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晨  姚永忠 《海南医学》2003,14(12):30-31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保留幽门间置空肠代胃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1987年至今,对60例胃癌患者临床应用保留幽门的间置空肠代胃术式,评估其疗效。结果 6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幽门舒缩功能及代胃的食糜搅拌、贮存功能良好,无返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症、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保留幽门的间置空肠双腔代胃术能明显地改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方法回顾分析1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前后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共55例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8.7%,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假性囊肿、消化道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肠瘘、胰性脑病、真菌感染等;术后死亡23例,死亡率16.2%,死亡原因为ARDS、MODS、脓毒性休克、消化道出血和胰性脑病等;感染、年龄>60岁、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是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 结论控制感染和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及方式对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多烯紫杉醇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多烯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THP)及5-FU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方法】86例乳腺癌患者以多烯紫杉醇75 mg/(m2.d)及THP 40 mg/(m2.d),d1及d21静脉滴注,氟尿嘧啶200 mg/(m2.d),d1~d21持续静脉滴注的方案行新辅助化疗。通过观察测量肿瘤大小变化、腋窝淋巴结变化及毒副反应来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80.2%,Ⅰ~Ⅱ期和Ⅲ期病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75.9%,差异无显著性。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中64.7%的患者淋巴结缩小或消失。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和脱发,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并完成整个疗程。【结论】多烯紫杉醇联合THP及5-FU应用于乳腺癌短程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满意、毒性反应小,对早期乳腺癌也有效。  相似文献   
4.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新辅助化疗对骨髓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8例,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用EMA、CK19单克隆抗体检测其骨髓微转移情况,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以骨髓微转移为指标,对比研究新辅助化疗的效果。结果 68例中,检出骨髓微转移21例,阳性率为30.9%。临床Ⅲ~Ⅳ期患者骨髓微转移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而病理类型、年龄、绝经与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与骨髓微转移未发现有明显相关性;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骨髓微转移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受新辅助化疗者。结论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即使是在临床早期,也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微转移,新辅助化疗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的微转移在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持续小剂量5-氟尿嘧啶(5-FU)静脉滴注联合应用环磷酰胺(CTX)及蒽环类药物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方法:11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A、B两组,以5-FU200mg/(m2·d)持续静脉滴注,联合应用CTX500mg/(m2·d)及吡柔比星40mg/(m2·d),第1天及第14天行新辅助化疗,A组58例化疗14d,B组60例化疗21d。观察毒副反应及测量肿瘤大小变化,评估两组病例的近期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B两组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6%和9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Ⅲ度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持续小剂量5-FU静脉滴注联合应用CTX及蒽环类药物行乳腺癌短程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满意、毒性反应小。化疗21d较14d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c-erbB-2、PCNA的表达及其与ER、PR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乳腺癌癌组织进行c-erbB-2、PCNA检测,并与传统ER、PR指标及临床病理特点作相关性分析。结果:63例乳癌中均见有PCNA表达(100%),c-erbB-2表达者36例(57.1%);ER阳性35例(55、6%).PR阳性30例(47.6%)。PCNA、c-erbB-2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绝经与否及病理的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淋巴结的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CNA的表达与ER、PR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c-erbB-2的表达与ER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在乳癌恶性程度的判断上,ER、PR的表达和PCNA、c-erbB-2的表达之问有明显的互补性,在使用传统指标判断乳癌预后和制订术后治疗方案的同时,进一步检测PCNA和c-erbB-2的表达,特别是PCNA的表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地孕酮(MA)和三苯氧胺(TAM)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或联合应用TAM、MA作用于MCF-7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和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TAM可抑制MCF-7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小剂量的MA对MCF-7细胞生长与凋亡无明显影响,G0/G1.期细胞增多;两者联合应用时,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加强,凋亡率上升.结论:TAM对MCF-7细胞具有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加用小剂量的MA后,其抑制生长和凋亡诱导作用加强,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时CVVH的疗效及其对影像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其对CT和MRI等影像学的影响。方法 对18例采用CVVH治疗的SAP患者的生命体征、氧合指标、血流动力学、CT或MRI影像、术中所见和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CVVH后,患者体温、脉搏下降,氧合指数(PaO2/FiO2)和肺泡-动脉氧差(AaDO2)得以改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但在渡过急性反应期后,其CT或MRI影像的变化对手术时机判断的参考价值下降。结论 CVVH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时可以显著缓解急性反应期的临床症状,但要结合临床感染征象评价影像学变化,从而正确掌握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9.
王雪晨 《江苏医药》1997,23(4):285-285
全胃切除术后的各种代胃术式繁多,但大都存在返流性食道炎、营养不良、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对术后的恢复和预后均带来一定影响。作者自1987年以来对30例胃贲门癌,胃小弯垂直部或胃体上部癌行胃癌根治术时,设计了保留幽门的间置空肠双腔代胃术,临床应用和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中男23例,女7例,年龄30~67岁,平均48.5岁。其中青门癌19例,胃体癌9例,胃小弯癌2例。病理类型为腺癌23例,粘液癌7例。手术方法:均予全麻。腹正中切口,隔下进行手术。先完成全胃、大小网膜、胰尾、脾脏切除,清扫幽门上下区和腹主动脉…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17岁,学生。因腹部肿块4个月伴腹胀、消瘦于2010年7月22日入住我院。患者于2010年3月无意发现上腹部有一包块,如拳头大小,质地不详,表面尚光滑,境界清楚,活动度好,无明显压痛,无其他不适。肿块逐渐长大,有时伴上腹部胀痛,体质量逐渐下降,但无其他不适。2010年6月9日在连云港第一医院就诊,CT提示腹盆腔囊实性大肿块。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