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用DMSO干预细胞,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甲胎蛋白(AFP)和清蛋白(ALB)的分泌量;酶促反应试剂盒检测细胞中γ-谷胺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用DMSO处理HepG2细胞72h后,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细胞的形态向成熟细胞分化;细胞AFP的分泌量和γ-GT酶的活性明显降低,ALP活性和ALB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DMSO具有诱导人肝癌HepG2向正常细胞分化的作用并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了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研究阿魏酸钠对胞外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阿魏酸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阿魏酸钠和同型半胱氨酸共同孵育后,直接观察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检测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内皮素、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变化及相应阿魏酸钠的保护作用。结果:阿魏酸钠能够减少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的氧化压力,减轻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异常。结论:阿魏酸钠能够缓解同型半胱氨酸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皮内注射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食物过敏的临床检测,探索适合于基层及社区不同人群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方法。方法3~72岁患者246例,分别进行皮内注射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ELISA法),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对鸡蛋、淡水鱼、小麦、虾、大豆、花生、海鱼等8种过敏原检测阳性符合率为55.4%~68.7%;阴性符合率为70.1%~87.7%。结论皮内注射法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均适于基层和社区医院对食物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但都存在一定误差,还应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确诊。皮内试验诊断食物过敏反应与ELISA法相比虽有一定的误差,但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一次可做几十种实验,更适合于基层及社区医院对大多数食物过敏患者的检测。条件好的医院将皮试法和ELISA法二者结合更有利于基层和社区医院对不同人群食物过敏性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棕榈酸(PA)对内皮细胞株EA.hy926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检测胆固醇流出、胆固醇胞内转化、脂蛋白摄入以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株EA.hy926,分为白蛋白(ALB)对照组和PA处理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BCG1、27-羟化酶、清道夫受体A1(SR-A1)、SR-B1、CD36、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肝X受体α(LX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变化。结果和ALB对照组相比,10、20、30μmol/L PA处理组ABCG1 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1),20、30μmol/L PA处理组CD36、LOX-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ALB对照组相比,10、20、30μmol/L PA处理组LXRα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01、P0.05、P0.001),10μmol/L PA处理组PPARγ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10、20、30μmol/L PA处理EA.hy926细胞未显著影响ABCA1、SR-A1、SR-B1、27-羟化酶的表达。结论 PA能够改变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胆固醇流出和脂蛋白摄入相关基因的表达,其机制与LXRα和PPARγ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1年南阳市结核分枝杆菌对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南阳市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WHO),将2011年南阳市结核病防治所痰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对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INH、RFP、SM、EMB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共测定322株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其中196株有不同类型的耐药,对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RFP 41.3%,SM 36.6%I,NH 34.8%,EMB 23.3%,MDR-TB率为27.6%。结论:南阳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程度比较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和耐多药结核病。  相似文献   
6.
总结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专业。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改革,初步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解决了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构建了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阳及周边地区慢性荨麻疹过敏原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以更好的帮助临床医生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并帮助患者明确发病原因,指导患者改变周围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减少和防止过敏反应的反复发作。[方法]采用QD(ELISA法)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对69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14种吸入性过敏原和11种食入性过敏原的血清特异性IgE抗体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结果]引起慢性过敏性荨麻疹最常见的3组吸入性过敏原分别是家尘;尘螨-粉螨;艾蒿-豚草-车前草;其阳性率分别是21.09%、19.66%、10.47%。最常见的3组食入性过敏原分别是大豆-花生;蛋白-蛋黄;虾-蟹,其阳性率分别是12.48%、10.76%、9.04%。[结论]过敏反应是导致慢性荨麻疹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本地区常见过敏原,对不同患者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特异性过敏原检测,有利于指导患者不断改善周围环境因素、卫生条件及生活习惯,避免过敏原的再次接触,降低复发率或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CRFC-2在小鼠食物过敏动物模型中拮抗花生变态反应的效果及机制。方法以花生粗提物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诱导花生过敏小鼠动物模型,分别经CRFC-2处理和胃肠道激发后,检测过敏症状、直肠体温、血管渗出、组胺水平、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 CRFC实验组小鼠未出现明显的过敏症状。结论复方中药CRFC-2在小鼠动物模型中能够拮抗花生诱导的食物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棕榈酸(PA)对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途径。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株EA.hy926,分为白蛋白对照组和PA处理组。改良MTT法检测PA孵育对EA.hy926细胞活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水平,ELISA法检测IL-6、IL-8和TNF-α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NF-κB)p65、NF-κB 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水平。结果与白蛋白对照组相比,20、50、100μmol/L PA处理组的IL-1、IL-6、IL-8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50、100μmol/L PA处理组的TNF-α、MCP-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20、50、100μmol/L PA处理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和IL-8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IκB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NF-κB p65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PA能够导致EA.hy926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F-κB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1资料与方法1.1菌种来源收集2008年6月—2010年6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脓液、尿液、血液、胸腹水、胆汁和各种穿刺液等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共280株,其中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127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