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全部肺癌患者的80%~85%。针对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阳性人群靶向药物的研发显著提高了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期。近些年研究者们发现了NSCLC中除EGFR及ALK外越来越多的非常见基因突变,如c-ros...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医疗流程标准化可提高治疗规范程度、控制合并症和住院时间,但国家制定的临床路径需根据各中心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方法 本研究分析单一手术组进行肺切除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信息,通过对比术后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手术胸腔镜占比等多个因素,从结构性指标、过程性指标、结果性指标三个方面进行了手术质量持续改进的总结和探索,寻找适合本手术组实际情况的理想术后住院时间及质量评估指标.结果 2016年的术后平均住院日较2013年明显缩短[(4.08±1.80)d vs(6.13±3.60)d,P<0.001],全胸腔镜手术占比(17%→48%→68%→73%)及单操作孔胸腔镜占比(0%→2%→52%→66%)四年来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外科单元进行自我质量监控和改进,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平均住院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充分了解右肺上叶肺动脉分支类型,帮助手术中安全处理右肺上叶肺动脉各分支。方法自2009年11月25日至2013年1月22日,共纳入194例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或右肺上叶袖状切除术或包括右肺上叶在内的联合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其中男128例,中位年龄59(37~86)岁;女66例,中位年龄60(42~77)岁。全组患者均行解剖式肺叶切除术,在充分游离右肺上叶肺动脉分支后,切断右肺上叶肺动脉分支,确定肺动脉分支数目及发出部位。部分患者用在肺动脉分支结扎或切断后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其分布方式。结果本组患者右肺上叶动脉分支类型共为10型。类型1:1支尖前支,1支回升支,共96例,占49.5%;类型2:1支尖前支,2支回升支,共48例,占24.7%;类型3:2支尖前支,1支回升支,共28例,占14.4%;类型4:2支尖前支,2支回升支,共9例,占4.6%;类型5:1支尖前支,共6例,占3.1%;类型6:1支尖前支,3支回升支,共3例,占1.5%;类型7:4支尖前支,1支回升支,共1例,占0.5%;类型8:3支尖前支,1支回升支,共1例,占0.5%;类型9:2支尖前支,共1例,占0.5%;类型10:3支尖前支,2支回升支,共1例,占0.5%。结论右肺上叶肺动脉分支分布有一定规律,遵循该规律寻找肺动脉分支将提高手术安全,手术中需注意少数肺动脉分支变异情况,避免损伤肺动脉分支造成术中大出血。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于可手术切除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采用手术联合化疗、放疗等多学科治疗模式.最新研究表明,与术后辅助治疗一样,新辅助治疗(化疗或放化疗)可显著改善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且在治疗依从性及耐受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局部进展期病变,特别是临床Ⅲa/N2期患者,基本治疗模式为术前2-4周期化疗,新辅助治疗后并不增加手术相关的死亡及并发症风险,但是在决定手术时机、入路及切除范围等方面仍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