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蛋白BLCA-4单克隆抗体。方法根据已确定的膀胱特癌异性核基蛋白BLCA-4的特异性氨基酸片段序列:羧基端-EISQLNAGAC-氨基端,进行多肽合成,将多肽用Imjeet Immtmogen EDC Conjugation Kit耦联KLH作为抗原,用杂交瘤细胞制备BLCA-4单克隆抗体结果得到纯化抗BLCA-4单克隆抗体3F10及2F11。3F10表达于膀胱尿路上皮癌及癌旁尿路上皮细胞核内,正常膀胱尿路上皮无表达。结论制备的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蛋白BLCA-4单克隆抗体初步结果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原发性附睾肿瘤的诊治水平,进一步认识附睾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可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3年12月收治的6例原发性附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为附睾良性肿瘤,其中2例行肿块切除,3例行附睾切除。1例为附睾小圆细胞高度恶性肿瘤,行患侧睾丸附睾切除术并精索高位切断,术后用DDP80~100mg/m^2加VP16300mg/m^2加IFO5.0mg/m^2方案化疗,三个疗程后行放疗三个疗程。结果:5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至今无一例复发;1例小圆细胞高度恶性肿瘤已随访12个月未见明显转移。结论:附睾良性和恶性肿瘤无特异性,术前诊断仍应综合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确定。附睾恶性肿瘤的组织来源复杂,其病理学诊断往往需结合组织化学、电镜观察进行,必要时需作遗传学和基因学诊断。手术是治疗良性和恶性附睾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辣椒素及其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性症状的症候群,常伴尿频和夜尿,人群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辣椒素作用机制明确,且动物试验和临床评价中均显现良好的疗效,用于治疗OAB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 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HRPC)的治疗,在2004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TAX327研究证实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3wk方案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从而确立了其一线标准化疗方案的地位。但是,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方案失败后的治疗选择仍然是一难题,为此,我们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雌二醇氮芥及泼尼松三联方案在一线标准方案失败后治疗HRP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11月至2007年3月,6例HRPC在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3wk方案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血PSA升高)时,用多西他赛联合雌二醇氮芥及泼尼松治疗。治疗方案:多西他赛75mg/m^2,d1,强的松5mg bid,d1起连续应用,雌二醇氮芥280mg,2次,d,d1起连用5d。21d为1疗程。病人平均年龄75.8a,血睾酮维持去势水平,WHO体力状态评分≤2,骨髓、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估计生存时间〉3mo。疗效及不良反应判断标准:①血PSA下降〉50%,且维持〉3wk判断为有效。②可测量病灶按RECIST实体瘤评价标准评价。③骨痛者按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评价,评分下降1级为有效。④不良反应按WHO不良反应标准评定。结果6例共完成27个疗程。PSA有效5例,有效率为83.3%。有效病人PSA从治疗前的10.9~606.2(223.6±218.0)mg/mL下降到治疗后最低1.1~127.6(61.5±50.4)ng/mL。1例肺转移者,转移灶为稳定。1例骨痛者VRS疼痛评分从Ⅱ下降到Ⅰ。到分析日止,已死亡1例。此例从诊断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到死亡共53mo。5例存活者从诊断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起已存活14~36mo。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100%),脱发(100%),乏力(67%)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雌二醇氮芥及泼尼松三联方案对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3wk方案治疗失败后的病人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对多西他赛加泼尼松方案耐药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病例联合应用雌二醉氮芥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CRPC患者22例在多西他赛加泼尼松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血PSA升高)时,用雌二醇氮芥联合多西他赛及泼尼松方案二线治疗: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泼尼松5 mg bid,第1天起连续应用,雌二醉氮芥280mg bid,第1天起连用5d.21d为1周期.主要观察终点是PSA,PSA下降>50%为有效.次要观察终点包括生化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客观有效率及毒副作用.结果 22例患者共完成94个周期.有效14例,有效率64%.中位生化无进展生存期17.1周,中位总生存期54.3周.Ⅲ-Ⅳ度毒副作用包括心脏毒性1例(5%),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36%),粒细胞缺乏性发热1例(5%).2例因毒副作用退出治疗.结论 雌二醇氮芥联合多西他赛及泼尼松二线治疗多西他赛加拨尼松方案耐药的CRPC患者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索利那新对托特罗定治疗失败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2010年l -10月收治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48例,经托特罗定治疗失败后,改用索利那新,服药方法为5 mg/次,1次/d,治疗时间为4周.以24 h排尿次数、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尿垫使用数量和夜尿次数以及膀胱状态感知度改善作为疗效判定指标,以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服药4周后,24h排尿次数由治疗前的(8.7±1.5)次降至(7.2±2.5)次,24 h尿急次数由治疗前(3.4±2.1)次降至(2.0±1.8)次,24 h急迫性尿失禁次数由(2.4±1.8)次降至(1.5±1.2)次,夜尿次数由(2.1±1.8)次降至(1.2±0.8)次,24h尿垫使用数量由(2.2±1.6)片降至(1.4±0.8)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状态感知度改善者42例.1例因服药后发生头痛退出,2例因口干和便秘退出,余45例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索利那新对托特罗定治疗失败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唑来膦酸钠是一种新型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它也是目前唯一明确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有效的药物。可高效安全地降低前列腺癌骨转移和雄激素剥夺治疗引起的骨质疏松相关的骨相关事件(SRE)的发生率,推迟SRE的首次发生时间。它可与常规化疗和放疗联合,用于行去势的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患者,具有协同效应。其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机制在于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增强骨基质和上皮的抗浸润能力。Ⅲ期临床研究显示疗效显著,是临床医生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一个新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唑来膦酸(ZoledronicAcid)是一种新型含N二磷酸盐药物,它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被证明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有明确疗效的药物。可高效安全的降低前列腺癌骨转移导致的骨相关事件(SREs)的发生率,推迟SREs的首次发生时间。它可以联合常规的化疗和放疗,且具有协同效应。其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机制在于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增强骨基质和上皮的抗浸润能力。目前其Ⅲ期临床试验显示的疗效显著,是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一个新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在PSA升高患者中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根据直肠超声检查将PSA升高、怀疑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外周带结节与未见明显结节两组,再行RTE检查,根据前列腺弹性应变图的特点,前列腺弹性成像(ES)将其分为5级评分。随后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ROC曲线。结果:90例弹性成像质量好的患者最终入选研究,其中,42例患者外周带未见明显低回声结节,48例患者外周带可见低回声结节,其中13例为多发结节。90例患者总计获得105个弹性评分,其中最终证实良性55个,恶性50个,两组患者RTE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和0.83。以ES≥4分作为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的诊断界值,RTE在两组中鉴别诊断的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TE在PSA升高,特别是在外周带存在结节的患者的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小细胞癌罕见,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