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病理学系教师们结合假肢矫形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 《 人体与运动系统病理学》 的线上教学.通过精心准备前期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和教学路径,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求获得学生们好的教学反馈.在特殊时期下坚持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并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模式也从"以...  相似文献   
2.
HER2和抗HER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为近年来乳腺癌研究热点。HER2被认为是新的判断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抗HER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对晚期、复发性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干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8月以外周血IgG检测及临床症状明确诊断为SAR的患者40例,在春季或秋季发病前给予8周的印堂、迎香、四白、风池及配伍合谷等俞穴针刺治疗。随访3年,观察该疗法对患者发病时鼻部症状(TNSS)及其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过3年的随访,发现发病时令未发病率达16.7%;发病者其发病症状较以前相比改善率达73.3%;鼻堵、鼻痒、喷嚏、流涕、精神状态、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前1年发病时明显改善(P0.05)。结论发病早期进行针刺治疗可减轻SAR患者发病时的症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病理学科研指导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高级医学人才,是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界的一项重要课题。对于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而言,不仅要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更应当注重对其科研素质的培养。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通过:为学生安排导师、合理制定培养计划、撰写综述、定期参加科研讨论、实际参与课题研究等手段来培养七年制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是切实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雌孕激素受体在异位妊娠输卵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在人输卵管中的表达及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 选择妊娠输卵管组150例,正常输卵管组24例,正常宫内早孕组62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妊娠输卵管黏膜组织的ER、PR水平.同时对正常输卵管黏膜组织及正常宫内早孕组子宫蜕膜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ER和PR阳性表达在正常宫内早孕组最高,在输卵管妊娠组中较高,在正常输卵管组中最低,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及PR在妊娠输卵管黏膜组织中含量较低,导致输卵管上皮发育及肌层蠕动功能与生殖活动不相适应,可能是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治疗干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针灸科就诊的15岁以上秋季发病的SAR患者,以外周血的Ig G检测及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在立夏随机分组早期空白组21例、早期针刺干预组20例、早期中药干预组21例、早期联合干预组22例,其中有9名患者中途退出临床治疗。所有病例均给予健康教育,针刺组针刺"新吾穴",每周1次,连续治疗6次;中药组口服酸枣仁汤加味,联合组以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比较观察SAR患者前一年与本年经过治疗后的立秋发病时期第一周的鼻部症状评分、日常生活质量影响。结果本年各干预组与空白组相比,SAR的发病症状均有效改善;干预后立秋发病时期第一周7例(12. 7%)未发病,且症状均有所减轻;空白组有效率10. 0%,针刺组为70. 6%,中药组为84. 2%,联合组为89. 5%。结论在立夏进行针灸、中药及健康早期联合干预能更有效地干预立秋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SD大鼠在骨折合并脑外伤以及在单纯骨折时,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VEGF和PDGF在大鼠骨折合并脑外伤后的加速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难治性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4只大鼠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脑外伤组)、C组(骨折组)和D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其中A组12只,B组56只、C、D组各68只。建立大鼠脑外伤和骨折模型。术后分别于1 d、4 d、1周、2周、3周、4周和5周将B组、C组及D组大鼠各处死8只,在距离骨折断端大约1 cm处截取骨痂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4周、5周时C组和D组处死的大鼠需进行X线摄片。C组和D组大鼠于术后6周各处死12只,进行X线摄片,并取整根桡骨进行生物力学实验,A组大鼠于实验开始后1周处死,并取整根桡骨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1)X线观察:C组:4周和5周时,骨折线较清晰,有少量骨痂形成。6周时,骨折线模糊,仍隐约可见。D组:4周时,骨折线较清晰,5周时,骨折线模糊,6周时骨折线消失,骨折基本愈合。2)生物力学实验:6周时,D组桡骨可承受的最大负荷与A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DGF:C组PDGF表达从1 d开始出现,2周左右达到高峰;D组PDGF表达从1 d开始出现,1周时接近高峰,2周达到高峰。在1 d、4 d、1周时,D组PDGF表达较C组显著增高(P<0.01)。C组VEGF表达从1周开始出现,持续到3周左右达高峰;D组VEGF表达4 d开始出现,2周达高峰,并持续到3周左右。在4 d、1周和2周时,D组VEGF表达较C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根据X线观察结果及生物力学实验结果,D组大鼠骨折愈合速度快于C组。2)单纯骨折后2周左右为PDGF的表达高峰,脑外伤合并骨折后1~2周为PDGF的表达高峰。单纯骨折后3周左右为VEGF表达的高峰期,脑外伤合并骨折后2~3周为VEGF表达的高峰期。其表达高峰提前且持续时间较长。3)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速,这可能与大鼠体内生长因子,特别是VEGF和PDGF表达高峰提前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关。  相似文献   
8.
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系长年进行基础-临床融合模式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文章介绍了该模式在病理学系的形成及发展,探讨了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总结了基础与临床团队在医教研的多方面合作的成果,最后展望了基础-临床融合模式进一步深化的两种形式,包括基础-临床联席及基础-临床贯通两种模式,以期能够充分发挥病理学桥梁学科的作用,全面提高病理学的教学质量,为临床输送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组织、细胞、蛋白水平,观察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特征,分析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CD68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在肝脏中的表达分布特点,以探讨重症死亡病例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北京甲型H1N1流感重症死亡系统解剖病例2例,床旁肝脏穿刺标本6例,通过常规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变化特征。结果肝脏存在不同程度充血及带状坏死,妊娠女性肝细胞伴有微泡型脂肪变。病毒抗原HA及NP在肝坏死区巨噬细胞中有少量表达;CD68主要表达在肝窦库普弗细胞及坏死区巨噬细胞;TGF-β_1主要表达在巨噬细胞,坏死区明显增多。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病理变化不仅局限于呼吸道,肝脏同样受累,其机制可能与CD68和TGF-β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0.
葛属植物中3种异黄酮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测定 7种葛属植物根中异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2(15 0mm× 4 6mm ,5 μm) ;检测波长 2 5 0nm ;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 (10 5 7± 4 6 ) % ,(10 5 4± 6 9) % ,(10 4 5± 9 2 ) %。结果 :葛属植物中 3种异黄酮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野葛、粉葛和峨嵋葛中含有的葛根素和大豆苷比其它几种葛属植物高 ,野葛中葛根素的含量最高 ;从液相色谱图中观察到不同产地野葛的图谱与其它种的葛属植物有明显区别。结论 :异黄酮成分可作为评价葛属植物质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