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篇
肿瘤学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肠道大出血18例的介入性诊断临床分析(附介入性治疗3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510120)周经兴江容坚张嵘占俊肠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常规的内窥镜及钡剂造影有时不能明确出血的原因与部位,我院1986年以来有18例肠道大出血经选择...  相似文献   
2.
介入处理肝癌并动静脉瘘的血流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并动静脉瘘的机理、介入治疗前后血流改变的DSA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介入处理105例中36例肝癌并动静脉瘘的血流DSA表现及其临床价值。中央型12例,周围型24例。门静脉均见癌栓。30/36例完全阻断血流后行TACE,栓塞前、中、后用碘油、明胶海绵、无水酒精或弹簧圈对AVS填塞。6/36例未能完全阻断血流行TAI术,均为AVS不成功或不能够填塞阻断血流。结果全部病例DSA均可以完全显示AVS的部位、类型及血流改变程度。30/36例可完全填塞AVS阻断血流后有效行TACE。6/36例未能填塞AVS及阻断血流仅行TAI。结论DSA能够直接、全面显示AVS部位、类型及血流改变程度。对于轻中度AVS可阻断血流后行TACE安全,对重度流量大的仅行TAI。  相似文献   
3.
用健康杂种小猪进行碘苯酯肝动脉栓塞(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简称HAE),探讨碘苯酯肝动脉栓塞的有关并发症及相对危险性。结果表明,碘苯酯可以进入肺循环产生肺油栓,并引起相应病理改变,甚至致死,还可以引起正常肝组织梗死,在梗死区较长时间残留,甚至产生X线的假肿瘤征象。  相似文献   
4.
十二指肠肿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近1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及X线资料齐全的37例十二指肠肿瘤。息肉3例,腺瘤3例,乳咀状瘤2例,腺癌13例,平滑肌(肉)瘤病10例,淋巴类肿瘤6例。X线表现有:充盈缺损19例,管腔不规则狭窄12例,高位梗阻6例。对各类疾病的X线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报告22例胆囊癌的CT表现,并对其误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总结近年经临床证实的59例肝海绵状血管瘤(HHE),其中经MRI检查48例,CT33例,超声(US)22例,选择性肝动脉造影(HAG)16例。结果发现:病灶检出率:以MRI为标准(100%),CT、US、HAG分别为65.9%,88.9%,83.3%。CT和US检出病灶敏感性与病灶的大小有关,HAG与病灶的血管丰富程度有关。对HHE诊断特异性:MRI由于原理独特,并采用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及Gd-DTPA增强等技术,对HHE的诊断有优良的特异性,CT、US和HAG分别为48.5%,31.8%和94%。  相似文献   
7.
105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X线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X线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05例SARS的X线胸片表现。所有病人均为本院2003年1月30日至3月31日诊治的患者,均符合我国卫生部的临床诊断标准,有完整的胸部X线照片资料。按病变早期表现及进展情况将其分为两个类型。①渗出型:由肺内局限或多发病灶发展至弥漫分布。②间质型:以肺部间质性炎症为早期主要表现,其后或可出现肺实质渗出性病变。[结果]75例SARS表现为肺内渗出性病灶,25例早期呈间质性炎症,随后出现明显肺内实变。5例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性炎症。首次发现肺内病变至病变完全吸收时间,为7~46d,平均19d。[结论]SARS的X线影像学表现以肺实质渗出性病变和间质性炎症为主,首诊后7~10d达高峰。大部分病人肺内病变可完全吸收,目前尚未见有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不能切除肝癌的治疗效果和获得二期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87~1997年间收治140例不能一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按不同的外科非手术治疗,分成两大组。观察其二期切除率与1、2、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结果 单方法组的二期切除率7.32%(6/82),综合治疗组为24.14%(14/58)(P<0.01)。单方法组的1、2、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6.1%、35.4%、17.0%、4.6%,17.19月;多方法组分别为73.7%、57.9%、32.8%、8.8%,26.04月。20例获得二期切除(14.3%),二期切除组的1、2、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5.0%、90%、63.5%、32.9%,46.29月。非二期切除组分别为58.3%、38.3%、17.6%、5.5%,23.47月。结论 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病人经预治疗后,可获二期切除,有助于延长生存期。以化疗栓塞为主的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更有效提高二期切除率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微波治疗后的DSA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组共12例原发性肝癌,均为单发病灶,肿瘤直径3.0~6.5cm(平均4.4cm),经皮肝穿刺微波治疗术后1~3个月内行肝总动脉及可疑区域供血动脉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同时对残留及复发灶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术后造影表现为微波治疗的肿瘤区多为无血管区,呈圆形或类圆形无染色或低密度染色区;治疗边缘区可见以下几种征象:肉芽形成(7例)、出血(3例)、边缘残留或复发(7例)和无异常造影征象(2例)。肝内异位复发灶(7例)造影表现同其原发肿瘤常见造影表现。本组12例造影发现原位边缘复发和/或肝内异位复发灶8例并全部完成栓塞治疗。结论:微波治疗区域的边缘征象的发现和鉴别是判断局部残留及复发的关键,DSA在疗效的观察及进一步综合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肝再生性结节(RN)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的表现,以与其它结节进行鉴别.方法:搜集行Gd-DTPA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的RN病例共30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MRI均行平扫、动态增强及延迟增强扫描,分析结节的信号特征及动态增强曲线.结果:肝再生性结节包括弥漫分布的小结节18例(铁质沉着性结节6例和非铁质沉着性结节12例)和大结节12例17个病灶.铁质沉着性结节在增强各期均无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较平直;大部分非铁质沉着性结节在T1WI上和T2WI上均为中等信号,周围纤维间隔为偏低信号,动态及延迟增强扫描结节轻度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本组所选大结节为直径大于0.5 cm、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的病灶,其中10个病灶(占58.8%)在T1W/WATS上信号高于T1W/IP.动态增强各期病灶无明显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显示病灶的曲线为缓慢上升型.结论:肝再生性结节有不同类型及表现形式,其中孤立的大结节型RN需与肝内其它结节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