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和KRAS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之间突变状态的差异, 并分析其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年5月至2010年11月间手术切除的80例NSCLC病例标本, 利用直接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中EGFR基因第18、19、20、21外显子及KRAS基因第12、13密码子的突变情况; 其中5例在淋巴结转移灶中检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敏感型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了吉非替尼的新辅助靶向治疗。   结果  80例患者中, 检出原发灶携带KRAS和EGFR基因突变分别为1例和21例, 检出转移灶携带KRAS和EGFR基因突变分别为7例和26例; 分别有6例(7.50%)和7例(8.75%)患者其KRAS和EGFR基因状态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不一致。直接测序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在5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中仅1例原发病灶中未检出EGFR-TKI敏感型基因突变, 并表现为疾病进展。   结论  部分NSCLC患者中KRAS和EGFR的基因状态在肿瘤转移过程中会发生改变, 在给予患者靶向治疗时不应忽视这一现象的存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直接测序法更适用于临床的快速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病理诊断水平的高低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及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基层医院病理科由于人员短缺、标本数量少及管理不足等因素,科室整体建设滞后,病理诊断水平偏低。文章主要从人员、标本量、会诊及诊断水平等方面分析基层病理科面临的困境,并探讨今后的改进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的神经内分泌分化(neuroendocrine-like differentiation,ND)情况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肺原发鳞癌患者120例瘤组织石蜡标本,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和嗜铬素A(CGA)的表达,采用X2检验分析ND与肺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120例肺鳞癌中,CGA阳性率46.7%,NSE阳性率60.8%,SYN阳性率36.7%.鳞癌伴ND阳性率为40.8%.相关性分析结果示3种标志物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肺鳞状细胞癌伴ND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瘤体分期(T分期)有关,肿瘤细胞分化越差,瘤体分期越高,ND阳性率越高.SYN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年龄越高,女性,肿瘤细胞分化越差,SYN阳性表达率越高.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经Log-Rank检验示SYN(X2=3.961,P=0.047)及术后化疗(X2=4.447,P=0.035)与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有关,而ND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X2=0.524,P=0.469).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示患者的年龄(OR=0.459,P=0.029),SYN阳性表达(OR=2.114,P=0.036),CGA阳性表达(OR=0.558,P=-0.066)和术后化疗(OR=1.866,P=0.091)与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可切除肺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肺鳞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瘤体分期有关,SYN和术后化疗是评价可手术患者预后的两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KIT、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和PDGFR-β蛋白表达在肺神经内分泌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肺神经内分泌癌组织中c-KIT、PDGFR-α及PDGFR-β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三项指标间及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Kaplan-Meier生存分析)的关系。结果c-KIT、PDGFR-α和PDGFR-β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0%、58.75%和66.25%,两两比较P均〉0.05;三项指标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直径、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除小细胞癌与类癌外,PDGFR-α蛋白在四种类型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PDGFR-β蛋白在不典型类癌和大细胞癌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PDGFR-α蛋白在大细胞癌、c-KIT蛋白在类癌、PDGFR-β蛋白在不典型类癌中表达阳性与阴性者中位生存期有显著差异。结论c-KIT、PDGFR-α及PDGFR-β蛋白表达在肺神经内分泌癌发生中具有一定作用,并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腺癌部分亚型中,单纯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e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伴BAC成分的肺腺癌(adenocareinoma,AC)及不伴BAC成分的AC之间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三者间的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间,经外科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随访资料完整并满3年的106例肺腺癌患者(男45例,女61例)的病例及相应的组织学切片.并依据2004年版WHO最新肺癌病理学分类标准进行分组:单纯型BAC、伴BAC成分的AC及不伴BAC成分的AC,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三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同时采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统计学分析表明三组间与性别、年龄皆无统计学意义,与吸烟指数、肿瘤直径、N分期、TNM分期及术后是否复发等因素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三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6.4%、61.0%和40.5%,并且三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单纯型BAC的3年生存率高于其余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不伴BAC成分的AC 3年预后最差.结论:单纯型BAC、伴BAC成分的AC及不伴BAC成分的AC,三者在临床病理因素方面各有特点,并且有着完全不同的临床预后;对三者进行严格区分,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治疗依据,有助于对肺腺癌患者进行科学而全面的临床治疗以及早期积极有效地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当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患者中EGFR基因和K-ras(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基因突变的情况,分析其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对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0例NSCLC患者新鲜组织,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EGFR及K-ras基因突变的状态;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GFR和K-ras蛋白的表达。结果:200例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3%,主要发生在19号和21号外显子;K-ras基因突变率为5.5%,主要位于第12密码子;不存在同时携带有EGFR和K-ras两种基因突变的病例。腺癌尤其是含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病理分型的患者、非吸烟患者和女性患者EGFR突变率较高。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6%,与总的EGFR突变无关(P〉0.05),但与19号外显子突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2.5%,与K-ras基因突变无关(P〉0.05)。15例携带有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服用吉非替尼,12例(其中8例为EGFR蛋白表达阴性)有效。结论:EGFR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突变具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EGFR和K-ras基因突变可用来筛选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敏感的人群,并预测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肺混合型腺癌中各主要构成亚型不同预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混合型腺癌(lung mixed-adenocarcinoma,LMAC)构成中各主要混合亚型不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有无差异.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肺混合型腺癌202例,重新审阅肿物病理切片,判定其主要混合亚型,并依据2004年WHO最新肺癌组织学分类标准分为五组: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组、腺泡样腺癌组、实性腺癌伴黏液产生组、乳头状腺癌组以及黏液腺癌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09年12月.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五组间在性别、年龄、吸烟状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就诊时有无症状、淋巴结转移、N分期、T分期、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术后是否复发转移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乳头状腺癌组淋巴结转移率和术后复发转移率最高.五组的3年生存率依次为78.4%、52.5%、48.3%、47.8%和291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BAC组预后最好,黏液腺癌组预后最差,其余三组预后介于两者之间.结论:五组间在临床病理因素方面各具特点,且有着不同的临床预后.因此对肺混合型腺癌中主要混合亚型进行判定,对指导临床治疗及有效预测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腺癌的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NE)分化的情况及与肺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2006年间,随访资料满3 年的86例肺原发性腺癌患者的病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未经化放疗处理。石蜡标本采用EnVision 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肺腺癌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素A(CgA)及突触素(Syn)的表达,同时采用Kaplan-Meier 曲线描述生存率,并行Log-rank 检验。结果:所有肺腺癌患者中,35例伴有NE分化(占40.7%)。 统计学分析表明,肺腺癌伴NE分化与术后复发及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另外,CgA 、NSE 及Syn 的阳性率分别为27.9% 、50.0% 、43.0% ,且Syn 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3 年生存率相关(P=0.001)。 结论:肺腺癌患者是否伴有NE分化可以作为判断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而联合检测NSE 及Syn 标记物是判断神经内分泌分化较为可靠的指标,Syn 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