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鼻咽癌中国1992、2008分期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2010分期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评价它们在预测鼻咽癌放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5年间347例无远处转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每例患者分别用中国1992、2008和UICC2010分期标准进行T、N和临床分期.采用Kappa法分析3种分期标准间各期病例数分布的一致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别计算3种分期标准的5年总生存率、局部无复发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并用Logrank检验其差异.结果 中国2008分期和UICC 2010分期标准之间的临床分期、T和N分期的病例构成比例的一致性均优于它们各自与1992分期之间的比较,Kappa值分别为0.700、0.881和0.722.3种分期标准下各临床分期的总生存曲线比较只发现Ⅲ与Ⅳ期间的不同,其中2008分期和UICC2010分期标准下Ⅲ与Ⅳ期间的不同(χ2=4.48,P=0.034和χ2=8.88,P=0.003),而1992分期则相似(χ2=0.40,P=0.526).3种分期标准的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各T1与T2和T2与T3及T3与T4期间的比较均相似(χ2=1.85、0.53、0.50,P=0.174、0.467、0.479和χ2=1.25、2.10、1.99,P=0.264、0.148、0.159及χ2=0.77、0.60、0.87,P=0.381、0.441、0.350).在3种分期标准的各期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中,1992分期标准的N0与N1、N1与N2、N2与N3间均相似(χ2=3.71、3.11、2.01,P=0.054、0.078、0.156),2008分期标准的N1与N2、N2与N3间不同(χ2=10.49、5.06,P=0.001、0.024);UICC 2010分期标准中仅N1与N2间不同(χ2=7.73,P=0.005).结论 中国2008分期和UICC2010分期标准对鼻咽癌放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相近,且均优于1992分期.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greement among Chinese 1992, 2008 and UICC 2010 staging system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and evaluate their predictive value of radiotherapeutic prognosis.Methods 347 NPC patients without distant metasta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00 to 200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Every patient was categorized into T, N, and clinical stage by Chinese 1992, 2008 and UICC 2010 staging systems, respectively.Kappa valu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agreement among three systems.Kaplan-Meier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local-free survival (LFS) and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DMF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bgroup was tested by Logrank.Results The agreement of clinical stage, T and N stage between Chinese 2008 and UICC 2010 staging system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m compared to 1992 staging system, Kappa value were 0.700、0.881 and 0.722.The agreement of T stage was better than N and clinical stage among these three staging system.The difference of OS between stageⅢ and stage Ⅳ was significant in Chinese 2008 and UICC 2010 staging system (χ2=4.48,P=0.034;χ2=8.88,P=0.003), and with no different in 1992 staging system (χ2=0.40,P=0.526).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LFS between T1 and T2,T2 and T3,T3 and T4 in all staging systems (χ2=1.85,0.53,0.50,P=0.174,0.467,0.479;χ2=1.25,2.10,1.99,P=0.264,0.148,0.159;χ2=0.77,0.60,0.87, P=0.381,0.441,0.350).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in 1992 staging system, whil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DMFS between N1 and N2, N2 and N3 in 2008 stage system, N1 and N2 in UICC 2010 stage system.Conclusion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Chinese 2008 and UICC 2010 staging system for prognosis were similar, and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1992 staging system in NPC.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替莫唑胺不同的时效、应用剂量在成人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进行术后放疗同步替莫哇胺(TMZ)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56例18周岁以上恶性胶质瘤患者,均经手术肉眼全切或部分切除肿瘤,Karnofsky评分60分以上,随机分为实验A组(TMZ小剂量组)和对照B组(TMZ标准剂量组)各28例。A组放疗剂量20Gy后口服替莫唑胺75mg/m2,连续服用5天,28天为1个周期,放疗结束后给予4周期化疗;B组放疗同步给予替莫唑胺75mg/m2直至放疗结束,结束后14天按150mg/m2连用5天,28天为1个周期,给予4周期化疗。观察A组和B组骨髓抑制、消化道、急性脑损伤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时间和1、2年总生存率。结果 A组Ⅰ~Ⅱ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高(P<0.05),Ⅲ度血液毒性反应较B组低(P<0.05),A组Ⅰ~Ⅱ度不良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B组低(P<0.05)。A组中位生存期13.9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4.3%和0.0%,不差于B组的14.2个月及71.4%和3.6%(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替莫唑胺可降低同步放化疗过程中的血液毒性及胃肠道毒性反应,治疗有效率、患者生存期、疾病无进展时间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标准剂量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3.
1999~2004年,笔者采用复位后克氏针内固定并喙肩韧带转移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1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1~56岁。新鲜脱位19例,陈旧脱位2例。主诉:疼痛。严重功能障碍,出现琴键样体征。X线片示:锁骨远端完全移位。按A llm an分类[1]均为Ⅲ型。致伤原因:工伤3例,摔伤3例,交通事故伤15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 h~21 d。1.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患者仰卧位,采用肩峰与锁骨远段前缘切口,沿肩峰和锁骨附着缘切开并翻转三角肌和斜方肌,从肩峰前方分离三角肌并牵开,显露喙肩韧带,骨刀从肩峰上带一小骨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近年来严重毁损伤修复的经验,采用带血管的髂骨移植再造掌腕骨及复合组织移植修复严重手腕掌毁损伤。方法 通过吻合血管保留残指,再造腕掌骨及复合组织修复使残指原位再植。结果 本组5例残指及复合组织全部成活,“再造手”外观良好,痛触觉恢复,能完成抓握及部分对掌功能。结论 对腕掌部毁损伤通过再造掌骨不但改善外观,功能恢复亦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中急性放射性食管炎(ARE)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放疗科接受放疗的NSCLC患者61例,收集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及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物理参数.ARE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标准,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物理参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全组ARE发生率为75.4%,其中1级27例,2级17例,3级2例,无4级发生.≥2级ARE发生率为31.1%.同期化疗与≥2级ARE的发生密切相关(χ2=5.636,P=0.018).食管最大剂量、平均剂量、LETT40、LETT45、LETT50、LETT55、LETT60、V40、V45、V50、V55、V60与≥2级ARE的发生具有相关性(r=0.201~0.451,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同期化疗和食管V55是≥2级ARE的独立影响因素(χ2=4.201、6.566,P=0.040、0.011).结论 同期化疗明显增加了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食管最大剂量、平均剂量、LETT40~60、V40~60可用来预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其中V55是最有价值的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93例广泛期SCLC放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对影响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93例广泛期SCLC患者,患者均采用放化综合治疗。对比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主要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期、PS评分、转移部位、胸部放疗情况、化疗周期、预防性脑放疗情况,观察中位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结果:93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39.8%,2年生存率11.8%,3年生存率2.18%,中位生存期11.5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胸部放疗、预防性脑放疗、化疗周期数、脑转移对患者的生存期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预防性脑放疗、化疗周期数是预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因素。结论: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PS评分<2、化疗周期数≥4、预防性脑放疗均提示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疗前肺功能参数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81例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放疗前基础肺功能测定,并记录剂量体积参数,观察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对患者临床资料、肺功能参数、剂量体积参数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肺功能参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价值.结果 全组患者中17例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占21.0%(17/81),其中2级15例,3级2例,无4、5级放射性肺炎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前肺功能指标FEV1.0、FEV1.0/FVC、DLCO及放疗计划指标PTV体积、双肺MLD、V5、V20、V30,均影响患者≥2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P<0.05).≥2级放射性肺炎组患者肺功能参数FEV1.0、FEV1.0/FVC、DLCO指标值均低于0、1级放射性肺炎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EV1.0、FEV1.0/FVC、DLCO等相关肺功能指标值并非≥2级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仅双侧肺脏MLD、V5、V20及V30为患者≥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基础肺功能参数FEV1.0、FEV1.0/FVC、DLCO在≥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预测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肺功能受损是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但并非影响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的不同分割模式对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探索最佳剂量分割模式。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老年食管鳞癌病人102例,按照分割模式分为3组,A组:单次放疗剂量为2.0 Gy,共25~30次,总剂量为50~60 Gy,生物等效剂量(BED)60~72 Gy; B组:单次放疗剂量为2.2 Gy,共23~27次,总剂量为50.6~59.4 Gy, BED:61.7~72.5 Gy; C组:单次放疗剂量为2.5 Gy,共19~23次,总剂量为47.5~57.5 Gy, BED:59.4~71.9 Gy。比较3组间调强放疗的不良反应、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8%(24/29)、91.7%(44/48)、96.0%(24/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1~3年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年的生存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意义(17.2%vs 31.3%vs 16.0%,P=0.049)。结论 调强放疗中低分割(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