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喉癌 ( CA)和不典型增生 ( DS)的核仁结构和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Ag NORs染色和 P5 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1 9例 CA和 3 4例 DS核仁的生物学改变。结果 :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其颗粒计数 ( GC)和颗粒面积 ( GS)及 P5 3蛋白表达率也增高。结论 :Ag NORs对鉴别肿瘤的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Ag NORs染色和 P5 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做为早期定性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 P53蛋白表达在癌前病变早期定性诊断的价值和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 P53单克隆抗体 ( DO- 1 )对 1 9例喉癌鳞状细胞癌、34例喉粘膜不典型增生上皮和 1 7例声带息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显示 P53蛋白阳性物质位于癌细胞核内和转化的细胞核内。在 1 9例喉癌中 P53蛋白表达阳性者 1 4例 ,表达率为 73.68%;在 34例不典型增生上皮中有2 0例 P53蛋白表达阳性 ,表达率为 58.82 %,在 1 7例声带息肉中未见有 P53蛋白的表达。结论 :P53蛋白免疫组化可以做为临床上癌前病变早期定性诊断和喉癌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喉癌,不典型增生的AgNORs形态计量分析和P53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喉癌(CA)和不典型增生(DS)的核仁结构和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gNORs染色和P5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9例CA和34例DS核仁的生物学改变。结果: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其颗粒计数(GC)和颗粒面积(GS)及P53蛋白表达率也增高。结论:AgNORs对鉴别肿瘤的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AgNORs染色和P5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做为早期定性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定性诊断和早期喉癌诊断的方法。方法:应用p53基因PCR-SSCP分析、P53蛋白和Ⅳ型胶原纤维蛋白免疫组化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测细胞周期)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染色对34例不典型增生上皮(DS)、19例喉癌和17例声带息肉的石蜡包埋组织进行研究。结果:在34例DS中有11例上述指标均为阳性,其中有7例与病理诊断为癌相符合,有4例是诊断为良性;有5例上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侵袭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ANKL)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表现与诊治要点.方法 报道1例以HPS起病的ANKL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青年男性,以发热伴脾大为首发表现.首先诊断为HPS,进一步通过切脾确诊为ANKL.最初治疗有效,但很快病情急转加重死亡,生存仅1.5个月.结论 ANKL经脾脏切除确诊少见,合并HPS罕见,临床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6.
杨艳颖  王银萍  洪凌 《重庆医学》2008,37(5):547-548
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除理疗、药物治疗外,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临床上亦比较常用.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并植入钛合金钢板可有效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维持颈椎的稳定性,是恢复颈椎功能的有效手段[1].但因术后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较多,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并指导进行康复锻炼,对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以反酸和烧心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经口内镜下食管-胃底套扎术疗效。方法:对以反酸和烧心症状为主的20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经经验性PPI治疗有效、24h食管pH监测、胃镜检查后,行经口食管-胃底套扎术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经口食管-胃底套扎术后14例(70%)48h内即见症状明显缓解,尤其以烧心症状为主者。随访12个月,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13例(65%)3~6个月逐渐停药,6例(30%)药物维持,药量明显减少,症状明显减轻,1例(5%)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食管-胃底套扎术治疗对以反酸、烧心症状为主的GERD,大部分患者症状可迅速缓解,不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并维持症状减轻或消失。此操作方法经济、简单、微创、安全、见效快。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与重症肌无力(MG)在症状、病理、免疫及组织学方面相似。EAMG 动物模型主要通过主动或被动免疫实验动物,制备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组织学、电生理学等相似的动物模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但目前 EAMG 模型仍不完善,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