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青岛市市立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经宫颈活检病理确诊的2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体征,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92例患者行宫颈锥切术,44例患者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与术前宫颈活检病理符合率为86.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术后出血发生率为5.51%。随访6~53个月,CINⅢ患者无复发,其中有5例足月分娩,1例早产。结论宫颈锥切术创伤小、费用低,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能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患者行宫颈锥切术是安全而有效的,但需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阔韧带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行腹腔镜下阔韧带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直径3~11 cm,平均7.5 cm。均采用全身麻醉,已婚者术前放置举宫器,术中用垂体后叶素减少出血量,术后残腔内放置引流管。结果 32例均成功手术,无输尿管等周围脏器损伤。手术时间60~125 min,平均78.8min。出血量20~150 ml,平均80.7 ml。肛门排气时间6~30 h,平均18.5 h。术后住院时间3~6 d,平均4 d。结论腹腔镜下阔韧带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与细胞周期G1→S调控点相关的P185 ,rasP2 1,P5 3,P16 ,P2 1,Rb ,nm2 3H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LSAB)法检测上述蛋白在 2 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 (EIN)及 45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③结果 P185 ,rasP2 1,P5 3蛋白表达率由正常内膜、EIN至内膜癌逐渐升高 ,P16 ,P2 1,Rb ,nm2 3H1结果相反。在子宫内膜癌中 ,P185与rasP2 1呈正相关 (r=0 .36 3,P <0 .0 5 ) ,与P5 3,P2 1呈负相关 (r=- 0 .44 8,- 0 .30 3,P <0 .0 5 ) ,rasP2 1,P5 3与P2 1均呈负相关 (r=- 0 .36 5 ,- 0 .32 2 ,P <0 .0 5 ) ,P16 ,P2 1与Rb呈正相关 (r=0 .36 1,0 .44 1,P <0 .0 5 )。P185单因素分析为一预后保护性因素 (χ2 =5 .86 ,P <0 .0 5 ) ;P5 3的表达与临床各参数均有关 ,与ER ,PR的表达呈负相关性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 ,P5 3异常表达均提示预后差 (χ2 =2 1.39,P <0 .0 5 )。④结论 与细胞周期G1→S调控相关的P185 ,rasP2 1,P5 3,P16 ,P2 1,Rb ,nm2 3H1蛋白异常表达均参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 ,且其中部分基因相互关联 ;P5 3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 ,其阳性表达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及时准确诊治CIN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随着液基细胞制片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广泛应用,宫颈病变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LCT),结合宫颈细胞学诊断的报告系统(TBS),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的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在山东省青岛市立医院就诊的61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价L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p16、Rb和ras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①目的 研究p16、Rb和ras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的癌变机制。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EIN)及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Rb和rasp21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子宫内膜癌中p16和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χ^2=9.03、4.37,P〈0.01、0.05),正常子宫内膜中ras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内膜癌和EIN(χ^2=10.99、3.87.P〈0.01、0.05),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组织分级有关(P=0.015,χ^2=7.29、6.65,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6与R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1),rasp21蛋白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0.42,P〈0.01)。④结论 p16、Rb和rasp21基因均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rasp21基因的异常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并与ER和PR有协同作用,为子宫内膜癌恶性进展和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子宫(≥12孕周)良性肿瘤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96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致子宫增大至12~20孕周行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组),45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率、住院时间。LAVH手术主要步骤:镜头穿刺点的位置选择脐孔上方1~4 cm处,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电凝切断输卵管峡部、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或骨盆漏斗韧带,有盆腔粘连者予以分离,对于阔韧带肌瘤或影响操作的浆膜下子宫肌瘤,于肌瘤周围组织内注射垂体后叶素6 U,予以剔除。子宫血管经阴道手术时处理。结果 LAVH组与TAH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106.4±18.9)min vs.(102.5±12.1)min,t=-1.218,P=0.226],LAVH组术中出血量少[(119.8±31.1)ml vs.(139.8±33.3)ml,t=-3.029,P=0.003]、术后排气早[(23.8±11.1)h vs.(31.4±13.1)h,t=-3.045,P=0.003]、住院时间短[(4.7±0.3)d vs.(8.0±1.3)d,t=-16.633,P=0.000]、术后镇痛率低[4.4%(2/45)vs.100%(51/51),P=0.000]。结论大子宫良性病变行LAVH安全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2006年收治的49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探讨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的特点及治疗方面的变化。方法:比较患者的发病年龄、生育情况、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结果:发病年龄≤25岁患者由2003年的27.35%增长为2006年的35.07%,未生育者由2003年的35.90%增长为2006年的61.19%,差异有显著性(χ2=3.895,P<0.05),失血性休克比例由2003年的15.38%下降为2006年的7.46%,差异有显著性(χ2=3.955,P<0.05),保守性治疗由2003年的50例(42.74%)增长为2006年的94例(70.15%),其中保守性手术比例由2003年的29.91%增长为2006年的56.72%,差异有显著性(χ2=18.190,P<0.01)。结论: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年轻化,未生育患者增加,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增加,重复异位妊娠和持续异位妊娠的发病应予以重视,治疗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16、p53和ras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多因素、多阶段的异常改变。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EIN)及45例子宫内膜癌中p16、p53、rasp21蛋白、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正常子宫内膜中p53和ras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内膜癌(P〈0.05,P〈0.01)和EIN(P〈0.05),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组织分级有关(P〈0.05)。子宫内膜癌中,rasp21蛋白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75,r=-0.4240)。结论p16、p53和rasp21基因均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rasp21蛋白的异常改变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并与ER和PR有协同作用,为子宫内膜癌恶性进展和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证明 ,细胞周期调控紊乱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 ,其中 P16、Rb抑癌基因、细胞周期素D1( cyclin D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4/6( CDK4/6)组成的调控途径与 G1- S期调控点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对 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 P16、Rb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 ,并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上皮肉瘤样病变 ( EIN)进行了比较 ,以探讨 P16和 Rb基因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内膜癌 45例 ,EIN(包括腺瘤样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术前均未接受治疗 ) 1 4例 ,及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与细胞周期G1→S调控点相关的p185、rasp21、p53、p21、Rb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EIN)及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85、ras p21、p53、p21、Rb蛋白的表达.结果p185、ras p21、p53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EIN至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p21、Rb蛋白表达率则依次降低;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85蛋白表达与ras p2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0.363),与p53、p21表达呈负相关(γ=-0.448;γ=-0.303),ras p21,p53蛋白表达与p21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γ=-0.365;γ=-0.322),p21蛋白与R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0.441).p185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有关,单因素分析其为1个预后保护性因素(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均有关,其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预后差(P<0.05).结论与细胞周期G1→S调控相关的p185、ras p21、p53、p21、Rb蛋白均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部分基因相互关联;p53可作为其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