630,P=0. 011);在肝癌组织中,MFN2与HSD17B1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 190,P 0. 001)。结论 MFN2与HSD17B13在肝癌中表达下调,是潜在的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抑癌基因,可能参与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行为,也可成为肝癌筛查、临床分级、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及有效的肝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Ig G抗-A(B)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预测及早期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96对O型孕妇及其新生儿,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所有孕妇与新生儿和新生儿生父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型、孕妇妊娠次数、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产前血清Ig G抗-A(B)效价,新生儿HDN 3项试验等,分析孕妇产前血清Ig G抗-A(B)效价与HDN的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896名O型孕妇中,Ig G抗-A(B)效价≥64者占50.33%(451/896);从首次妊娠到≥2次妊娠,孕妇Ig G抗-A(B)效价≥64者比例从34.52%(116/336)上升至77.78%(70/90)(P0.05);随着孕妇Ig G抗-A(B)效价从64升至256,其新生儿HDN发病率从6.15%(12/195)升高至70.59%(24/34),重度HDN比率从8.33%(1/12)上升至75%(18/24)(P0.05)。结论 O型孕妇随着其产前血清Ig G抗-A(B)效价升高,其HDN发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升高;监测O型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有助于预测HDN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