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小茴香热敷腹部在预防化疗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5月在本院妇瘤病区的202例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1例。对照组进行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联合小茴香热敷腹部,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便秘发生率及便秘得分。结果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便秘发生率及便秘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小茴香热敷能有效改善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便秘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患者在疾病早期阶段的成长性适应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对首次确诊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痛苦表露量表(DDI)、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了解乳腺癌患者在人际关系、欣赏生活、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及精神改变等方面发展水平与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4.14±15.08分。得分排列前三位的维度为人际关系维度3.54±0.80分,个人力量维度3.27±0.89分,欣赏生活维度3.21±0.86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精神改变1.39±1.03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痛苦表露指数、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朋友支持、焦虑和抑郁是成长性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改变人际关系和增强个人力量是乳腺癌患者普遍采取的积极的疾病适应行为,但对未来发展机遇缺乏信心;应对方式、自我表露是促进成长适应的重要因素,可作为临床干预的切入点;与抑郁不同,一定水平焦虑情绪可促进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思乐扣联合3M 透明敷贴在经颈内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38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8例采用3M透明敷贴及三根胶布固定经颈内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观察组120例采用思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经颈内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留置期间导管固定的牢固性、发生接触性皮炎、换药频次、患者舒适度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导管脱出、接触性皮炎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乐扣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经颈内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有利于预防导管移位和脱出、降低接触性皮炎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也降低了因导管敷料松脱增加换药的次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为1例成人Ⅱ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患者提供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ochrane图书馆、DARE、CENTRAL、MEDLINE、EMbaSe以及CBM,检索时限截至2011年4月,查找高质量临床证据,并告知患者相关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患者在充分知晓自身病情及治疗方法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5篇系统评价、1篇Meta分析、3篇RCT及1篇关于本病自然病程的前瞻性研究。证据表明: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自然病程预后较好;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疼痛不缓解、滑脱进展、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的远期效果可能较好,但也不能改变本病的自然病程。综合文献信息并分析利弊后,患者选择了保守治疗的方法。经过约1年的保守治疗,该患者目前情况良好,腿部放射性疼痛有所缓解,CT检查结果显示腰椎滑脱无进展。结论轻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应定期随访,监测腰椎滑脱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抗肿瘤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会导致肿瘤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更高的易感性,且预后极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患者的日常生活节律和治疗计划被扰乱。疫情和病情让患者感受到极大的生命安全威胁,共同构成了叠加性压力,给患者带来的严重的心身危害。因此,应当建立以患者自助防护为中心的全方位多层级心理服务模式,以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本文总结并分析了肿瘤患者在新型冠病毒疫情期间的心理应激反应特点和发生机制,并提出了以患者自助防护为中心的三级心理防护对策,以期为加强危机管理,完善疫情期间肿瘤患者心理应激干预及管理对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初诊食管癌患者生物电阻抗相位角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初诊食管癌患者287例,采用生物电阻抗测量人体成分,并分别通过体格测量、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等进行综合营养评估。根据生物电阻抗相位角 (phase angle,PA)将患者分为正常PA组和低PA组(男性PA<5°、女性PA<4.6°),比较两组患者各营养相关指标,分析PA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低PA组患者PG-SGA高于正常PA组(P<0.05);低PA组患者PNI、四肢骨骼肌指数、身体质量指数低于正常PA组(P<0.05),两组患者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中PA与PNI、四肢骨骼肌指数、身体质量指数、身体细胞含量成正相关(P<0.05);PA与PG-SGA、浮肿指数、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呈负相关(P<0.05)。PG-SGA(OR=0.920,P=0.001)和PA(OR=5.948,P<0.001)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显著相关。结论: 初诊食管癌中PA与多项营养指标密切相关,低PA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并可能预测患者的不良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心理护理工作室的管理规范和运行模式,并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 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心理测评系统及“互联网+医护一体肿瘤患者全程心理管理”为助力,双线开展心理评估、筛查、干预、随访指导及心理科普等系列服务。结果 心理护理工作室2020年1—12月,共进行心理治疗256次,心理会诊32次,危机干预1次,心理评估及筛查600人,个别心理护理/访谈48次,团体心理治疗237次,疫情心理热线志愿服务96次。门诊咨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18.51%。心理专科人才队伍得以扩大,课题论文等科研产出得以提升。结论 心理护理工作室的建立,有助于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康复需求,提升心理护理质量,为专科护理人才的培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IFAR(initial check,information exchange,final accuracy check,reaction)信息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32例肺癌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试验组使用IIFAR信息护理模式与常规健康...  相似文献   
9.
精神救援(mental health first aid,MHFA)是指当发生与精神健康相关的突发事件而又无法及时获得专业治疗时,由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向相关个体提供及时帮助的计划.精神救援项目源自澳洲,由墨尔本大学精神科学系研究中心的资深精神健康研究与教育专家Jorm等于2001年创建.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灾区医务人员既是灾后医疗救护人员,同时又是事件经历者和直接受灾者,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自身的生存、安全需要和职业角色需要的冲突,导致他们比非直接受灾的医疗救护人员更易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焦虑和抑郁[1].关于汶川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是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之一[2~4].据研究报道,与健康关系密切的护理工作已成为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5].绝大部分从业人员为女性的护士队伍,面对巨大的职业压力及地震灾难的生理心理冲击,灾区护士的心理健康应当受到关注.目前尚无针对灾区护士地震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对汶川地震发生2年后,灾区护士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制订相关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