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CCA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近期克隆的新基因HCCA1与肝癌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Northern杂交分析HCCA1 mRNA在肝癌中的表达,应用制备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合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5例HCC患者在其癌组织中HCCA1 mRNA表达的检出率为90.8%(59/65),其中91.5%(54/59)患者HCCA1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有13.8%(9/65)患者在癌旁组织中检测到较弱的HCCA1 mRNA的表达,86.2%(56/65)患者在癌旁组织中未检测到HCCA1 mRNA的,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HCCA1 mRNA在Ⅲ-Ⅳ级肝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肝癌,有门脉癌栓形成者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癌栓形成者。免疫组织化学在蛋白水平上证实HCCA1在肝癌中的高表达。结论 HCCA1是一个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可能在肝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大肠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1.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转移潜能的大肠癌细胞系内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说明PTEN蛋白的表达对大肠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2.用脂质体作载体,将PTEN基因转染大肠癌细胞株LOVO后,采用计数细胞悬液加到粘附底物后20 min和120 min的细胞贴壁数用以测定细胞粘附能力,采用Costar的浸润小室检测PTEN基因转染前后细胞的浸润能力.结果1.转移潜能高的LOVO细胞PTEN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转移潜能较低的HT-29,LS-174T,2.未转染细胞(LOVO)、转染pcDNA3.0-PTEN的细胞(LOVO/pcD-NA3.0-PTEN)在特异性粘附底物(Laminin)上20 min时贴壁率分别为18.6%±1.4%和13.9%±0.48%(P<0.05),120min时贴壁率分别为71.2%±2.5%和56.0%±1.6%(P<0.05),3.采用Costar的浸润小室对LOVO、LOVO/pcDNA3.0-PTEN细胞的浸润能力分析结果显示细胞悬液静置培养6 h后,对照细胞LOVO浸润穿透多聚碳膜的细胞数为11.7±1.74个,LOVO/pcDNA3.0-PTEN细胞穿透多聚碳膜的细胞数为7.5±1.58个(P<0.05).结论在肿瘤细胞内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转移侵袭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大鼠肝脏大部分切除术后蛋白表达情况,筛选肝脏切除后肝再生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大鼠随机分为肝大部切除组(n=35)和假手术对照组(n=5).肝大部切除组大鼠无菌条件下切除肝左外叶、左中叶和中叶共约70%肝脏;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腹,不行肝大部切除.肝大部切除术后不同时间点(2、12、24、36、48、72、168 h)各处死5只大鼠,取右叶肝组织,提取大鼠肝脏总蛋白,以假手术组为对照,进行二维电泳和质谱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其中差异显著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鉴定.结果:电泳图谱显示肝脏70%切除术后2 h差异表达蛋白点开始增多,36 h达到高峰;共筛选出78个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技术鉴定出其中35个有意义的蛋白点.35个差异蛋白根据动态变化趋势可分为5类:3类丰度上调蛋白和2类丰度下调蛋白(各自间上调或下调时间和幅度均有所差异);这些蛋白主要涉及以下代谢途径:氧化应激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脂类代谢蛋白、能量代谢的酶类、信号转导、神经递质降解等,部分蛋白功能未知.Western印迹鉴定证实其中的prohibitin蛋白在肝大部切除术后2 h开始上调,36 h达高峰,48 h后趋于正常水平.结论:多种信号和代谢途径参与肝脏大部切除后的肝脏再生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麦粒灸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大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探究麦粒灸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麦粒灸组,共3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用丙硫氧嘧啶灌胃的方法进行甲减疾病造模。麦粒灸组采用麦粒柱于大椎、脾俞(双)、肾俞(双)、命门施灸,持续4周。治疗结束后,取脾脏,后分离胸腺和甲状腺,取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干扰素(interferon γ,I IFN-γ)、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并运用免疫组化染色酶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约20%的肾癌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已经发生肿瘤的进展转移,而且近30%的局限性肾癌患者在肿瘤切除后会发生复发转移.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舒尼替尼(Sunitinib,Sutent(R))被作为进展性肾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10%~20%的进展性肾癌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就对舒尼替尼先天耐药,其余的患者往往在接受舒尼替尼治疗6至15个月后出现耐药和疾病进展,这些现状使得舒尼替尼并不能有效延长肾癌患者的生存期.许多研究提出信号转导旁路的活化可能是肾癌舒尼替尼耐药的潜在原因,然而其生物学机制尚待阐明.另一方面,目前尚缺乏预测舒尼替尼治疗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因此,探索肾癌舒尼替尼耐药的生物学机制以及寻找预测舒尼替尼治疗疗效的生物学标志物十分迫切.LncRNA可多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与miRNA、mRNA或蛋白质结合发挥转录后水平的调控.LncRNA参与调节肿瘤的多种生物学特性,包括增殖、凋亡、转移、代谢等,然而IncRNA在肿瘤耐药尤其是舒尼替尼耐药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王林辉教授团队探讨IncRNA在肾癌舒尼替尼耐药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舒尼替尼抵抗的肾癌患者提供新的联合治疗靶点,并寻找可预测肾癌患者对舒尼替尼治疗反应性的组织学和血清学标志物,为肾癌的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该成果发表于Cancer Cell杂志[2016,29(5):653-66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剂量沐舒坦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0例肺癌合并COPD行肺叶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20)持续静脉泵入大剂量沐舒坦(900 mg/d,连续7 d);对照组(n=20)持续静脉泵入常规剂量沐舒坦(90 mg/d,连续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和发生肺不张、肺炎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 d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发生率及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肺癌合并COPD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应用大剂量沐舒坦能改善氧合,有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降低肺不张、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肺间质纤维化是各种病因不同的肺间质疾病的共同结局,其共同特征是成纤维细胞为主的大量间质细胞增生及基质胶原进行性积聚,并逐渐取代正常肺组织结构,严重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呼吸衰竭.有关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凝血系统的异常变化可能参与了间质性肺疾病的肺纤维化过程.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导引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治疗肺感染合并脓毒症休克的疗效。方法对重症医学科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47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选标准参照2001年国际脓毒症会议。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C T 导引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组(A组)和对照组(B组),二组均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 ),CT 导引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组给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连续做3d ,1次/d ,而对照组不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开始试验时、治疗后3d、7d的APACHEⅡ评分、肺感染评分、白细胞计数,乳酸降至2mmol/L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 A、B二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治疗时APACHEⅡ评分、肺感染评分以及开始治疗时二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和7d时 A组 APACHEⅡ评分、肺感染评分、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B组(P<0.05);A组乳酸降至2mmol/L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CT 导引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操作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结论CT导引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伴或不伴低氧血症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以期为慢阻肺患者筛查预测早期认知功能损伤的血清学指标,同时探讨低氧血症在认知障碍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62例慢阻肺患者,依据血气分析将其分为慢阻肺缺氧组(25例)和慢阻肺无缺氧组(37例),同期3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慢阻肺患者及对照人群血清MCP-1、SAA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CP-1、SAA的m RNA表达水平,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测定。分析三组人群在血清MCP-1、SAA水平及外周血MCP-1 m RNA、SAA m RNA水平表达有无差异及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结果血清MCP-1、SAA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MCP-1 m RNA、SAA m RNA水平表达水平趋势一致,慢阻肺患者血清MCP-1、SAA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MCP-1 m RNA、SAA m RN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阻肺缺氧组和慢阻肺无缺氧组Mo CA评分总分较对照组低,其中缺氧组Mo CA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SAA、MCP-1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MCP-1 m RNA、SAA m RNA水平与Mo CA总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血清SAA、MCP-1水平及外周血单核细胞MCP-1 m RNA、SAA m RNA水平高低与患者认知障碍程度呈正相关,低氧血症可能是慢阻肺患者发生认知功能受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用信必可(福莫特罗/布地奈德粉吸入剂)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进行治疗的6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信必可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为常规组患者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进行治疗,为信必可组患者使用信必可联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信必可组患者COPD的症状(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COPD症状的改善程度,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信必可组患者SGRQ-C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信必可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