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T1b期肾癌行NSS的适应证选择、安全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47例T1b期肾癌患者实施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OPN及LPN的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5.3±5.8)min,(22.1±7.2)min.术后并发症:迟发性肾脏出血1例,术后肾动脉瘤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分别予二次手术、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抗凝等治疗.术后随访时间5个月~10年,5例失访,14例肿瘤转移.结论 T1b期肾癌选择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意愿、主要脏器功能状况、肿瘤与肾血管的解剖关系、残留肾单位的比例及术者擅长的术式等多种因素.因此,NSS有望成为T1b期肾癌的标准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海  纪志刚  薛翀 《癌症进展》2009,7(6):665-668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2006年间500例肾移植后并发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情况。结果14例病例发生恶性肿瘤,占肾移植病例总数的2.8%。治疗方法包括:停用或减少部分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更换免疫抑制剂的种类;手术切除肿瘤,辅以化疗和放疗。后者转归较佳。讨论要重视肾移植后病人发生肿瘤的问题。肾移植后个体化监测及治疗对术后并发恶性肿瘤患者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病类型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病类型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98例在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肾移植手术受者术后恶性肿瘤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 498例受者中,有18例(3.6%)发生恶性肿瘤,其中膀胱癌5例,肾盂癌及输尿管癌4例,白血病及淋巴瘤3例,肝癌2例,皮肤癌、直肠癌、肺癌、胸腺瘤各1例.10例经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中,6例无复发,肾功能正常,移植肾无排斥反应;3例膀胱癌及1例输尿管癌术后7~15个月复发,其中1例膀胱癌死亡;1例肝癌术后8个月出现肺转移死亡.3例血液系统肿瘤行化疗,其中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11个月后死亡;5例丧失手术机会者在诊断肿瘤后8~17个月死亡.结论 肾移植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其中以尿路上皮癌比例较高,实体肿瘤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肾素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肾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3例肾素瘤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肾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断程序及方法、外科处理原则.例1,女,15岁,因间断头痛、头晕1年、视物模糊3周入院.入院时血压245/135 mm Hg(1 mm Hg=0.133 kPa),血钾2.5~3.0 mmol/L.卧位及立位血浆肾素(PRA)2.2μg·L-1·h-1[正常值(0.42±0.37)μg·L-1·h-1],3.5μg·L-1·h-1[正常值(2.97+1.02)μg·L-1·h-1],血管紧张素Ⅱ(ATⅡ)181.2 ng/L[正常值(40.2±12.0)ng/L]、481.4 ng/L[正常值(85.3±30.0)ng/L];醛固酮(ALD)332.4 pmol/L[正常值(238.2±103.8)pmol/L]、747.9 pmol/L[正常值(418.2±243.7)pmol/L].B超及平扫CT未见明显病变.动态增强CT检查:门脉及延迟期右肾中部肾组织内见1.3 cm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缘较整齐.例2,男,39岁,因发现高血压11年、低血钾9年入院.血压180/120 mm Hg,血钾2.7~3.0mmol/L.卧位及立位PRA 8.1、9.2μ g·L-1·h-1,AT Ⅱ 198.3、279.1 ng/L,ALD 285.3、761.7pmol/L.B超及平扫CT未见明显病变.动态增强CT检查:门脉及延迟期右肾上部皮质内见1.2cm稍低密度影,略向肾外突出.例3,女,26岁,因高血压5个月、发现左肾占位1周入院.血压210/120 mm Hg,血钾4.1 mmol/L.卧位及立位PRA 0.1、0.3 μg·L-1·h-1,ATⅡ 56.2、71.5 ng/L,ALD 321.3、421.1 pmol/L.肾脏B超:左肾上极皮质2.8 cm× 1.6 cm中强回声.动态增强CT,左肾上级 3.0 cm等密度肿物,增强扫描轻度强化.例1、2术前诊断右肾.肾素瘤,例3术前诊为左肾肿瘤性质待查.均行肾部分切除术,其中例2为后腹腔镜下手术. 结果 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分别为90、50、70 min,出血量120、40、220 ml.病理:肿瘤有完整纤维包膜,肿瘤细胞成片排列,均匀一致,细胞多角形,核居中,胞质宽,嗜酸性,间质血管丰富,可见厚壁血管,符合肾素瘤.免疫组化:肌动蛋白(+),CD34(+).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分别随访23、4、2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 结论 高血压、高肾素、继发性醛固酮增高、低血钾(三高一低)是肾素瘤特征性的l临床表现.动态增强CT检查敏感性高,对诊断帮助大.肾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同开放手术一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钙调神经素抑制剂(CNI)在肾移植抗排异反应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肾毒性被认为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存活.一些CNI节减方案(如CNI免用或减量)的应用显示其结果 与标准剂量CNI方案相当,关于平衡CNI效用与毒性的研究仍在继续中.  相似文献   
6.
多瘤病毒BK感染已逐渐成为肾移植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虽然BK病毒肾病在肾移植受者中的发生率仅为1%~5%,但是因其预后很差,大约30%~60%的BK病毒肾病会导致不可逆的移植肾功能衰竭.近年来BK病毒肾病发病率的升高被认为与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急性排斥反应的减少有关,但是其确切的原因仍不明,其发病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BK病毒感染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无症状的病毒血症或严重的BK病毒肾病致肾功能衰竭.诊断的金标准为活组织检查,尿decoy细胞、血、尿BK病毒聚合酶链反应试验可用于监测疾病变化,但是其阳性预测值较低.目前认为免疫抑制剂的减量是BK病毒肾病的首选治疗,如病情仍进展,则抗病毒药物(如西多福韦和来氟米特)可以被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肾移植工作开展时间的不断延长,肾移植技术各个环节的不断成熟完善,以及各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肾移植受者长期带肾功能存活。从而,各种影响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的因素逐渐成为移植工作者关注热点,其中术后发生的恶性肿瘤是肾移植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响患者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考虑我国以泌尿系统肿瘤最常见,本文将对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