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肛肠外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ASAⅠ~Ⅱ级住院痔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SAⅠ-Ⅱ),F组53例,K组43例,F组为丙泊酚+舒芬太尼组,K组为丙泊酚+氯胺酮组。结果:F组血压在T2较T1明显下降,HRT2较T1明显下降,呼吸抑制程度明显重于K组,具有统计学意义;K组MAP在T2较T1稍有升高,无统计学意义,SpO2在T2较T1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F组稍短于K组。结论:在无痛肛肠外科手术麻醉中,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对患者呼吸的抑制及生命体征的影响较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更低。  相似文献   
2.
直肠有效内径狭窄是形成直肠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主要有胸膝位直肠瓣缝扎术、直肠瓣悬吊术,由于这二种方法术中要保持膝胸位,需患者保持清醒才能维持手术体位。骶管阻滞麻醉是当前直肠瓣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单纯骶麻部分病例可能出现麻醉不完全。右旋美托咪啶比可乐定特异性更强的α2受体激动剂。本文旨在探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提高骶管麻醉质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叶明琴  周激  胡先彬 《癌症进展》2019,17(13):1537-1539,1556
目的探讨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羟考酮组(术后采用羟考酮静脉镇痛)和舒芬太尼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每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应激指标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麻醉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4h,羟考酮组患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P﹤0.01)。术后4、12h,羟考酮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P﹤0.01),但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考酮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麻醉满意率高于舒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效果较好,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