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Sipal基因rs931127和rs746429多态性与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124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以及120例健康人进行Sipal基因rs931127和rs746429多态性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其中92例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比较Sipal基因rs931127和rs746429多态性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之间的关系.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及非条件Logisitic同归法计算各组P值及相对危险度比(OR)及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 Sipal基因rs931127和rs746429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无明显相关(P>0.05).Sipal基因rs931127和rs746429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块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蛋白的表达以及乳腺癌分子分型均无明显相关(P>0.05).但Sipal rs931127野生型GG淋巴转移率22.6%,低于杂合型GA 48.3%和突变型AA71.0%(P<0.01),Sipal rs746429野生型CC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1.4%,也低于杂合型CT 64.2%及突变型TT44.4%(P<0.01).结论 Sipal基因rs931127多态性和rs746429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无明显相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rs931127 GA或AA以及rs746429 CT或TT基因型可能与乳腺癌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中CD44s、CD44V3和CD44V6表达的调控及其对细胞迁徒力的影响,并探讨TNF-α调节CD44可能存在的信号途径.方法: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NF-α(0、2、20和200 ng/mL)作用乳腺癌细胞后其CD4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Transwell方法检测TNF-α作用后细胞迁徒能力的改变;以浓度为20 ng/mL的TNF-α处理MCF-7和MDA-MB-231后,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APK(JNK、p38和ERK)信号通路中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对磷酸化水平增加的蛋白用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后检测CD44的表达及细胞迁徙能力的改变.结果:TNF-α作用后MDA-MB-231细胞CD44s、CD44V3、CD44V6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迁徙力增加了22%~90%;TNF-α作用MDA-MB-231细胞后p38磷酸化水平升高;用p38的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后可以逆转CD44表达和细胞迁徒力的改变.结论:TNF-α通过p38途径对MDA-MB-231细胞CD44表达进行调控,CD44的表达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迁徙力.  相似文献   
3.
外周动脉疾病(PAD)的治疗中需要抗血小板和抗凝措施,以防止血栓形成和维持血管通畅,选择合适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策略对保障疗效和临床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归纳整理国内外PAD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方案和临床研究结果,并进行总结和分析。在PAD患者中使用抗血小板药联合抗凝血药的新方案,明显优于传统的单纯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新兴的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阿司匹林+利伐沙班)是目前最为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患者临床受益最大,标志着PAD治疗模式进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细胞株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 取“人乳腺-人乳腺”小鼠模型的乳腺癌原位灶,用组织块培养法和细胞培养法分别对其进行原代培养,并对两种培养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得到乳腺癌原代细胞,组织块培养法的成功率为90.0%,细胞培养法的成功率为20.0%.结论 组织块培养法是较好的原代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