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erbB-2、P53、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erbB-2、P53、ER和PR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98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CerbB-2、P53、ER和PR检测。结果阳性表达率:CerbB-2 为37.37%(74/198),P53为28.79%(57/198),ER为44.95%(89/198),PR为49.49%(98/198); CerbB-2和P53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1);CerbB-2、P53共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CerbB-2、P53、ER和PR基因袁达对判断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胰腺自体消化、组织出血坏死合并腹膜炎的高危急腹症,其死亡病例80%以上与感染有关[1]。胰腺和(或)胰周坏死组织继发的感染中需氧菌是很重要的病原菌,但近年来合并的厌氧菌感染亦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于1995年1月至1998年1...  相似文献   
3.
滑石粉混悬液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漏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滑石粉混悬液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对3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漏患者于积液区注入滑石粉混悬液。结果:34例病人经以上治疗后淋巴漏所致积液均得以缓解并消失,局部疼痛和发热为主要不良反应,其余并发症少见。结论:滑石粉混悬液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漏所致积液简便易行,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62岁,因背部片状红疹伴双下肢乏力1周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查体发现背部及双侧大腿片状红疹(图1),双侧大腿肌肉压痛.血液检查显示CK为693 U/L, CK-MB为64.6 U/L.肌肉病理活检显示肌浆溶解伴慢性炎细胞浸润.临床诊断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予口服泼尼松龙、雷公...  相似文献   
5.
腺体瓣成型在乳腺部分切除后防止乳房畸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游离乳腺腺体瓣成型缝合后观察术后乳房的外形,达到美观效果.方法 在乳腺部分腺体切除术后,游离腺体切缘两侧腺体成瓣,缝合后减少乳房外形畸形.结果 186例患者于术后1~6月获随访,无明显皮肤凹陷及乳房塌陷畸形.结论 在乳腺部分腺体切除后采用腺体瓣成型缝合后可有效避免术后乳房局部塌陷畸形.方法 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乳腺肿块中有部分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而乳腺囊性肿块多数为良性,但其中也不乏恶性者。本文就CA153水平测定在乳腺囊性肿块良恶性的临床鉴别中的价值加以探讨。1 材料和方法 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连续对49例乳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进行CA153检测,其中乳腺癌21例,非乳腺癌28例(包括乳腺增殖、乳汁潴留囊肿、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衰竭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机救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ICU有效救治多种危重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和ARDS患者26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26例病人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5~68岁。从手术室转来19例,从病房转来6例,从急症室转来1例。心跳呼吸骤停初期复苏后患者6例,严重创伤后9例,严重感染2例,格林-巴利氏综合征并呼吸肌麻痹1例,大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8例。全组病人均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缺氧,紫绀,SpO2<60%,呼吸道分泌物多,肺部听诊一侧或双侧罗音,常规给氧状况下顽固性低氧血症(PaO2<8kPa)。监测 全面、持续、动态监测各重要脏器功…  相似文献   
8.
P-gp与ER及PR在原发性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gp与ER及PR的表达水平、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乳腺癌组织中P-gp蛋白的表达水平。每例组织在我院已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及PR的表达,其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结果乳腺癌组织P-gp、ER及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8%、41.9%、44.2%;P-gp的表达与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ER及PR受体状况无关(P>0.05)。结论部分乳腺癌组织部分具有多药耐药性,P-gp的表达与 ER及PR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皮肤改变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生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395例乳腺疾病患者出现皮肤改变时的诊治情况。结果本组中出现皮肤粘连与凹陷者206例,其中乳腺癌168例(81.5%),浆细胞性乳腺炎17例(8.2%),乳腺结核及非特异性慢性炎症15例(7.3%),外伤性脂肪坏死3例(1.5%),乳腺神经鞘瘤、乳腺浆细胞瘤及分叶状纤维腺瘤各1例(0.5%);出现皮肤水肿及发红者129例,其中乳腺癌103例(79.8%),浆细胞性乳腺炎12例(9.3%),乳腺结核及非特异性炎症13例(10.1%),外伤性脂肪坏死1例(0.8%)。结论在乳腺癌及一些乳腺良性疾病中均有可能出现表现相似的皮肤改变,临床诊断时必须注意其产生机理并有所区别。皮肤粘连与凹陷常可出现在乳腺癌早中期;皮肤发红与水肿则较常见,不具有乳腺癌的特异性诊断意义。且当乳房皮肤受局部用药等因素影响发生类似乳腺癌晚期皮肤改变时,亦不应视作乳腺癌根治的绝对禁忌条件。  相似文献   
10.
乳腺肿块多需手术切除 ,以达到治疗及获得病理诊断双重目的。如何尽可能的减少伤口感染、取得最好的美容效果而又不违反肿瘤治疗原则 ,是乳腺肿块切除术必须面临的问题。在部分乳腺肿块切除术中 ,如较大的乳腺肿块切除术或乳房部分切除术 ,即创 (面 )伤较大的手术 ,若不进行合理有效的引流 ,常致伤口感染不愈等严重后果。 1 998年以来 ,对 85 2例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 1 46例应用负压引流 ,取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 46例 ,女 1 44例 ,男 2例。平均年龄 37.2岁 ( 1 6~ 70岁 )。1 .2 病理类型 乳腺癌 (各型 ) 1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