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ERCC1和TS对预测采用奥沙利铂和5-Fu联合化疗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作用.方法检索纳入5篇(从2008年到2013年)国际和国内有关ERCC1和TS关于预测5-Fu和奥沙利铂对于胃癌化疗疗效的文献,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的定量分析,软件为RevMan5.0.结果ERCC1对采用5-Fu和奥沙利铂联合化疗的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RR值为0.74,95%CI为0.58-0.95.TS对采用5-Fu和奥沙利铂联合化疗的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RR值为7.55,95%CI为4.47-12.76.结论ERCC1阴性的胃癌患者,采用5-Fu和奥沙利铂化疗的疗效更好.TS阳性的胃癌患者,采用5-Fu和奥沙利铂化疗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脑胶质瘤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恶性脑部疾病,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本文探讨脑胶质瘤细胞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有效治疗胶质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对胶质瘤化疗的7种常用药物体外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总体化疗药物敏感性BCNU﹥VM-26、TMZ﹥DDP﹥CBP﹥VP-16﹥VCR;低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Ⅰ、Ⅱ级)化疗药物敏感性BCNU﹥TMZ﹥VM-26、DDP﹥CBP、VCR﹥VP-16;高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Ⅲ、Ⅳ级)化疗药物敏感性BCNU、VM-26﹥TMZ、DDP﹥VP-16﹥CBP﹥VCR。结论:体外药敏试验对排除无效药物、筛选敏感药物对脑胶质瘤进行个体化的化疗,提高临床化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小鼠胰岛移植模型基础上,通过阻断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探讨ICOS单克隆抗体(ICOSmAb)对移植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供体为近交系昆明小鼠,受体为C57小鼠。受体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受体小鼠仅行开腹手术,不行胰岛移植;对照组:单纯胰岛移植,不给ICOS mAb;实验1、2、3组:分别于胰岛移植后1、3、5d腹腔内注射ICOSmAb50、100、200μg/kg。观察小鼠胰岛移植后移植物存活时间和移植胰岛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ICOS在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结果:实验2组小鼠移植胰岛存活时间和实验3组相同,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而较对照组及实验1组明显延长(P〈0.05)。ICOS在移植术后7d受体小鼠T淋巴细胞上表达明显上调。结论:ICOS分子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排斥反应中表达上调。参与了排斥反应的发生。ICOSmAb通过阻断ICOS共刺激信号途径,诱导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免疫耐受,减轻排斥反应,延长移植胰岛有功能存活时间。ICOS mAb的最佳给药剂量为100μg/kg。  相似文献   
4.
背景:人可诱导共刺激分子0cos)是迄今发现的重要共刺激分子家族成员,可促进激活T细胞的增殖和分泌、调节Th1/Th2细胞的极化、增强依赖T细胞的B细胞功能,阻断ICOS共刺激信号会导致T细胞的克隆失活或克隆无反应,从而诱导肿瘤对机体的免疫逃逸。目的:构建表达ICOSIg的质粒,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方法:克隆编码ICOS的胞外片段,将其与编码小鼠免疫球蛋白IgG恒定片段(Ig)的基因融合,构建ICOSIg融合基因及其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pcDNA3-ICOSIg,酶切鉴定重组子,测序,利用阳性脂质体载体包被pcDNA3-ICOSlg转染小鼠右侧大腿肌肉组织,Westernblot法检测血清ICOSIg水平。结果与结论:经测序鉴定证实pcDNA3.ICOSIg质粒目的基因片断与Genbank上公布的ICOS序列完全一致,说明质粒构建成功。脂质体载体包被pcDNA3-ICOSIg转染小鼠7d,在小鼠血清中检测到ICOSIg的阳性表达,说明pcDNA3.ICOSlg能够在小鼠肌细胞内表达。证实利用基因合成和重组技术可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ICOSIg。f20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AECOPD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吸氧、化痰、平喘、抗感染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制剂(金纳多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疗程14 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降低AE-COPD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抑制炎症细胞生成,对AECOPD气道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TLA4Ig转染受体小鼠肌细胞后对胰岛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受体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转染组和实验组(转染pcDNA3-CTLA4Ig).Western blot检测受体小鼠血清CTLA4-Ig表达,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术后7 d取受体肾脏做HE染色及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微量全血~3H-胸腺嘧啶掺入法检测单个核细胞在刀豆蛋白A刺激下的增殖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结果:受体小鼠转染5 d后,Western blot检测到血清内有CTLA4Ig表达,转染效率为27.50%;实验组小鼠血糖维持正常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7 d,转染组单个核细胞在刀豆蛋白刺激下的增殖程度明显降低(P<0.05),CD4~ 、CD8~ T淋巴细胞表达与对照组和空白转染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CD4~ :14.38%±0.84% vs 20.56%±0.68%,21.04%±1.14%,P<0.05:CD8~ :14.77%±0.92% vs 24.63%±1.30%,23.84%±1.21%,P<0.05),小鼠肾被膜下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明显增高.结论:利用脂质体法可将pcDNA3-CTLA4Ig转染到活体小鼠肌细胞内并在小鼠体内表达CTLA4Ig,从而阻断B7/CD28共刺激信号途径,抑制胰岛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T细胞共刺激分子ICOS及其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胃癌和21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结果胃癌组与对照组比较:CD3^+T细胞表达(53.61±13.84)/(72.07±7.83)%,P〈0.01;CD3^+CD4^+T细胞表达(29.84±9.71)/(38.79±5.08)%。P〈0.01;CD3^+ICOS^+T细胞表达(25.80±10.56)/(0.82±0.98)%,P〈0.01;CD3^+CD8^+ICOS^+T细胞表达(1.57±1.99)/(0.02±0.04)%,P〈0.01;CD3^+CD8^+ICOS^-T细胞表达(16.06±6.94)/(20.56±6.54)%,P〈0.05。胃癌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T细胞共刺激分子ICOS表达增高,CD4^+T细胞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背景:CTLA-41g的制备过程比较复杂,单克隆抗体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应用CTLA-41g单克隆抗体注射本身存在着血浆药物浓度不稳定的问题.目的:探讨Ctla41g表达质粒构建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基因水平观察实验,于2005/2006在中国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雄性Wistar大鼠10只,近交系昆明小鼠10只.方法:提取Wistar大鼠总RNA,反转录成cDNA第1链,PCR扩增CTLA4基因,将其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酶切、连接.转化感受态菌DH5α,培养后挑取刚性克隆、提取质粒,酶切鉴定重组子、测序,最后转染近交系昆明小鼠,应用Westen Blot法检测血清CTLA41g水平.主要观察指标:构建的Ctla41g表达质粒基因序是否正确以及能否在小鼠体内进行蛋白表达.结果:对含有pcDNA3-CTLA4质粒的LB菌液进行鉴定测序,目的基因片断大小为288 bp,与Genebank上公布的CTLA4序列完全一致,质粒构建正确.利用阳性脂质体载体包被pcDNA3一CTLA41g转染小鼠,有3只在第7天血清检测CTLA41g阳性,显示pcDNA3-CTLA41g能够在鼠肌细胞内表达.结论:利用基因合成和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TLA41g,利用脂质体法成功的将pcDNA3-CTLA41g转染到鼠肌细胞内并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施行全胃切除术的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分别为常规端侧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8例(A组)、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6例(B组)和改良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FJI法)44例(C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术后12个月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症状(GSRS)评分等。结果:术后12个月,B组与A组比较,进食量明显增加(P<0.05),而GSRS评分明显降低(P<0.05);C组与A组比较,进食量亦明显增加(P<0.05),GSRS评分则明显降低(P<0.05)。术后12个月,B组与C组体重恢复较A组更佳(P<0.05),且C组患者的进食量又优于B组,B、C两组体重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型空肠袢和改良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均有利于维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每天进食量及体重恢复方面,改良空肠间置代胃吻合术更优于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0.
移植胰岛长期存活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共刺激信号在排斥反应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共同刺激分子-可诱导其刺激分子(ICOS)是否参与了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并用ICOS单克隆抗体(ICOSmAb)阻断ICOS,研究其对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