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形态计量学在临床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测试手段的改进 ,形态计量学得到了深化和发展 ,它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研究工作 ,其中包括对非肿瘤病变与肿瘤病变、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对肿瘤恶性程度的分级、检查癌前病变及判断肿瘤的愈后及疗效等 ,其所研究的水平由组织、细胞水平向亚细胞和分子水平深入。近年来 ,有许多资料报道了用形态计量学和体视学的方法 ,研究大肠、胃、肝、肾、膀胱、子宫、甲状腺等器官的肿瘤 ,以找出反映病变特征的定量指标 ,来定量揭示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和机能间的关系。形态计量学具有客观性强 ,重复性好 ,能精确地以定量方式表达存在于组织中的各种信息等优点 ,因此对临床病理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砷引起皮肤癌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砷致皮肤癌组织细胞学的变化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1)对砷致皮肤癌组织行为常规的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细胞的变化。(2)用透射电镜观察砷致皮肤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基底细胞癌细胞团境界清楚;鳞状细胞癌细胞形态、大小不一。电镜观察所见,砷致皮肤癌细胞核内的染色质迦聚,线粒体的嵴变得稀疏,有的缺失,甚至空泡化。细胞连接的桥粒增大,棘细胞内的黑色素颗粒明显增多,出现了黑色素小体。结论:砷致皮肤癌在棘细胞内有许多黑素颗粒。  相似文献   
3.
砷致皮肤癌的核形态变化及其AgNOR颗粒形态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砷致皮肤癌的核形态变化及其AgNor颗粒的形态定量分析。方法 :利用自动图像分析技术分别对 18例砷致皮肤癌、8例非砷致皮肤癌、9例皮内痣组织细胞的核浆面积比 (核浆比 )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NOR)的形态计量学参数 (灰度、形状因子、最小直径、最大直径、周长、面积、颗粒数 )进行自动测定。结果 :皮肤癌 (砷致、非砷致 )与皮内痣的核浆比、AgNOR的各参数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砷致皮肤癌与非砷致皮肤癌之间的核浆比、AgNOR的各参数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核浆比、AgNOR的形态计量学参数 (特别是平均颗粒数与平均面积 )可为鉴别良、恶性肿瘤提供一种有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砷致皮肤癌、非砷致皮肤癌及皮内痣在细胞核浆面积比(核浆比)及细胞核形态计量参数间的区别,为研究砷致皮肤癌提供形态学方面的参考指标,为鉴别皮肤良恶性肿瘤提供指标。方法:对砷致皮肤癌、非砷致皮肤癌和皮内痣3种组织的每例石蜡块分别行常规HE染色,用MIAS-300图像分析仪对细胞进行核浆比及细胞核的形态计量学参数(灰度、形状因子、最小直径、最大直径、周长、面积、颗粒数)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核浆比、细胞核形态计量参数(灰度、形状因子、最小直径、周长、面积)在皮肤癌(砷致、非砷致)和皮内痣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砷致与非砷致皮肤癌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核浆比、细胞核形态计量参数是鉴别皮肤良恶性肿瘤较理想的形态学指标,但尚不能用于砷致皮肤癌与非砷致皮肤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致癌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砷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并且通过工业过程和农业用途而释放入环境中 ,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砷及其化合物是剧毒物质 ,长期摄入过量砷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引起人的急慢性中毒 ,还可以导致人的体细胞突变 (如淋巴细胞 ,染色体畸变 )及致癌等。大量的流行病资料和临床观察结果证明 ,慢性砷中毒可引起人的皮肤癌和肺癌。关于其致癌机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 ,本文就砷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以及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综述。1 砷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1.1 对动物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由于砷在自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