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军队某部无偿献血者的外周血进行了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平行检测,旨在探讨国内供血者中MP和CP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2.
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斌  苗玲  林国跃  张和平 《新疆医学》2006,36(3):141-143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心肌缺血坏死。美国35~84岁人群发病率男性7.1%,女性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上海等省市发病率仅为0.02%-0.06%。大量的研究发现,约有25%的AMI的病人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左右的AMI病人在发病时缺乏心电图(ECG)的特异改变。因此对心肌损伤的早期甚至是亚临床期即检测AMI是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 (MP)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6 2 9例患者血清抗 -MP -IgM阳性率为 4 5 .0 %。不同年龄患者血清抗 -MP -IgM阳性率差异很大 ;成年患者阳性率为 32 .1% ,未成年患者阳性率为 4 9.4 % ,二者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肺炎患者抗 -MP -IgM阳性率显著高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者 (P <0 .0 1) ;1年 4季均可发生MP感染 ,以 2~ 4月 (春季 )发病率最高 ,冬季次之。结论乌鲁木齐市呼吸道感染患者MP感染率高 ,春、冬季好发 ,不同年龄均有发生 ,应加强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飞行员体重指数及血糖和血脂代谢异常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某部飞行员体重指数及血糖和血脂代谢异常的情况。方法采用问卷形式收集116例飞行员的相关信息,并检测血糖、血脂,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结果BMI异常者41例(35.3%);血糖和(或)血脂代谢异常者46例(39.7%);飞行员对体重增加及血糖和血脂代谢异常的危害性知晓率低。结论飞行员随BMI增加出现血糖和(或)血脂代谢异常。因此,对超重或肥胖飞行员应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方法调查某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324份输血病历,按医院等级评审细则"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要求拟调查表,调查评估时逐一分类填写,最后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发现输血前使用抗过敏药203例(62.7%),输血治疗前指征掌握过宽63例(19.4%),输血后无疗效评估100例(30.9%),输血病程记录不合格96例(29.6%),出院病历首页记录不全90例(27.8%),输血治疗同意书填写不全48例(14.8%);212份内外科病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输血治疗过程记录、无输血护理记录、无输血适应证等,成分输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血次数多、用血适应证偏宽。输血病历甲级率为20.1%,乙级率61.1%,丙级率18.8%。结论临床医师掌握输血指征欠佳,存在输血不合理、输血后无评估,不重视输血病历书写,以及输血前普遍存在使用抗过敏药等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及医院质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疆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细胞因子(IL-4、IL-6、IL-10、IL-17、TNF-α、INF-γ)、炎性因子(PCT、hs-CRP)及RF、ESR、ASO、血培养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对布鲁菌病住院患者(病例组)和正常对照人群(对照组)采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和生化等技术检测多种细胞因子及炎性因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IL-4、IL-6、IL-10、IL-17、TNF-α和IFN-γ分别为2.74(0.97~6.25)和0.56(0.53~0.64)、34.10(13.05~60.8)和0.78(0.41~2.52)、1.83(1.15~2.75)和0.89(0.77~1.13)、6.77(2.48~13.74)和1.03(0.68~1.20)、35.23(5.79~74.98)和1.33(0.80~2.17)、212.96(42.3~436.72) pg/mL和1.69(1.36~1.89) pg/mL,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和慢性组IL-6、IL-10、IL-17、TNF-α、IFN-γ分别为65.32(36.27~68.60)和29.38(11.30~53.09)、2.38(1.51~3.34)和0.89(0.77~1.13)、11.98(3.92~16.49)和5.27(2.24~12.49)、50.88(16.59~96.69)和28.24(5.30~64.40)、319.00(145.14~588.52)pg/mL和160.52(36.5~418.54) pg/mL,PCT和hs-CRP分别为0.08(0.06~0.12) pg/mL和0.04(0.03~0.06) pg/mL、12.60(5.0~30.8)mg/L和3.30(1.2~16.2)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抗体滴度组和高抗体滴度组IL-6、PCT 、hs-CRP 、RF、ESR、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30.46(11.30~50.02) pg/mL和46.20(17.72~79.69) pg/mL、0.04(0.03~0.06) pg/mL和0.07(0.04~0.11) pg/mL、3.03(0.85~9.70) mg/L和13.65(2.97~31.43) mg/L、3.0(0.8~9.7)IU/mL和13.6(3.0~31.4)IU/mL、15(7~31)mm/h和27(15~46)mm/h、15.3%和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6种细胞因子均为布鲁菌病患病程度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和INF-γ水平是布鲁菌病患病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L-4、IL-6、IL-10、IL-17、TNF-α、IFN-γ及PCT、hs-CRP等指标不仅能及时准确反映布鲁杆菌感染发病程度和临床分期的免疫状况,而且IL-6和INF-γ表达水平具有独立的临床诊断评估作用,血培养在急性期或高滴度组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及其癌周肝组织中突变型p53基因蛋白(m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表明:mp53和PCNA的表达均定位于细胞核内,表达分布是弥漫、局灶、散在3种表现.其阳性表达率:在原发性肝癌(PHC)中,mp53蛋白为45.0%(18/40),PCNA为72.5%(29/40);癌周肝组织中,mp53蛋白为2.5%(1/40),PCNA为40.0%(16/40);癌周肝硬变中mp53蛋白为11.1%(1/9),PCNA为33.3%(3/9).结果提示:mp53蛋白主要是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标志物,并能反映癌周肝细胞中存在少量癌细胞的转移;PCNA可能是各种不同细胞异常增殖处于不同细胞周期阶段很有价值的标记物.mp53基因蛋白和PCNA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重要的影响.mp53蛋白可能与正常肝细胞的恶性转化有较密切的关系,涉及一些包括PCNA以及有关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基因调控在内的其它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新疆某院2018年收治的输入性2例恶性疟和2例三日疟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特点、治疗、预防情况。4例患者均为外派非洲喀麦隆、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南苏丹务工人员,均有蚊虫叮咬史,回国返疆前后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烦躁等症状入院。实验室快速法检测疟原虫阳性3例,阴性1例;薄血膜涂片镜检可见恶性疟和三日疟不同阶段环状体、裂殖体、配子体等多种形态特点;炎性细胞因子检测:C-反应蛋白增高,L-6、IL-10、IFN-γ、TNF-α均明显增高至数倍,血沉加快,而血象变化不大。用蒿甲醚 80 mg 肌肉注射,1 次/d,或以青蒿琥酯静脉注射120 mg,首次剂量加倍,连续7 d方案治疗,7 d 疟原虫转阴1例,1例转阴时间较长为16 d,4例均治愈,随访2个月,均无复燃。  相似文献   
9.
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慢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可出现血糖明显降低的现象,实际上慢性胰腺炎患者病理性血糖多数应是增高的,这种临床与实际相矛盾的结果,给此类病人的治疗带来了很大困惑或误导,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作了一些实验与临床治疗药物影响的有关因素分析研究,现报  相似文献   
10.
外伤致脾破裂后,脾切除仍是当今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手术方法.脾切除术后,血象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血小板(PLT)持续升高,如不注意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常发生感染、血栓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果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