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长期生存儿童骨肉瘤患者心理行为与生存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及保肢治疗对长期生存儿童骨肉瘤患者心理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2005年11月应用新辅助化疗及保肢治疗的25例儿童骨肉瘤患者。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12岁(5~16岁)。股骨远端17例,胫骨近端7例,肱骨近端1例。Enneking外科分期均为IIB期。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计算5年无瘤生存率,对长期生存的13例患者参照MSTS93评分标准进行患肢功能评价,采用90项自觉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中文版医学结局研究简明调查表(SF-36)进行心理行为与生存质量评估。结果25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12~120个月),5年无瘤生存率为44.0%。13例长期生存的患者MSTS93评分平均21.6分(14~29分),优良率为69.2%;SCL-90量表各因子分均值在1.46~2.31之间,其中人际关系、躯体化、焦虑、恐怖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SF-36量表显示患者活力、总体健康、生理功能得分较低,其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结论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及保肢治疗可使患儿获得较高的长期生存率,但对患者心理行为和生存质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提示需要加强骨肉瘤患儿的心理支持,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和快速成型技术 (RP) 的大块组织工程骨支架结构设计、制造方法, 观察人成骨细胞与支架的相容性及细胞生长情况。方法:应用CAD软件设计生成支架负型CAD模型, 快速成型技术制备树脂模具, 在模具中填充β- 磷酸三钙 (β- TCP), 高温烧结后制成支架。将人成骨细胞与支架复合培养, 扫描电镜 (SEM) 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支架负型CAD模型为内部呈轮辐形网架结构的圆柱体, 制得树脂模具及支架与设计模型一致。SEM观察: 细胞增殖分化良好, 大量细胞生长入管状孔道内。结论: 该方法实现大块组织工程骨支架结构的精确设计和可控制造, 制得支架与人成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内部结构利于细胞长入支架深部。  相似文献   
3.
人皮质骨微管道结构的三维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从切片图像反求建模的方法,并对人皮质骨微管道三维结构行形态观察。方法 采用人桡骨中段为研究对象,经过预处理、脱水、包埋,利用连续切片技术,经图像处理反求建模法重构人桡骨中段的三维显微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测量、推算,得到哈佛氏管走向、长度等数据。结果 用此种方法建模得到的三维显微结构,真实地反映了人桡骨的骨内微结构。形态观察得出哈佛氏管在远离连通处夹角较小,平均为5 7°。在连通处附近(400~800μm),平均夹角为12 2°。结论 重构骨三维显微结构,得到哈佛氏管的空间特征,为给人工活性骨的设计提供模型,进而指导人工活性骨的设计与制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研究钢板、骨水泥对股骨远端不同骨缺损的生物力学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修复股骨远端骨缺损的手术方法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将50根猪股骨随机分为10组,M组为正常股骨,D1、C1、P1组为1/4骨缺损,D2、C2、P2组为2/4骨缺损,D3、C3、P3组为3/4骨缺损.D1、D2、D3组不重建,C1、C2、C3组单纯骨水泥填充重建,P1、P2、P3组骨水泥填充联合钢板固定重建.对各组行生物力学压缩试验.结果 骨水泥填充修复1/4骨缺损组与骨水泥填充联合钢板固定修复1/4骨缺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1),骨水泥填充修复2/4骨缺损组与骨水泥填充联合钢板固定修复2/4骨缺损组有显著差异(P=0.008)及骨水泥填充修复3/4骨缺损组与骨水泥填充联合钢板固定修复3/4骨缺损组有显著差异(P=0.023).结论 骨水泥填充修复股骨远端1/4骨缺损无需钢板固定,骨水泥填充修复股骨远端2/4骨缺损及其以上骨缺损需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5.
一种生物陶瓷体内血管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生物陶瓷(Bioceramics)体内血管化动物模型。方法选择体重2.5~3kg的成年新西兰兔24只进行动物手术,在生物陶瓷人工骨的中轴穿入兔腰背动脉后将其包埋入兔左侧腰背筋膜内,将其作为实验组,右侧单纯埋入生物陶瓷作为对照组。术后4周、8周、12周后对人工骨材料进行切片染色、骨扫描等检查,观察人工骨血管化及骨代谢情况。结果术后4周实验组人工骨材料内出现发育成熟的血管,并开始出现新生骨和骨代谢,术后12周骨小梁发育成熟,而对照组血管化及骨化程度较差。结论中轴穿入动脉的人工骨材料埋入兔腰背筋膜后可以显著地促进人工骨的血管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应用立体编织技术和快速成形技术分别制造支架内部结构的负型模具和外形结构的支撑模具,将多种生物材料和生长因子装配制备可降解生物仿生骨支架。设计25mm犬桡骨缺损修复实验,研究材料相同时,构造结构的支架(试验组)和均匀混合材料的支架(对照组)对骨修复的作用。结果显示两种支架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构造结构的支架明显促进新骨形成,材料内外同时降解,并引导新生组织首先在设计管道内成骨。分析认为该方法在复合多种材料时不需要高温烧结,不产热、可塑性极好,不改变材料和生长因子的性质,连通的管道保证了短时间内不同的生物材料对新骨形成作用同时存在,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