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科创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6月—2015年5月某院骨科病房创伤患者发生HAP的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骨科创伤患者2 578例,发生HAP92例,HAP发病率3.57%。92例H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07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2株,占20.56%)、大肠埃希菌(14株,占13.08%)、鲍曼不动杆菌(13株,占12.15%)等。住院日数≥15 d、吸烟史≥3年、卧床≥7 d、伴有基础疾病、合并症、留置导尿管≥7 d、采用手术治疗、采用机械通气、入住ICU、开放性损伤、血糖≥11 mmol/L、血浆清蛋白30 g/L、血红蛋白浓度90 g/L和糖皮质激素使用≥4 d等14个因素均是骨科创伤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卧床、手术治疗、机械通气、使用糖皮质激素和贫血6个因素为骨科创伤患者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科创伤患者HAP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以手术治疗、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使用、长期吸烟、卧床和贫血等6个因素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创面感染合理用药及减少耐药菌产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院2011年6月—2014年4月患者创面感染标本中检出的病原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面标本中共检出965株病原菌,感染部位以四肢为主(50.47%);科室分布以骨外科为主(44.97%);感染诊断以创伤及切口感染较多,分别占47.98%、36.48%。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7.20%,革兰阴性菌占59.59%,真菌占3.21%。主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高度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度较高外,对大多数常用的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创面感染患者主要来源于骨科,以创伤与手术切口感染为主,且常见革兰阳性及阴性菌的耐药率均较高。外科医生尤其是骨科医生应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以降低感染率和减少耐药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对比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了80例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给予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可旋转稳定型假体治疗,通过观察2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伸屈度、术前术后KPS评分及随访期间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比较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90.2%,对照组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84.6%,2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膝关节屈伸度方面,2组伸直度均为0.;屈曲度方面,观察组屈曲度较大(P<0.05).术前2组KP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2组患者KPS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KPS分值更高(P<0.05).随访期间,2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方面,共发生2例并发症.结论 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对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可旋转稳定型假体屈伸范围较大,安装后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易出现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危险度胃底间质瘤(GIST)CT征象,分析MSCT对其定位、危险度分级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经病理学证实的60例胃底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三个等级,观察比较不同危险度患者CT征象及CT值。结果病理危险度分级: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分别为30例、17例、13例。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GIST患者在肿瘤最大径、密度、形态、肿瘤血管显示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危险度GI ST患者在发病部位、生长方式、强化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危险度GIST患者平扫、三期强化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危险度胃底间质瘤CT征象存在典型差异,从肿瘤最大径、密度、形态、肿瘤血管显示上有助于GIST危险度分级,为其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5例成骨不全(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 OI )患者Ⅰ型胶原基因( COL 1 A 1/COL 1 A 2)的突变。方法收集中国贵州5例成骨不全患者的外周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 DNA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 DNA 直接测序法对标本进行Ⅰ型胶原基因突变位点检测,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所有患者 COL1 A1/COL1 A2基因均存在多个突变位点,仅1例患者为外显子突变外,其余均为内含子突变。结论Ⅰ型胶原基因( COL 1 A 1/COL 1 A 2)基因内含子突变也极有可能是中国人群成骨不全致病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提供了Ⅰ型胶原基因的突变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换药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创面的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 对照组用传统换药方法治疗,分泌物多时,每日换药2次,4~7d后,改为每日或隔日1次;观察组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均P<0.01),疗效两组置信区间95%无重叠,故α=0.05水准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等级由“好”到“差”排列,R观察组<R对照组,故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创面疗效好于传统换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胫骨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52例,分别采取石膏固定9例、钢板螺丝钉固定14例带锁髓内钉固定10例、外固定架固定19例。结果: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4个月。外固定支架组无感染、胫骨外露、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结论:胫骨软组织覆盖少,血供差,开放性骨折易发生感染、胫骨外露、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外固定支架是Gustilo Ⅱ型和Ⅲ型骨折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DFUs)治愈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观察2011年4月至2016年1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并治愈出院的165例老年DFUs患者2年,根据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并对可能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随访2年,患者复发率为30.91%(51/165)。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足病程(≥60 d)、吸烟、缺血型糖尿病足、Wagner分级(Ⅲ、Ⅳ)、多重耐药菌感染、清创不彻底、踝肱指数(0.9)、血糖(≥11.1 mmol/L)、血浆黏度(≥1.5 m Pa·s)、血清白蛋白(30 g/L)、糖化血红蛋白(≥8%)与DFUs治愈后复发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2.836,95%CI 1.050~7.661;P=0.040]、缺血型糖尿病足[OR=9.796,95%CI2.794~34.351;P=0.000]、Wagner分级(Ⅲ、Ⅳ)[OR=4.426,95%CI 1.665~11.760;P=0.003]、多重耐药菌感染[OR=2.756,95%CI 1.011~7.515;P=0.048]、≥8%糖化血红蛋白[OR=6.366,95%CI 2.362~17.157;P=0.000]及≥1.5 m Pa·s的血浆黏度[OR=3.699,95%CI 1.332~10.269;P=0.012]是DFUs治愈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患者全身与局部进行全面分级分类评估、早期诊断、早期彻底清创引流换药、有效控制血糖、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抗凝治疗,以及有效纠正局部缺血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DFUs治愈后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