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单链抗体构建、表达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7O年代,德国学者Kohler和英国学者Mil- stein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第一次研制了单克隆抗 体(McAb)。今天,它已经对医学、生物学、免疫学 等诸多学科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 目前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多为鼠源性的,在体内易 产生人抗鼠的抗体反应,加之其分子量大,血管通 透性差,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来自人 的单抗的研究尚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基因 工程日新月异的发展,通过大肠杆菌可表达具有 生物活性的抗体片断,通过PCR技术的不断完 善,快速克隆抗体某一基因的可变区成为可  相似文献   
4.
<正> F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的蛋白质,它在肝细胞中浓度甚高,而在其它器官中含量很少。1968年Fravi和Lindenmad首先从大鼠肝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不耐热的水溶性特异抗原,这种具有一定特异性和种属非特异性的抗原被称为F抗原。此后,Sugamur和Smith等人又在人的肝脏中分离出F蛋白抗原。正常人体液中F蛋白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受到损伤时,肝细胞胞浆中的F蛋白就会大量释放进入血液,所以血液中F蛋白的含量与肝脏受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F蛋白是一种新的比较灵敏和特异的检测肝功能的指标,既具有理论研究的价值,又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西安市西京医院和中医医院1980~1985年,以上消化道出血急症胃镜检查者750例共810例次,检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年龄和性别患者年龄自4~80岁,其中41~60岁者占40. 1%,男女之比为3. 68:1,61岁以后男女之比  相似文献   
6.
血清胃蛋白酶原诊断胃体黏膜萎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胃体黏膜萎缩(atmphic gastric body mucosa,ABM)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内镜和组织学检查是诊断ABM可靠的方法,但却为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患者痛苦较大,费用相对较高,不适用于儿童和有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且需要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来操作。胃黏膜释放的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与胃部疾病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胃部疾病的关系尤其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胃部病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0年至1996年6月对446例(含门诊病诊)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其中248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中17...  相似文献   
8.
李春霞  苗继延 《宁夏医学杂志》1999,21(9):576-576,F003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是指原发于胃部而起源于粘膜下层的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在结外淋巴瘤中占40%,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4%,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50岁。本病与继发性胃淋巴瘤、胃癌有很大不同。1 病因本病病因尚不清楚。正常的胃粘膜中无淋巴组织,在长期抗原刺激下,胃粘膜淋巴组织从无到有引起免疫反应性淋巴增生,可发展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近年发现它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有关:(…  相似文献   
9.
四军医大西京医院1980~1985年共收治各类失代偿期肝硬化724例,其中死亡104例(14.36%)。死亡原因;①上消化道出血(31.77%)。其中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66.2%;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出血占20.3%;并发消化性溃疡出血占13.5%。死亡率与出血次数无关,与出血量有明显关系。②肝功能衰竭(28.8%)。死亡率与肝昏迷次数无明显关系,与昏迷程度呈明显负相关。肝昏迷的诱因大多数为上消化道出血(70%)、电解质紊乱、碱中毒(63%)及感染(30%)。⑤感染(6.73%)死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例,肺部感染1例。④肝细胞癌(27.88%)。其中7例死于自发性肝癌组织破裂。故在肝硬化治疗中,除消除病因、改善肝功能、减轻纤维化外,积极降低门脉压力、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预防感染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自行设计腹膜活检针并对临床95例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水病人进行检查,结果表明:这种活检针对临床上组织病理学确诊结核性腹膜炎有较大价值(诊断率达92.86%);对原因不明的腹水有较高鉴别诊断价值(70.37%);对肝硬化腹水病人原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优于腹水常规检查,同时操作简单、安全、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