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放疗过程中,肿瘤退缩会造成其空间位置改变.进而可能影响肿瘤内放疗剌最分布。本研究探讨NSCLC放疗过程中肿瘤退缩对计划靶体积(TPV)和肿瘤周围关键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NSCLC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行定位CT扫描,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在放疗开始约4周后,大体肿瘤体积(GTV)剂量达到40—50Gy时,行第2次定位CT扫描,两次定位CT扫描,患者采用相同固定装置、保持相同体位。回顺性分析这些患者的定位CT:根据首次定位CT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1,处方剂量为64Gy/32次;根据第2次定位CT制定的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2,处方剂量为24Gy/12次;将Plan1的处方剂量更改为40Gy/20次.之后与Plan2叠加,形成计划Plan3,Plan3用于模拟开始放疗时采用Plan1.当GTV剂量达40Gy后,采用根据退缩后肿瘤制定的放疗计划Plan2完成冶疗、比较两次定位CT上GTV的体积;以D95(95%PTV体积接受的剂量)、D99和V100%(接受处方剂量的PTV体积所占的百分比)为参数,比较采用Plan1时,PTV1(根据首次定位CT确定的计划靶体积)和PTV2(根据第2次定位CT确定的计划靶体积)的剂量分布差异;以双肺(减去PTV的体积)接受大于20Gy照射的体积(V20)、甲均剂量(MLD),脊髓的最大剂量(Dmax)、1cm^3脊髓受到的剂量(D1cm^3),心脏的平均剂量(MHD),食管接受大于55Gy照射的体积(V55)、平均剂量(MED)为参数,比较采用Plan1与采用Plan3时肿瘤周围关键器官的剂量分布差异。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GTV剂量达到39.6~52.5Gy后,GTV体积绝对缩小量的中位值为:9.5cm^3(1.7~64.4cm^3),GTV体积相对缩小量的中位值为:22.35%(10.05%~54.81%),与放疗前相比,GTV的体积差异具有最菩性(P=0.015),、采用Plan1,PTV1与PTV2的剂量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lan1与Plan3相比,正常肺组织、脊髓和食管的剂量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心脏接受的剂量在采用Plan3时减小(P=0.023).结论:NSCLC放疗过程中肿瘤退缩对PTV剂量分布未产生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影响.但是,根据退缩后的肿瘤重新制定放疗计划可以减少肿瘤周围关键器官接受的剂量,尤其是可以减少心脏接受的剂量。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但单独针对Ⅲ期且接受靶向治疗患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这些患者中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hcose,18F-FDG)PET/CT基线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2009年9月-2012年7月入组的17例接受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联合顺铂+长春瑞宾(NP方案)诱导化疗及同期放化疗的患者,入组前两周内完成PET/CT检查。采用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对SUV-T、SUV-N、SUV-TOTAL、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功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吸烟状态与患者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及Kaplan-Meier法分别评估以SUV-T、SUV-N、SUV-TOTAL界值分组患者间生存期的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单因素预后分析提示,上述SUVmax、PS评分、吸烟状态与预后相关,其中SUV-T及SUV-N的界值是11、SUV-TOTAL为2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UV-TOTAL(P=0.012)、SUV-T(P=0.025)、SUVN(P=0.033)是影响本组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SUV-TOTAL>20组患者的相对危险度(hazard ratio,HR)为14.7。结论:对于C225联合同步放化疗的患者,PET/CT局部区域、原发灶及纵隔淋巴结SUV值与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值得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将3者结合起来,可指导该治疗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近20年来,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LS-SCLC)放疗方面的进展推动了其综合治疗模式的改变。本研究旨在分析收治的LS-SCLC的放化综合治疗模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LS-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标准为病理证实且接受根治性目的放疗的患者,就分期检查、放化疗模式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入组220例患者。绝大部分患者治疗前接受了骨扫描和脑CT或MRI检查。96%的患者接受了诱导化疗,中位诱导化疗周期数为2。仅5%的患者接受了同步放化疗。三维适形放疗和适形调强放疗的比例为25%,中位放疗剂量为56 Gy(39~70 Gy),超分割放疗(每次1.4 Gy,每日2次)的比例为58%。接受脑部预防性放疗的比例为11%。全组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95%CI:20~25个月),2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6%和22%。结论: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LS-SCLC总体治疗效果同文献报道相近,分期检查也相对比较完善,但在治疗模式上,同步放化疗的应用比例较低,放疗早期参与和脑部预防性放疗的应用方面尚存在不足,在以后临床实践中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国肺癌确诊人数达73.3万,因肺癌导致死亡的患者有61万。目前,用于肺癌诊治的医疗费用成倍增长,给医疗资源的分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WHO根据生物学行为、治疗以及预后等因素,将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其中NSCLC占80%以上[1]。在NSCLC中,约65%的患者在首诊时已经发生了局部进展或者远处转移,转移性NSCLC患者的平均中位生存期只有1~2年[2],而相对于 SCLC,NSCLC 对于传统治疗手段化疗和放疗都较不敏感,即使目前的靶向治疗药物如厄洛替尼或贝伐单抗等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往往也只是初期疗效较为显著而已,几个月后多由于肿瘤细胞演化出不同的代谢旁路而逐渐耐药进而失去作用[3-4]。因此,提高转移性 NSCLC的疗效已刻不容缓,亟需新疗法来改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随着单克隆抗体尤其是肿瘤抗原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多种与肿瘤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靶向疗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本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临床资料阐明特异性肿瘤抗原podoplanin(PDP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联,证实PDPN是一个新的、较为可靠的肺癌治疗靶点,从而为将来非小细胞肺癌中各类新型生物靶向疗法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潜在特异性治疗靶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改变了NSCLC患者的治疗策略.EGFR突变是该类药物的预测因子,在NSCLC的治疗决策中起重要作用[1].对晚期患者而言,获取肿瘤组织检测EGFR突变存在困难,有学者曾尝试在NSCLC患者体液中检测EGFR突变,但标本中肿瘤细胞DNA含量少且不稳定,对检测技术要求高.因此,本研究设计了相应的智能扩增检测(smart amplification process,SMAP)体系,检测晚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浆中EGFR突变,以传统测序及扩增阻滞突变富集技术(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作为对照,并用克隆测序进一步验证结果,探讨SMAP法检测EGFR突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谢立簃  樊旼  沈磊  王群 《中国癌症杂志》2007,17(12):987-988
孤立性纤维瘤(solilary fibroustumor,SFT)临床上相对少见、1870年wagner第一个详细报道了孤立性纤维瘤的组织学表现.但直到1931年它才被Klemperer和Rabin正式列为一种独立的病变现今WHO的软组织肿瘤分类中是将SFT列于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下,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剂量的限制性因素,至今尚无可靠的预测指标。研究表明,活性氧(ROS)是产生放射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内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可以对抗ROS。1放射性肺损伤辐射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造成细胞损伤。直接作用是来自放射源的能量或粒子与生物体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量化胸部肿瘤患者放疗旋转摆位误差以及单纯调整平移摆位误差前、后旋转误差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参加"千伏锥形束cT(KVCBCT)在线引导放疗剩余摆位误差研究"患者的锥形束cT图像.选择20例患者入组研究,其中肺癌16例、食管癌2例、胸腺瘤2例,中位年龄61岁(19~80岁).每例患者治疗期间每周行KVCBCT引导放疗分析1次,共分析6次.将20例患者的224幅KVCBCT图像和计划设计CT图像进行离线配准,获取患者旋转摆位误差.患者左右方向的旋转误差为俯仰误差(P_1),头脚方向的为滚动误差(R_1),前后方向的为偏斜误差(Y_1).分析患者单纯调整平移摆位误差前(P_1、R_1、Y_1)与后(P_2、R_2、Y_2)的旋转摆位误差差异以及相关性.结果 胸部肿瘤患者的P_1、R_1、Y_1分别为-0.28°±1.52°、0.21°±0.91°、0.27°±0.78°,其中P_1与R_1、P_1与Y_1均相似(t=-1.44,P=0.158;t=1.44,P=0.158),R_2与Y_2不同(t=2.73,P=0.010).P_2、R_2、Y_2分别为-0.39°±1.40°、0.23°±0.78°、0.22°±0.87°,其中P2与R_2、P_2与Y_2、R_1与Y_1均相似(t=1.73,P=0.092;t=1.66,P=0.106;t=1.72,P=0.093).单纯调整平移摆位误差前后P_1与P_2、R_1与R_2、Y_1与Y_2均相似(t=0.24,P=0.813;t=1.11,P=0.910;t=0.19,P=0.849).无论是单纯调整平移误差前还是后,3个方向间的旋转摆位误差均无相关性(r_1=-0.11,P=0.270;r_2=-0.09,P=0.332).结论 3个方向间的旋转摆位误差均无相关性,单纯调整平移摆位误差前、后旋转误差无变化,但俯仰和偏斜旋转误差的校正需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剂最分割模式放疗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1-2007年收治的177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入组条件为病理学证实、局限期且接受了根治性放化疗的患者.根据剂量分割模式将患者分为常规分割组(1.8~2.0 Gy/次,1次/d,63例)、超分割组(1.4 Gy/次,2次/d,79例)和大分割组(2.5 Gy/次,1次/d,35例).对3个组的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治疗失败模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96.6%,随访满2、5年者分别为153、92例.全组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3.4%、23.5%,中位生存期为22.4个月.常规分割组、超分割组、大分割组的2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1%、46%、59%(x2=7.94,P=0.019)和20%、31%、40%(x2=4.86,P=0.088),两两比较发现2年总生存率大分割组优于常规分割组(x2=7.81,P=0.005),超分割组介于两组之间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x2=2.31,P=0.128;x2=2.95,P=0.086).毒副反应以大分割组最轻,局部进展与远处转移分布3个组相似.结论 大分割放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显示了一定生存优势,有必要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既往含铂类化疗方案失败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观察吸烟与不吸烟患者疗效、生存以及EGFR突变率的差异。方法 40例晚期NSCLC患者,吉非替尼250 mg/d,自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直至放疗结束后60 d,联合胸腔放疗(4个剂量组)。收集患者组织27例,血浆40份,应用ARMS方法进行EGFR突变检测。结果不吸烟患者中,有效率35%,疾病控制率90%。吸烟患者中,有效率25%,疾病控制率75%。不吸烟与吸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6个月(95%CI:9.2~20.0个月)和10.7个月(95%CI:9.4~12.0个月)(P=0.8);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9个月(95%CI:4.0~9.7个月)和4.5个月(95%CI:3.4~5.6个月)(P=0.7),1年生存率两者分别为70%和45%。在27例可分析的组织标本以及40份血浆中,共检测出9例EGFR突变,包括6例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Del 19突变),2例21号外显子的L868R点突变以及1例T790M点突变。其中,与治疗有效相关的8例突变中,5例(25%,5/20)为不吸烟患者,3例(15%,3/20)为吸烟患者。结论在以吉非替尼为组成部分的综合治疗中,非吸烟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吸烟患者,EGFR突变发生率在非吸烟组明显高于吸烟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