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钾是刺激醛固酮分泌的重要生理因素,这3种物质均可激活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电压门控Ca~(2+)通道,引起Ca~(2+)内流,是生理性刺激醛固酮分泌的共同途径。在醛固酮瘤中,ATP1A1、ATP2B3、CACNA1D和KCNJ5突变均会导致细胞内Ca~(2+)增加。细胞内钙信号将通过Ca~(2+)-CaM-CaMK途径促进醛固酮合成。  相似文献   
2.
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研究拟建立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采用连续分次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嗜铬细胞瘤细胞,采用细胞培养液中儿茶酚胺水平检测、多聚甲醛诱发荧光及细胞嗜铬粒蛋白A(Cg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行细胞性质和功能鉴定,并用噻唑兰(MTT)法观察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在培养3~7天时生长较快,7天后细胞开始分化。经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多聚甲醛诱发荧光等,证明该细胞有合成和分泌儿茶酚胺的功能。并且培养的细胞CgA和NSE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因此,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并鉴定其具有嗜铬细胞瘤的分泌和表达功能,国内尚未见报告。  相似文献   
3.
醛固酮瘤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较为常见的亚型, 而肾上腺肿瘤与紧邻肾上腺的腹膜后非肾上腺来源肿瘤在CT上往往难以鉴别。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起病, 表现为高血压合并低血钾, 影像学发现"肾上腺占位"的患者, 手术及病理提示病灶为紧邻肾上腺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CYP11B1/CYP11B2嵌合基因阳性及类固醇激素代谢产物18-氧皮质醇和18-羟皮质醇水平的升高, 明确该患者原醛症病因为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H)Ⅰ型。同时合并节细胞神经瘤和FH两种疾病的患者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少见, 在影像学难以识别病灶性质的情况下, 对有相关家族史, 尤其是发病年龄较轻者应考虑进行基因筛查及类固醇激素谱检测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及体外培养的人原代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噻唑兰法(MTT法)观察UⅡ对PC12细胞及体外培养的人原代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UⅡ对PC12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10-7、10-6mol/L浓度的UⅡ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原代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结论 UⅡ可促进嗜铬细胞瘤细胞的生长,在嗜铬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该文回顾分析并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和嗜铬细胞瘤3种不同病因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水平的差异及探讨运用醛固酮与PRA的比值(aldosterone/PRA,ARR)的不同切点在高血压人群中筛查原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良、恶性鉴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铬细胞瘤(PHEO)在高血压中的患病率为0.3%~1.9%,其中恶性占10%左右,目前尚无可靠的指标来区分良、恶性PHEO,因此探求它们临床发展的不同特点,可为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良、恶性PHEO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TGF-a、TNF-a和VEGF对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a(TGF-a)、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噻唑兰(MTT)法观察TGF-a、TNF-a和VEGF对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用PI染色流式细胞分析、Hochest33342染色的方法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对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1~100ug/L的TGF-a、TNF-a和VEGF均促进入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无血清培养72h,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凋亡率为3.98%,100ug/L的TGF-a、TNF-a和VEGF对其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TGF-a、TNF-a和VEGF刺激原代培养的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但对其凋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1病历简介患者女性,30岁,主诉"诊断Gitelman综合征1年,停经3+6周",于2017年8月1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1. 1现病史患者2015年6月妊娠8周出现先兆流产、手足麻木等症状,外院就诊提示不明原因"难治性低钾低镁血症",因自身原因放弃进一步明确诊治。孕期未行规律产检,于妊娠35周出现不明原因胎死宫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阴离子固相萃取技术在尿儿茶酚胺(包括NE,E,DA)提取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在临床标本中应用.方法 收集1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和15例正常人24 h尿液,利用强阴离子固相萃取柱萃取样本中的儿茶酚胺,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化学检测仪联用测定其含量,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E,E和DA的回收率分别为93%~105%,94%~104%和89%~112%;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8.9%,8.4%和9.3%;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9.3%,9.6%和10.7%.在0.01~100 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正常对照组的结果为NE28.67±11.98 μg/24h,E4.08±2.34 μg/24h,DA225.76±104.83 μg/24h.嗜铬细胞瘤组的结果为NE300.29±212.79 μg/24h,E11.76±7.58 μg/24h,DA235.49±79.85 μg/24h.嗜铬细胞瘤组的NE高于正常对照组(t=5.402,P<0.01),嗜铬细胞瘤组的E高于正常对照组(t=3.998,P<0.01),嗜铬细胞瘤组的DA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0.283,P=0.77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优于酸性氧化铝提取儿茶酚胺方法,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随访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250例转移性PPGL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24例, 女126例。总结分析转移性PPG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转移性PPGL患者中起病年龄、诊断年龄及肿瘤发生转移的年龄分别为(33.1±14.2)岁、(35.4±15.2)岁、(40.7±15.3)岁。26.4%(66/250)的患者在诊断PPGL的同时即发生了转移。诊断PPGL时未发生转移患者中, 原发灶手术后至转移的时间[M(Q1, Q3)]为5.0(3.0, 9.0)年, 其中20.1%(37/184)的患者转移发生在术后10年以上。多数患者以24 h尿去甲肾上腺素及血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为主, 占78.2%(176/225)及78.7%(85/108), 42.3%(69/163)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升高。201例患者行基因检测, 其中55.2%(111/201)患者携带胚系致病性突变, 在携带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