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章其林 《淮海医药》2009,27(5):398-399,40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脉期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GE Lightspeed16层螺旋CT,0.8 s螺旋扫描,扫描参数:120~140 kV,280 mA,层厚10 mm,间隔10 mm,螺距1.375。结果肝海绵状血管瘤在增强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结论动脉期病灶边缘的结节状强化或点状强化对肝海绵状血管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肾上腺病变的认知。方法:分析38例肾上腺疾病患者的16层螺旋CT检查影像资料,并随访获得病理结果或经过临床验证,获得病变的精确位置、形状、大小和病变内有无钙化、出血、脂肪和假包膜及增强后的表现特征。结果:38例患者中手术切除33例、穿刺活检2例、临床证实3例。病检结果为腺瘤20例(其中伴出血、坏死及囊变4例),CT表现为低密度结节,轻中度渐行性强化;髓性脂肪瘤5例,为含脂性混杂密度,轻度强化;囊肿2例(假性囊肿1例、内皮囊肿1例),为液性密度、可伴钙化包膜,没有强化;嗜铬细胞瘤3例,多为囊实性包块,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有渐行性增强趋势;皮质腺癌1例,为界限模糊的等低混杂密度,不均匀强化;节细胞神经瘤1例,为软组织样密度、轻度强化,呈“蜡滴样”改变;血肿1例,为高于正常肝实质密度、较均匀,不强化;转移瘤3例,多为双侧、表现同皮质腺癌,常有原发肿瘤病史;结节状皮质增生2例,实质密度与肾上腺肢体相仿、呈结节状外突改变,增强后与肾上腺肢体同步强化。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对肾上腺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均有重要价值,有助于肾上腺病变的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不典型病例的确诊需要依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在颅骨缺损患者中的使用技巧和计算机个性化设计钛网在临床的应用。方法30例颅骨缺损患者行螺旋CT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制造技术(CAM)进行个性化的颅骨缺损修复体的预制,并应用于临床。结果根据CT数据制作的三维模型能精确地显示颅骨缺损区域的结构,修复体嵌合满意,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骨缺损修复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用于胸部骨骼骨折的诊断,以指导治疗。方法50例有胸部外伤患者在完成胸部X线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6层螺旋cT扫描,同时实行三维重建的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的技术成像而显示骨折。结果经16层螺旋CT确诊37例肋骨骨折、5例胸骨骨折;8例肩胛骨、锁骨及肱骨骨折。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胸部外伤造成的骨折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及指导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囊性肾细胞癌的CT特征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囊性肾细胞癌。结果:9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7例,病灶均为单发,多为外生性生长。CT平扫囊性2例,囊实性7例,5例囊内容物内见碎屑或絮状物,2例囊壁见小结节状钙化。增强后囊壁、分隔及附壁结节呈不同程度强化,囊内容物未见明确强化。9例病变大体病理显示肿瘤均有厚薄不等的假纤维包膜围绕,切面见单一或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浆液性或血性液体。镜下见囊腔上皮被覆肿瘤细胞。结论:囊性肾细胞癌CT表现为单发,囊壁、分隔及附壁结节呈不同程度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章其林 《淮海医药》2006,24(3):178-179,248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对于脑内出血的T1、T2加权像(T1、T2WI)的信号价值.方法用0.2 T西门子Concerto MRI机,SE序列T1WI TR/TE=286/9 ms、TSE序列T2WI TR/TE=3540/120 ms.结果在脑内出血的不同时间阶段T1WI、T2WI分别表现信号不同.结论低场强MRI对脑内出血的诊断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章其林 《淮海医药》2006,24(1):38-3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4月~1999年4月期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0例资料,结合临床与其CT影象进行分析.结果 CT可明确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部位、范围及大小.结论对于有局灶神经功能缺失或缓慢的精神异常的患者,CT检查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CT引导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应用,提高救治疗效。方法本组在CT引导下进入颅内血肿腔抽吸,并配合注射药物使血肿液化,同时留置引流管持续清除血肿。结果21例治愈,1例好转自动出院,3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CT引导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损伤程度小,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可作为颅内血肿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个微创技术,是由图像引导的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对骨折部位加强及缓解疼痛的目的。其最初被用来治疗脊柱原发性肿瘤,后期被用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骨髓瘤以及少见的其他症状(组织细胞增多症、成骨不全)引起的疼痛的治疗。由于操作材料及图像引导技术不断改良,椎体后凸成形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