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细胞因子IL-2R、IL-6、IL-8、TNF-α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155例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方案治疗后达完全缓解且无进展生存期≥24个月的DLBCL患者(持续缓解组)和45例R-CHOP方案治疗后达完全缓解但是在2年内复发的DLBCL患者(复发组)。持续缓解组患者于治疗前、第6个周期治疗开始前以及持续缓解治疗结束1年后采血,复发组患者于治疗前、第6个周期治疗开始前及复发时间点采血。采用IMMUNITE 1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细胞因子IL-2R、IL-6、IL-8、TNF-α的含量。结果:IL-2R、IL-6及TNF-α含量在Ⅲ~Ⅳ期、ECOG评分≥2分、结外受累个数≥2个、IPI评分≥3分的DLBCL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IL-8在IPI评分≥3分和双表达淋巴瘤(DEL)的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IL-6在non-GCB亚型中显著升高(P<0.05)。复发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细胞因子IL-2R、IL-6、TNF-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谱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30例女性生殖系统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靶向测序检测55个淋巴瘤相关基因, 评估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30例女性生殖系统DLBCL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8岁(23~77岁)。8例(32%)首发症状为腹痛、腹胀及腹部包块。13例(45%)病变累及附件区(含卵巢、输卵管), 其中9例为单侧受累。21例(70%)存在多结外受累, 22例(73%)Ann Arbor分期Ⅲ~Ⅳ期, 8例(27%)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分, 22例(73%)乳酸脱氢酶(LDH)升高, 21例(70%)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30例患者中, 11例(37%)采取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R-CHOP方案为基础的化疗。30例均可评估疗效, 完全缓解率为83%(25/30), 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69.7%...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m’s macroglobulinemia, LPL/WM)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  方法  纳入本院2007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8例LPL/WM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常规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测、病理及生存等资料。  结果  58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62岁(38~80岁);44例患者伴IgM-κ型M蛋白,14例患者伴IgM-λ型M蛋白;所有患者骨髓均检测出克隆性CD19阳性B淋巴细胞,均表达B淋巴细胞标记CD19、CD20和CD22;15例患者检测了MYD88L265P突变,11例阳性。经过治疗35例患者(60.34%)达到部分缓解以上的疗效,不同治疗方案疗效无明显差异,IgM大于70 g/L的患者中位总体生存(OS)时间短,血红蛋白小于90 g/L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短。  结论  LPL/WM临床呈惰性进程,目前常用治疗方案疗效差异不大,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感染是恶性淋巴瘤主要的病因之一.感染导致恶性淋巴瘤形成的机制分为三类:①直接感染淋巴细胞,破坏细胞正常功能,如Epstein Barr病毒、人疱疹病毒8、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等;②引起免疫缺陷,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③通过慢性免疫刺激异常活化淋巴细胞,如丙肝病毒、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鹦鹉热衣原体等.恶性淋巴瘤的感染病因学研究对于阐明淋巴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探索淋巴瘤治疗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背景与目的 对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免疫化疗耐药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患者预后较差.目前难治性DLBCL的定义仍存在争议,并缺少亚洲国家大样本队列研究的数据.为确定中国难治性DLBCL的定义及疾病结局,我们开展了这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利...  相似文献   
7.
许彭鹏  沈志祥 《循证医学》2013,13(5):257-260
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多发于老年人群,据美国统计,在≥65岁的人群中.AML的发生率为17.6人/10万人,〈65岁的人群中.AML的发生率约为1.8人/10万人。与年轻AML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有较多不良预后因素,如高龄、一般状况差、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良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等,同样的化疗方案。往往老年患者的疗效更差.因此老年患者化疗的选择更应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选择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淀粉样变性为引起腹水的罕见病因,可累及多器官,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易被漏诊。本例患者以腹水为首发表现,经多学科协作诊治后,最终确诊为肝淀粉样变性所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消化科医师应重视腹水罕见病因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工作中不能忽视少见病因如淀粉样变性引起腹水的可能性,必要时需行肝穿刺检查明确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与继发胰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胰腺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靶向测序(55个淋巴瘤相关基因)评估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 其中原发胰腺DLBCL 12例, 继发胰腺DLBCL 68例。与原发胰腺DLBCL相比, 继发胰腺DLBCL患者结外受累数目较多(P<0.001)、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较高(P=0.013)。原发与继发胰腺DLBCL患者OS和P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0和0.0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IPI评分中高危/高危(P=0.025)和双表达(DE)(P=0.017)是影响胰腺DLBCL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IPI评分中高危/高危(P=0.021)是影响胰腺DLBCL患者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29例患者的靶向测序结果显示, PIM1、SGK1、BTG2、FAS、MYC和MYD88在胰腺DLB...  相似文献   
10.
滤泡性淋巴瘤(FL)是较为常见的小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免疫化疗方案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V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的应用使初治FL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国内外研究报道应用R-CHOP样免疫化疗方案能够使40%~76%的FL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 总有效率超过90%[1,2]。但目前Ⅲ/Ⅳ期患者仍不能治愈, 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 R-CHOP方案的疗效显著下降[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