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疾病住院患者术后恐动症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并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家庭关怀的中介作用路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退行性腰椎疾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Tampa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验证创伤后应激障碍、家庭关怀在恐动症和睡眠障碍间的中介效应。结果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恐动症、睡眠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家庭关怀得分分别为(39.95 ± 3.90)、(7.63 ± 0.46)、(25.99 ± 4.99)、(5.67 ± 1.76)分。睡眠障碍得分在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疼痛程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21~10.12, 均P<0.05)。睡眠障碍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恐动症得分(r值为0.347~0.800, 均P<0.05)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r值为0.385~0.825, 均P<0.05)均呈正相关, 与家庭关怀得分呈负相关(r值为- 0.653~- 0.28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健脾和胃方对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胃炎患者152例,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健脾和胃方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数据,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11.67±5.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7.54±5.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率89.1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焦虑评分(HADS-A)、医院抑郁评分(HADS-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方能够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HP转阴率和临床疗效,进而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意象对话对卒中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保定市急救中心2012年1月-2013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抑郁患者108例,随机分成药物组(36例)、心理组(36例)和联合组(36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意象对话治疗及两者联合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分别评测抑郁程度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3组患者的HAMD及N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联合组HAMD及NFI评分均较药物组和心理组下降更明显(P〈0.05、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意象对话治疗卒中后抑郁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能促进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郭嘉亮  沈焕圻  林航  段倩倩  黄若诗  张婷婷 《中草药》2018,49(22):5292-5297
目的制备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微反应器,并建立可用于中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快速筛选方法。方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氨基磁性微球为载体,制备一种新型的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微反应器,并对其理化性质和色谱性能进行了表征;应用该酶反应器对千层塔Huperziaserratum各提取部位进行酶抑制剂的筛选。结果酶反应体系的最佳底物浓度为50μmol/L,孵育时间5 min;红外表征、专属性验证、酶动力学考察以及稳定性考察均说明了该酶反应器的有效性;从千层塔提取物中筛选获得了石杉碱甲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结论建立了一种有效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方法,可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的MSCT影像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SP的临床、病理以及MSCT资料,其中10例病例同时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4例病例均为单发孤立病灶,其中8例有贴边血管征,7例有点状钙化,3例有浅分叶,未发现空气新月征,所有病例均呈渐进性强化,3例呈均匀性强化,其余7例呈不均匀性强化。结论:PSP具有良性肿瘤的一般特征,钙化,密度分布,增强形式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特征,可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现阶段并无特效药物,而中医药却展现出特有的治疗优势。笔者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尊古而不泥古,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应用经方治疗轻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反复发热取得良好疗效,以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MRI应用独立成分分析和双回归结合的方法,探索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大尺度运动及认知相关网络功能变化,及其与运动、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6例ALS患者(ALS组),另招募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40名(对照组),均完成运动及多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GS)的CT特征,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评估病灶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密度及强化特点等。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者3例,仅行CT平扫者2例,仅行增强扫描者3例。结果:本组8例均为女性,年龄41~80岁不等,平均(56±12)岁,均为单发性胃神经鞘瘤,位于胃体、胃底者分别为3例、5例。肿瘤边界清晰,向腔内外双向生长者5例,腔内生长者2例,腔外生长者1例;病灶多呈类圆形或卵圆形,仅1例呈不规则浅分叶状;病灶大小不等,最大直径1.4~9.1 cm,平均值(4.94±2.32)cm;CT平扫病灶多表现为均匀等低密度,其中2例可见颗粒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多呈渐进性均匀强化,仅1例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结论:胃神经鞘瘤CT平扫常表现为胃黏膜下的类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呈渐近性强化,这些特征有助于该病的术前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