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腘窝小切口入路及疗效。方法17例病人,腘窝小切口入路,显露骨折端,复位后用4.0mm空心钉加垫片固定。结果17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骨折术后I期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均正常。结论腘窝小切口入路简便、安全,可有效显露骨折区域并进行复位、固定。术后康复得当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将61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Allen’s试验成阴性且桡动脉搏动良好的290例患者进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即经桡动脉组,其他患者为经股动脉组.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经桡动脉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及并发症要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势,但不是初学者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成人膑骨脱位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分析11例病人采用远近端联合重排手术(即:Madigan及Fulkerson)治疗Q角>20°的成人膑骨脱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病人的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病人截骨均1期愈合,膝关节活动正常,无脱位再次发生.对于成人膑骨脱位,Q角>20°的患者,采用远近端联合重排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残余胸痛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112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残余胸痛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缺血及抗栓调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期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98.21%)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残余胸痛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心脏临时起搏技术已经成为治疗严重心动过缓包括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一种重要方法。经过观察我们发现紧急情况下多数临时心脏起搏往往需在导管室透视下进行,增加了病人的搬动,增加了搬动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增加医务人员X线下的暴露;而我们采用床旁心电图引导下临时心脏起搏,在减少病人的搬动,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疾病,近些年随着人们生育年龄的推迟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3],30a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增加了6倍[4]。超声、血β-HCG测定及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医生警惕性的提高,使异位妊娠在早期未破裂前即能就诊、确诊,为药物保守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时机[2]。如何减少药物保守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成为患者和临床医师共同关注的焦点。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采用中西医联合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 80例 ,临床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择 2 0 0 1年 2月~ 2 0 0 3年 1月收治的心绞痛病人 1 5 8例。诊断标准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1 5 8例患者 ,其中男 82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髁螺钉(DCS)治疗60岁以上老年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68例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PFNA治疗36例(PFNA组),DCS治疗32例(DCS组),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两组随访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下地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Harris评分、术后相关并发症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机制以及AO分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随访时间为(14.34±4.28)个月,手术操作时间为(61.24±19.36)min,下地时间为(8.13±3.64)d,骨折愈合时间为(16.13±3.59)周,Harris评分为(78.56±7.54)分,其中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DCS组随访时间为(15.25±4.36)个月,手术操作时间为(92.21±25.16)min,下地时间为(21.35±9.46)d,骨折愈合时间为(21.68±7.94)周,Harris评分为(63.14±8.35)分,1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PFNA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低于DCS组(P〈0.01),PFNA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DCS组(P〈0.01),术后Harris评分PFNA明显高于DCS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DCS,PFNA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坚强的力学稳定性,实现更好的功能恢复,是一种治疗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28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对比两组疗效、血压、血脂、hs-CRP、ET-1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6.4646,P<0.05).两组DBP和SBP治疗后降低(P<0.05),观察组DBP和SBP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DL-C、TG、TC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LDL-C、TG、TC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hs-CRP和ET-1治疗后降低(P<0.05);观察组血浆hs-CRP和ET-1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缬沙坦联合用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5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按照先后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在治疗11个月的过程中,观察两组转化为永久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及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结果比较两组永久性房颤率及总转复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阵发性房颤,应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药物治疗效果满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