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咽管瘤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肿瘤,占颅内保瘤的3%-5%。现把178年-10年经本院脑外科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有42例,加以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占同期颅内肿瘤3%,与国内大多数文献相同,各年龄组都可发生,以青少年多见。本组年龄2岁-64岁,男女之比28;14。瘤体部位,鞍上型31例,鞍内型11例。瘤体直径为2.5cm-6.0cm。大部分瘤体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外有包膜,小部分瘤体分界不清。有35例为囊性,有7例部分实性部分囊性,切面囊内为淡黄色是液体,实性区外观呈灰白色,多伴有钙化和骨化。镜下:瘤体外为纤维组织形成的包膜,瘤体内有三种类型的细胞:鳞状上皮,柱状上皮,造釉细  相似文献   
2.
近端型上皮样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端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分析3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对其进行随访.结果:女2例,男1例.发病年龄24-34岁.位于头部2例,肩部1例.临床均表现为无痛性生长的单一结节状肿块.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梭型,含有均质状嗜酸性胞质,细胞核空泡状,核仁明显,一个或多个,见肉芽肿样改变及出血囊性变.肿瘤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细胞角蛋白(AE1/AE3)、CD34阳性表达,上皮膜抗原(EMA)部分阳性表达.阴性表达的是 CD31、FⅧ因子、Mac387、CD68、S-100蛋白、SMA、HMB-45、desmin、CD240.1例死于发病后14个月,1例于发病6个月后出现复发,另1例随访个5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近端型上皮样肉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肿瘤细胞呈结节状分布,有上皮样结构,肿瘤细胞有弥漫性嗜酸性胞质,核大,空泡状,核仁明显,核分裂相多见.瘤细胞共同表达Vimentin、AE1/AE3、CD34,部分病例瘤细胞表达EMA;需与上皮样血管肉瘤、滑膜肉瘤、上皮样恶性神经鞘瘤鉴别诊断.其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  相似文献   
3.
肺脏细粒棘球蚴病一例章林培,牛杰,魏秋患者男,27岁。因咳嗽、痰中带血,于1993年11月3日入院。查体:听诊左肺下叶呼吸音稍粗糙。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片报告:左肺下叶肿瘤。术中发现左肺下叶有直径5cm圆形囊性肿物,表面光滑、透明。针吸囊内容为无色透...  相似文献   
4.
肾脏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a)是WHO(2004)肿瘤病理分类中新确定的一种罕见的低级别多形性上皮性肿瘤。近年有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超微结构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对其不典型组织形态进行了探讨,我们报道1例MTSCCa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神经鞘瘤是比较常见的发生于神经系统的肿瘤,可以发生在颅神经,脊神经根部和周围神经所分布区域。所以瘤体发生部位不同而就诊于不同科室。现把我院自1980—1990年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87例神经鞘瘤进行回顾性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87例病理标本经常规切片染色确诊。男46例,女41例,男女没有明显区别。发生年龄以30岁—55岁为多见,当然各年龄均有发生,发病部位,颅内小脑桥角处15例,脊神经根部19例,周围神经53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继发腹膜黑变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腹膜黑变病临床、组织病理学、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0岁。因"胆囊炎、胆石症"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巨检发现胆囊浆膜面黑色斑块。镜下见大量含黑色素细胞,排列成巢状及腺泡状,脱色素后,细胞清晰,胞质透明,核圆形及卵圆形。免疫组化示部分细胞CD68(+),部分细胞NSE、GFAP和S-100(+)。未经任何治疗,随访16个月,无任何症状。结论患者因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破裂继发腹膜黑变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黏液炎症性纤维母细胞肉瘤(MIF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四肢的MIFS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文献复习.结果 MIF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发于40~50岁,肿块位于肢端皮下组织,境界不清,生长缓慢,偶伴疼痛.镜检:病变呈多结节状,玻璃样和黏液样间质相间的背景中有大量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病变中肿瘤细胞呈3种典型形态:梭形细胞、神经节样细胞或RS细胞样细胞和脂母细胞样细胞.免疫组化:瘤细胞vimentin、CD34弥漫(+),CD68和Mac387灶性(+),SMA、CK、HHF-35、S-100、CD30和CD15均(-).结论 MIFS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肉瘤,瘤细胞由变异的纤维母细胞衍化而来.该瘤在局部呈侵袭性生长,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偶有转移.推荐局部扩大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8.
肾透明细胞型腺癌(简称肾腺癌)是发生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实质性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但近年来发生于小儿的肾腺癌已在国内有过少数报道。年龄均在5~14岁之间。最近我院发现一例2岁女患,这在本病中实属罕见。因此将此病例结合有关资料做以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腹股沟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随访,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镜下显示淋巴结结构破坏,细胞呈梭形、圆形、椭圆形,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异性型明显,可见核分裂象,经化疗后肿瘤内可见片状凝固性坏死.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Vimentin、CD68和S-100蛋白.结论: 淋巴结内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免疫辅助细胞恶性肿瘤.其诊断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必要时电镜辅助诊断.应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肉瘤、恶性黑色素瘤、间,变性梭形细胞癌及其他肉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和(或)放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醋酸甲羟孕酮片诊断性治疗绝经后无阴道流血子宫内膜增厚的效果。方法将B超显示子宫内膜增厚(≥5 mm)者197例作为入选患者,其中94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且无阴道流血但不能耐受诊刮术者作为对照组,行小剂量醋酸甲羟孕酮片诊断性治疗(4 mg,bid×10 d);余103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者作为观察组,行分段诊刮术。患者于"月经"净后或诊刮术后3 d及3个月B超随访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7.71±1.69)mm及(8.05±1.95)mm,P>0.05;观察组有58例(占61.70%)患者停药后有撤退性阴道出血,血止后3 d及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3.24±1.02)mm及(3.06±0.51)mm,与给药前比较P均<0.05。对照组103例病理报告,绝经后正常子宫内膜52例(占50.49%),良性病变(单纯性内膜增生、内膜炎、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42例(占40.78%),复杂性增生4例(占3.88%),不典型增生2例(占1.94%),恶性病变3例(占2.91%),诊刮术后3 d及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3.42±1.85)mm及(3.20±0.51)mm,与术前比较P均<0.05。结论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且无阴道流血而不能耐受诊刮手术者,使用小剂量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性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