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胸外科术后出现急性间质性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术后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医院胸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2 578例,其中5例胸外科手术后出现急性间质性肺炎,分析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治要点。结果:5例患者年龄60~74岁,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  相似文献   
2.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胸部微创手术的代表,已被广泛应用于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早期肺癌的治疗。VATS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也有研究指出,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长期存活率不亚于传统开胸手术。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比了VATS及开胸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一致认为VATS手术能更好地保护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更有利于术后机体的恢复,以此作为胸腔镜发挥其微创优势的机制之一。本文从细胞因子、免疫细胞数目、免疫细胞功能等方面出发,将国内外近几年研究VATS肺叶切除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文献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与胸骨正中切口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和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5-12期间北京医院胸外科实施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的MG患者680例,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电视胸腔镜经右侧胸腔入路(胸腔镜组;348例)和胸骨正中切口入路(胸骨切口组,3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胸腔镜胸腔入路组手术持续时间长于胸骨切口组〔(135.34±30.55)min vs.(115.25±28.50)min,t=3.421,P=0.001〕,术中出血量〔(85.34±28.12)mL vs.(158.35±25.64)mL,t=5.364,P=0.009)〕、术后引流量〔(238.24±68.48)mL vs.(476.38±85.56)mL,t=3.250,P=0.003)〕、术后ICU监护时间〔(2.36±1.20)d vs.(3.44±2.36)d,t=1.128,P=0.001〕和平均住院时间〔(7.45±2.47)d vs.(10.23±3.65)d,t=2.725,P=0.015〕均明显少于胸骨切口入路组,但两组患者的肌无力危象发生率(8.52%vs.10.64%,χ~2=0.504,P=0.458)和术后总有效率(85.60%vs.83.05%,χ~2=0.596,P=0.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治疗MG的安全性和有效率较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迅速,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最重要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科单一术者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47例(两孔组),同期三孔法胸腔镜手术61例(三孔组),以及2007~2010年传统开胸手术49例(开放组)的资料。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站数、术后前3天引流量、胸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两孔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需副操作孔或中转开胸。两孔组与三孔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开放组比较,两孔组术中出血少[(154.0±107.5)ml vs.(254.7±192.2)ml,P=0.007],术后住院时间短[(8.5±1.9)d vs.(10.9±2.4)d,P=0.000],输血患者比例小(1/47 vs.8/49,P=0.017)。3组在淋巴结清扫总数目和站数、N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站数、病理阳性淋巴结数目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能够达到三孔胸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并且能避免多余切口对胸壁肌肉、肋间神经或血管的损伤,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是安全有效的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65岁胸腺上皮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安全性,以及术后3年到10年肿瘤和重症肌无力症状(如果合并)的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胸腺瘤的患者228例,将胸腺瘤患者以65岁为界分为两组,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引流量、术后带引流管天数、术后住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原因,以降低中转开胸发生率,准确把握中转开胸的手术指征。方法:2010年9月至2015年11月共完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 230例。手术均通过2~3个小切口完成,按照手术常规行解剖性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清扫术。如镜下操作遇到血管损伤性出血、肺门淋巴结粘连或转移等腔镜下无法处理的情况,及时中转为开胸手术。根据术中是否中转开胸分为胸腔镜组与中转开胸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中转开胸的相关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58例中转开胸,中转率4.7%,其中25例术中出血,23例淋巴结粘连或侵犯。56例开胸后顺利完成了肺叶切除,仅2例施行了全肺切除。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损伤出血、淋巴结干扰是导致中转开胸最常见的原因。结论:肺动脉损伤、淋巴结干扰是中转开胸的主要原因,应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及时准确地把握中转开胸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近距离两孔法、普通两孔法及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3种不同的肺癌手术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三者的优点、缺点,为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指标。 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及北京医院胸外科两个医学中心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拟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319例,纳入研究265例,其中近距离两孔法组113例,普通两孔法组79例,三孔法组73例;收集围手术期的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3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出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距离两孔法与另外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5±56.8) min vs (112.5±0.8)min vs (119.1±12.6) min、(14.5±2.97) 个 vs (22.4±6.6)个 vs (21.3±3.7)个、(3.2±6.0)分 vs (7.8±7.1) 分 vs (10.3±6.5) 分,P<0.05]。 结论近距离两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疼痛方面明显好于另外两种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65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胸腺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1月到2022年3月在北京医院胸外科进行胸腺或胸腺瘤切除的696例患者, 以65岁为界分成两组, 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病程、重症肌无力(MG)分期、溴吡斯的明用量、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手术方式、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及Clavien-dindo评分(CDC)、MG危象发生情况等指标,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纳入696例患者, 男364例, 女332例, 年龄15~86岁, 平均49.1岁。胸腺瘤患者为309例, MG患者为565例, 两者同时存在的为178例。老年组(≥65岁)124例, 非老年组(<65岁)572例。老年组胸腺瘤发生率更高(54.8%和42.1%, χ2=6.664, P=0.010);但是MG的发生率较低(67.7%和84.1%, χ2=17.827, P<0.001);老年组ASA评分高于年轻组(χ2=52.372, P=0.000), 术前通气功能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 FEV1/用力肺活量(FVC), 也明显低于非老年组(z=8.1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