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T气-碘双对比造影诊断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临床经验,提出CT气-碘双对比造影诊断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患者行CT气-碘双对比造影检查。在CT介入引导下行肩前侧穿刺,注入76%泛影葡胺4ml,再注入无菌过滤空气10ml。在西门子SOMATOM CR全身CT机下扫描。CT显示结果并参照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手术所见,分为Ⅰ、Ⅱ和Ⅲ度损伤。结果检查后3例肩部胀痛,2d后消失,余患者未述不适。CT气-碘双对比造影结果,Ⅰ度损伤9例,Ⅱ度损伤22例,Ⅲ度损伤17例。Ⅰ度损伤者采用康复治疗。Ⅱ度损伤者多采用康复治疗,但治疗时间较长。Ⅲ度损伤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CT气碘双对比造影显示结果分为Ⅰ、Ⅱ和Ⅲ度损伤,不仅可反映病损及临床症状的严重性,而且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肩关节造影诊断肩关节前不稳症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穿刺、空气 -碘水双对比造影CT诊断肩关节前不稳症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经临床和手术证实 5 6例为肩关节前不稳症患者 ,在CT引导下 ,行肩关节囊穿刺 ,并注入 30 %~ 35 %泛影葡胺 6~ 10ml和过滤空气10~ 2 0ml后 ,分别行仰卧位和俯卧位CT扫描 ,必要时 ,行螺旋CT扫描和 3维重建。结果 :5 6例肩关节前不稳症患者中除1例因耐药性差未检查成功外 ,其余 5 5例造影均获成功 ,16例手术患者气 碘双对比造影CT表现均与手术中所见一致。结论 :CT引导下肩关节造影可以准确诊断肩关节前不稳症并为外科手术治疗肩关节不稳症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20例肩关节气、碘双重造影CT的分析,阐述CT介入引导肩关节囊穿刺并行气、碘双重造影在成功率、受辐射剂量以及病人所受痛苦3方面较普通X线监视引导穿刺肩关节囊造影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5只小型猪 ,分别以 2 5ml/s× 5s ,2 5ml/s× 10s的方式静脉团注 60 %泛影葡胺 ,1张 /s的速度 ,电影方式连续扫描 60s ,通过增强曲线分析肝脏实质、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到达峰值时间 (PTT)、上升段斜率和增强峰值。结果 :腹主动脉的PTT、上升段斜率和增强峰值 ,门静脉的增强峰值和PTT ,肝实质的PTT在两种注药方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门静脉和肝实质的上升段斜率 ,肝实质的增强峰值在两种注药方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脏实质和门静脉的上升段斜率是相对稳定的参数 ,是肝脏CT灌注分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螺旋CT三维成象技术,做CTA与脊柱的联合重建,用以对脊柱侧弯畸形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的制定.方法对36例脊柱侧弯患者行螺旋CT扫描,采用MIP和SSD技术进行主动脉与脊柱的联合3D重建.对主动脉与脊柱间距,以及Cobb角进行测量.结果36例患者均清楚地显示了主动脉与脊柱的准确距离,Cobb角得以精确测量.采用此种技术所做的组合重建及其3D显示被证明与外科手术所见极为接近.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与脊柱3D重建技术,不仅解决了临床脊柱侧弯矫正术前无法准确测量Cobb角的难题,还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变异脊柱与脊柱前大血管的间距,以及两者之间的长度差,为脊柱矫正术和术后评估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晚期不能手术的胰腺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3例晚期不能手术的胰腺癌患者进行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结分析了治疗的疗效和近期生存率。结果:此组患者治疗后背痛缓解率为82.5%,近期总有效率为88.9%,1年生存率62.8%,1.5年生存率为48.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明显缓解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症状,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儿童恶性淋巴瘤分期、疗效评估及随诊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8例儿童恶性淋巴瘤初诊时、化疗中期以及停药后随诊过程中18F-FDG-PET扫描结果,并与同期的CT扫描相比较。结果 67例初诊儿童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共评估了1072个解剖部位,PET和CT均提示瘤灶阳性及阴性部位分别为11.10 %和77.52 %,PET阳性CT阴性的部位占6.81 %,而PET阴性CT阳性的占4.57 %,PET在化疗前受累部位的诊断方面优于CT扫描。对26例随诊患者,在治疗中期、停药时及停药后进行了35次PET检查,32例患儿瘤灶为阴性,PET扫描瘤灶真阴性为28例(87.50 %),CT为16例(57.14 %),在假阳性方面,CT比较高,为16例(50%),而PET仅为4例(14.29 %),临床吻合度PET大于CT。结论 PET对于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期、鉴别残余病灶的性质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或二次活检,以及发现肿瘤的早期复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x线诊断技术的提高,如何合理使用和实施质量保证计划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实验和对照方法,阐述了如何在不同的屏一胶系统以及药液的不同时期正确使用x线自动摄影系统(AEC)的体会。并通过实验、对照结果论证该方法在临床中应用的可行性:可以在平均剂量最低的情况下与自动洗片机匹配而获得一张具有最佳密度和良好清晰度的优质X光诊断片;最大限度地缩短病人就诊时间,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提高优片率,降低废片率,为医院正规化建设及质量控制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原则.方法:52例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肩X线片,气、碘双重造影CT提供的信息,确定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定的诊断;根据病程,盂唇损伤、关节囊撕裂、松弛程度,选择治疗方法:1.病程在3个月以内,关节囊无或者轻度撕裂,采用康复治疗.2.病程3个月以上,或康复治疗后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或关节囊明显撕裂,采用前关节囊修复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21个月,康复治疗组3例剧烈活动后肩部不适,2例后伸受限20°,4例无效改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1例后伸活动受限20°,其余病例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创伤性肩关节前不稳定的诊断应结合病史、症状、体征、气碘双重造影CT全面分析.康复治疗适用于病程短,关节囊完整的患者.前关节囊修复成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传统的肩胛下肌腱移位重叠术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