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行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环周清扫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一区169例行腹腔镜下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资料,其中92例仅清扫脾门前方淋巴结(对照组),另77例行脾门环周清扫,即在常规清扫脾门前方淋巴结的同时加做脾门后方的淋巴结清扫(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具可比性。两组在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阳性淋巴结数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脾门淋巴结清扫时间显明显延长,但淋巴结清扫总数、收获脾门淋巴结阳性患者例数、脾门淋巴结清扫数目均增加(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行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环周清扫术安全可行,同时能够避免脾门阳性淋巴结的遗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2月,施行361例胃癌D2根治术,2组医生分别手术,腹腔镜组166例,开腹组195例。对2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及病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41±55)min]、淋巴结清扫数[(29.8±6.5)个]与开腹组[(237±53)min、(30.5±7.0)个]差异无显著性(t=0.702、-0.978,P=0.438、0.329),而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115±59)ml vs.(259±121)ml,t=-13.981,P=0.000],术中输血例数少(7例 vs.19例,=4.098,P=0.043),术后排气时间早[(3.6±0.9)dV8.(5.1±1.5)d,t=-11.271,P=0.000],首次进流质时间早[(6.1±1.3)dVS.(8.1±1.4)d,t=-13.977,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11.9±2.5)d VS.(14.3±3.2)d,t=-7.838,P=0.000]。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12.7%(21/166)VS.24.6%(48/195),X^2=8.303,P=0.004],其中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3.0%(5/166)vs.8.7%(17/195),X^2=5.101,P=0.024]。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具有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在淋巴结清扫及近期预后方面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DNA结合抑制蛋白-3(inhibitors of DNA binding 3,ID-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9例食管鳞癌组织、40例切缘正常组织进行ID-3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D-3的表达,并分析ID-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ID-3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切缘正常组织(P<0.01),ID-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呈正相关(P<0.01),ID-3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深度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 ID-3高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癌的一个重要的分子学改变,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治疗胃上部癌的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接受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的122例胃上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采用传统开腹全胃D2根治术(传统开腹组)的132例为对照。两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和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传统开腹组及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235.78±31.56)min比(256.43±54.08)min]、出血量[(326.69±89.73)ml比(158.31±62.98)m1]、切口长度[(16.53±2.34)cm比(5.51±1.15)cm]、胃肠道恢复时间[(4.22±0.91)d比(3.31±0.83)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时间[(5.78±0.95)d比(5.56±0.78)d]和术后住院时间【(12.62±2.89)d比(11.18±1.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的淋巴结清除数目及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全胃D2根治术可获得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良好的早期疗效,但较开腹手术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