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管的置放位置对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有效引流及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34例胸内吻合口瘘在DSA透视引导下精确置放改造的鼻胃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在DSA透视引导下在准确位置放置鼻胃管进行引流,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瘘口愈合,治疗时间13~28d,平均(21.3±6.9)d。结论鼻胃管的置放位置对胸内吻合口瘘发生时局部的充分引流、吻合口瘘的愈合影响较大,鼻胃管有效的置放位置可最大程度地保障胃液及脓液引流,加快瘘口愈合,对胸内吻合口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术后胸壁缺损重建的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6病例胸壁肿瘤患者应用Marlex网及奈维(NEOVEIL)补片重建胸壁肿瘤术后胸壁缺损。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4例出现出现局部积液,经及时充分引流后愈合。术后无1倒出现胸壁塌陷、反常呼吸、异物排异反应。结论:对于胸壁肿瘤术后胸壁缺损的重建,只有根据缺损部位、大小、程度制定合理修复重建方法,方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老年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手术风险较大,此类瓣膜疾病换瓣手术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瓣膜外科的不断成熟,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的病死率显著下降,手术疗效明显提高.在诸多老年瓣膜疾病中,以主动脉瓣膜疾病为主的老年心脏瓣膜外科研究一直为近年热点.现就近年老年瓣膜外科的现状、外科手术、瓣膜的选择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5岁,未婚.主因心悸、胸闷1d余就诊.患者于1d前活动后突感心悸、胸闷,症状持续加重,曾在外院就诊,治疗无好转后转诊我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与常规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全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手术组(观察组)以及常规三切口手术组(对照组),各54例。观察并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不良情绪进行评定。随访1年,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进行生存质量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加,住院时间减少。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吻合口瘘、切口液化以及胃排空不良的发生率均降低明显。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降低明显。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的生存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升高明显。结论:全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淋巴结清扫彻底、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段东奎  李伟  苏鹏飞 《广东医学》2014,(16):2577-2579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呼吸机脱机时间的选择对其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按照脱机指征实施早期脱机,对照组予以呼吸机延长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脱机时间、带管时间、ICU监护时间及住院费用,并比较两组患者脱机后的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脱机时间、带管时间、ICU监护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脱机后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应严格控制呼吸机通气时间,帮助患者及早脱机,提高脱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并与左侧开胸食管切除术比较,为食管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术式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8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微创组(38例)和开胸组(40例),分别接受微创McKeown术和左侧开胸食管切除术并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分析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1.58±13.76)ml和(11.73±3.26)d,低于开胸组的(335.74±73.51)ml和(13.64±4.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总体淋巴结清扫个数及胸部淋巴结个数均多于开胸组(P〈0.05)。结论微创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较好,降低了术中出血,减少了术后住院时间,且淋巴结清扫情况优于左侧开胸食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改良后的食管癌切除术对胸胃综合征的预防。方法选取378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90例行经改良的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188例行传统的食管癌切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进食1h后的肺功能以及胃肠钡餐透视,观察胸胃扩张程度。结果实验组术后1个月胃肠钡餐透视显示无胸胃扩张和移位,而对照组胸胃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或移位。术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进食1h后,两组肺功能比较,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率(MVV%)、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率(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食管癌切除术明显降低了胸胃综合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肺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于我院行肺癌手术的7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术后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十全大补汤。治疗后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免疫指标水平变化、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及免疫功能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2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液免疫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在术后第8天升高且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2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第8天的IgM、CD3 、CD4 及CD4 /CD8 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②观察组患者术后第4天和术后第8天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明显增加,而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并改善其临床症状,相比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经口腔置入吻合器底钉座的食管癌根治手术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 Vil)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一般情况、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组数、胸腔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数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的复发或转移率、死亡率、吻合口狭窄和反流发生率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腹腔镜下经口腔置入吻合器底钉座手术风险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和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根治食管癌能力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