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示波血压计动态性地观察了97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从生后15分钟内至6天的血压和心率。这时期的新生儿血压与日龄呈正相关,阴道产儿生后15分钟内的血压明显高于剖腹产儿,以后两者无显著意义的差别。睡眠状态的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清醒状态。本文还观察了该组正常新生儿的脉压,并就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高压的两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瓣返流和三尖瓣返流两种方法估测肺动脉压的价值,对30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同时有肺动脉瓣和三尖瓣返流的患者,用上述两种方法估测肺动脉压,并与用Swan-Ganz导管所测得的肺动脉压比较,结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上述两种方法估测的肺动脉压均与Swan-Ganz导管所测得的肺动脉压高度相关.上述两种无创性估测肺动脉压的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Eos)增多相关性紫癜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办法.方法 回顾分析4例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伴皮肤紫癜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紫癜患儿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既往无出血性疾病史,起病急,表现为反复皮肤大片瘀斑、鼻出血等表浅出血,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而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出血严重程度与嗜酸粒细胞计数高低无明确相关性.1例出血症状较严重者,试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有效.部分患儿有寄生虫感染的证据,所有患儿经驱虫治疗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降低,并可缩短出血病程.结论 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紫癜为一种与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的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疾病,在国内华南地区并不少见,既往体健的儿童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而血小板计数正常,可诊断该病.血小板功能检测有助于确诊.所有患儿均应行驱虫治疗,出血严重的患儿可试用白三烯拮抗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四氢叶酸(LV)注射与口服给药解救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毒性的效果,了解口服解救安全性。方法4周龄豚鼠分成空白对照组(9只)、口服解救组和注射解救组(各18只)。空白组不用任何药物;余二组腹腔注射MTX,24h后开始喂饲(口服组)或注射(注射组)LV解救。72h后检测血清ALT和肌酐(Cr)、肝组织蛋白水平、小肠黏膜酶活性及绒毛长度。结果口服组ALT异常高值1个、Cr异常高值1个,注射组有3个和1个;二组肝组织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15.2±3.7)mg/gvs(14.9±3.5)mg/gPa>0.05)],但均高于对照组[(12.1±2.6)mg/gPa<0.05]。口服组与注射组小肠黏膜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及绒毛长度均无显著差异[(1.302±0.691)IU/cmvs(1.073±0.465)IU/cm、(0.034±0.019)IU/cmvs(0.028±0.017)IU/cm、(400.5±80.9)μmvs(419.6±60.8)μmPa>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4.614±1.683)IU/cm、(0.119±0.068)IU/cm和(564.2±53.8)μmPa<0.05]。结论口服给药对HD-MTX引起肝、肾及小肠黏膜毒性的解救效果并不逊于注射给药,口服解救可安全地用于HD-MTX化疗。  相似文献   
5.
化疗后脑白质变性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分析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与总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l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IHA继发性疾病占总数的5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8例、阴性3例。冷凝集素滴度增高l例,其余正常。红细胞免疫分型以IgG^ C3及IgG^ IgM^ C3为主。治疗组加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症状、体征改善优于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仍为治疗AIHA的首选药物,合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可提高疗效,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验用外周血监测AML患儿MRD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的AML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甲基化的降钙素(calcitonin,CT)基因作为检测AMLMRD的目的基因。提取骨髓液、外周血的DNA,用MS-PCR方法扩增甲基化的CT基因,产物用电泳的方法检测,为定性检测。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治疗前骨髓液组CT甲基化阳性14例,阳性率77.7%,外周血组阳性14例,阳性率77.7%,两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诱导28天骨髓液组CT甲基化阳性4例,阳性率22.2%,外周血组阳性3例,阳性率16.7%,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18例中13例(非M37例,M36例)完成巩固治疗,巩固结束后骨髓液组与外周血组CT甲基化阳性均有2例,阳性率均为15.4%,无统计学差异。另外,12例非M3组在诱导15天的CT甲基化检测,骨髓液组阳性11例,阳性率91.7%,外周血组阳性9例,阳性率75%,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在治疗前、诱导15天、诱导28天和巩固结束分别用MS-PCR检测甲基化CT基因,骨髓组和外周血组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提示外周血可能可以替代骨髓液用定性MS-PCR方法监测儿童AML的MRD。②用定性MS-PCR检测甲基化CT的方法监测AML的MRD,灵敏度为10-3。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引出病程记录(下称记录)是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书写记录的优劣是判断其临床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记录也是医务人员总结经验,提高医疗水平,进行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其书写格式及内容有许多不同于病历的地方,如应写出病情变化,反映上级医生查房的意见,并对重要诊断及治疗的更改加以分析等。以往我校医学生在学《诊断学》及见习阶段,只学习写完整病历,没有学写记录(包括交、接班记录)。为了探究提高学生书写记录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我们对学生的书写记录进行了系统的教学指导,并对教学前后的记录质…  相似文献   
9.
所谓“热”在儿身,“烫”在娘心。孩子发热一场,经常把父母弄得比病人还要受伤。罗学群教授就经常碰见一些家长,孩子一烧起来就跑医院,一个通宵跑三次,弄得全家人心力交瘁。而到了医院,除了常规降温,孩子并不需要特殊处理。“医生看重的不是体温的高低,而是孩子的精神状态。”罗学群教授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发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时脑脊液流式细胞学(FCM)检测技术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FCM技术、脑脊液常规细胞形态学、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测对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包括东院)儿科住院的7例脑脊液淋巴细胞数增多的ALL患儿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患儿进行治疗追踪,比较FCM与传统方法在诊断ALL并脑病时的差别和准确性。结果 按照传统细胞形态学方法,2例诊断为CNS白血病(CNSL),其余诊断不确定;依据FCM检测结果,7例患儿中诊断CNSL 4例,诊断非白血病浸润性疾病3例,通过治疗和追踪,后者确诊病毒性脑膜炎2例,反应性脑膜炎1例。确诊CNSL的4例患儿经过全身和鞘注化疗,1例因疾病进展死亡,其余3例均已获得缓解;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经阿昔洛韦治疗病情迅速改善;1例反应性脑膜炎患儿未经治疗,脑脊液逐步恢复正常。结论 脑脊液FCM技术敏感度高,可以提供客观、更精确的判断依据,是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的重要补充,在儿童ALL并发CNS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