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筛选出十堰的天师栗中高多态性SSR位点评价天师栗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合有效药用成分含量,构建十堰地区天师栗核心种质库。方法 收集十堰地区114份天师栗种质资源,以七叶树基因组为参考,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筛选出高多态性SSR位点,对天师栗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HPLC测定不同种质干燥娑罗子中七叶皂苷的含量。采用最小距离逐步聚类取样策略(LDSS),根据遗传多样性保留程度初步筛选出核心种质,并对该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T检验,选择与原种质差异不显著的核心种质为最佳核心种质。结果 筛选出13对高多态性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十堰地区天师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分化较小,存在着较大的基因流,114份种质资源未分为不同的亚群,周家坝和辽叶居群间具有较近的遗传亲缘关系,且周家坝居群娑罗子中的七叶皂苷A及七叶皂苷B含量普遍较高。最终筛选出的核心种质共23份,占总种质资源的20.17%,其中周家坝12份样本、辽叶6份样本、普龄5份样本。结论 将SSR分子标记与主要有效药用成分结合,采用LDSS取样策略构建十堰地区天师栗种质资源核心种质库的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的保存与管理天师栗种质资源,也为当地天师栗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研究等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广泛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从术前、术中及术后三方面来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DVT的发病因素,以期为临床上DVT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致倦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控制蚊虫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4种常用杀虫剂,采用幼虫浸渍法对广州市3个中心城区(越秀、荔湾、天河)致倦库蚊幼虫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广州市越秀、荔湾、天河区致倦库蚊除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外(R/S<2),对倍硫磷、氯菊酯、溴氰菊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3个城区的致倦库蚊对倍硫磷的抗性系数分别为2.77、1.84、1.16;对氯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8.25、10.80、8.35;对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45.87、12.29、4.65。结论在广州市蚊虫防治中,应落实媒介综合治理策略,以防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并手术切除的枕骨大孔区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共14例,病灶最大径2.5 ~5.0 cm,均经病理证实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9例采用枕下中线入路,5例采用远外侧入路,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早期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组学和临床数据的更新及检测技术的进步为精准医疗的实施提供了信息和技术支持。在这种理念下,通过对异质性疾病进行精细的亚组分类,可实现诊疗策略的精准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精准医疗理念在肿瘤领域发展较快,并对高度异质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疗策略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针对精准医疗理念下HCC诊疗策略的更新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包括HCC的人群预防、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诊断、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及预后评估等,为HCC的精准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蟑螂的种群分布及构成变化,为合理灭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粘捕法进行监测,晚放晨收,每月监测1次;对捕获的蟑螂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的监测数据表明广州市城区有蟑螂2科2属5种,其中,主要是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占98.48%~100%;德国小蠊在各种环境类型下,渐渐替代美洲大蠊,成为优势种群;在餐饮以及居民环境类型下,优势种群由美洲大蠊过渡到德国小蠊。结论自2006年起,广州市城区蟑螂优势种群已由美洲大蠊转为德国小蠊,且在各种环境类型下均占绝对优势,提示蟑螂防治重点及方法应随优势种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构建地乌药材基原物种系统鉴定体系,并对全国16个产地的地乌药材进行综合品质评价,为地乌药材产地选择及临床用药安全奠定基础。方法:使用传统鉴别方法结合DNA条形码核糖体DNA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分子鉴定技术快速鉴别地乌药材真伪,并基于HPLC-UV对地乌药材中5个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Welch 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1%三氟乙酸溶液(30∶70),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传统鉴别及DNA条形码快速鉴别技术均能准确鉴别地乌药材真伪。BLAST比对分析发现,16个产地地乌药材均与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具有最大相似度;基于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表明湖北恩施板桥镇的地乌药材中5个三萜皂苷类成分含量之和最高(10.59%),其次为贵州毕节赫章(6.28%)和湖北长阳都镇湾(5.64%)。结论:DNA条形码技术可作为地乌药材传统鉴定技术的有效补充,该鉴别体系可保障地乌药材基原准确及临床用药安全。HPLC多指标成分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所涉及的产地中,湖北恩施、长阳、五峰,贵州毕节和重庆金佛山的地乌药材质量较优,可作为地乌药材的重要产地。  相似文献   
10.
肺癌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预后不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5%~90%,NSCLC一般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3种类型,其治疗方法和预后往往相似,晚期NSCLC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约为13%[1]。随着免疫时代的到来,为NSCLC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多项研究显示免疫联合治疗为各种类型的晚期NSCLC患者可带来显著的临床疗效[2],为晚期NSCLC患者生存率提高带来新的转机。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抑制剂为主的检查点抑制剂是晚期NSCLC治疗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