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利用原核基因工程技术克隆表达梅毒螺旋体TP0772基因,探讨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PCR扩增获得TP0772基因,构建pET-28b-TP0772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以IPTG诱导蛋白质表达,经镍柱纯化后通过质谱技术鉴定.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其与梅毒患者血清的免疫反应性.建立基于重组TP0772抗原的ELISA间接法并对30份TPPA阳性血清和25份TPP阴性血清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PCR扩增获得约850 bp的基因片段,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b-TP0772.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32kDa,以包涵体的表达形式存在,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经质谱技术和免疫印迹分析证实重组蛋白为TP0772蛋白,并能够与梅毒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ELISA测定TPPA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的符合率分别为93%(28/30)和96%(24/25).结论 通过DNA重组技术成功获得了重组TP0772蛋白,其与梅毒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优化梅毒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一种新发现的动物源性SARS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引起,具有高致病性、高传染性和高病死率的新型人类疾病.现已鉴定SARS-CoV的刺突糖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域(RBD)介导了病毒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在跨种属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综述RBD的组成、功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qnrB基因的流行现状及其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标本412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法扩增qnrB基因并将阳性产物测序分析;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41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测出31株含qnrB基因(7.52%);412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达50%以上的有9种药物,达75%以上的有6种;ESBLs的检出率为43.45%。qnrB基因在环丙沙星(CIP)敏感株与耐药株中的分布分别为0和13.2%(χ2=25.27,P<0.01);ESBLs在qnrB基因阳性株和阴性株的分布分别为83.87%(26/31)和27.56%(105/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院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qnrB基因在本院有流行,且与ESBLs阳性株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间质干细胞的多向潜能性研究目前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至不同定位组织后是否有向其组织分化并产生相应的功能?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于脑皮质缺血性梗死灶的周围,观察其向神经分化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广州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材料:实验于2002-11/2003-11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完成。选择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t,随机分为造模的梗死组32只和不造模的对照组16只。梗死组又随机分成移植组16只和磷酸盐缓冲液组16只;以前囟为参考点,尾侧3mm旁开1.5mm,深度2.0~3.0mm,分别移植5μL(5&;#215;10^4L^-1)间质干细胞或磷酸盐缓冲液。方法:从非血液系统疾病的胸外科手术中摘取的肋骨骨髓中分离、纯化而获得的间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鉴定。各组大鼠在移植后第2,6周末麻醉,对标本移植部位进行25μm连续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的表达,评估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随机抽取移植组8只大鼠,磷酸盐缓冲液组8只大鼠,在移植前和移植后2,6周末用横木行走试验评分法观察大鼠全身状态和反应能力。对照组16只大鼠与移植组和磷酸盐缓冲液组同时测评。主要观察指标:①大脑皮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的表达。②横木行走试验评定大鼠运动功能。结果: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第2周末移植间质干细胞位置可见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表达呈现阳性。第6周末移植间质干细胞位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表达也呈出阳性。而磷酸盐缓冲液组相应注射部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表达均为阴性。②对照组无明显神经症状,评分均为9分。移植2周后,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磷酸盐缓冲液组[(6.7&;#177;0.9)分,(5.3&;#177;1.0)分,(P&;lt;0.05)]。移植6周后,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也高于磷酸盐缓冲液组[(8.9&;#177;1.1)分,(7.2&;#177;0.8)分,(P&;lt;0.05)]。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后在中枢神经系统有趋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的能力,表达了某些神经元胶质细胞的特性。移植组大鼠横木行走试验运动功能评分高于磷酸盐缓冲液组,并显示出明显的神经功能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心肌酶的变化特点。方法用常规方法,检测84例(9例死亡,8例插管,30例无创通气,37例无辅助通气)SARS患者的心肌酶指标。结果SARS患者发病3~6d起,心肌酶开始上升,但上升的幅度差异很大。18例(21.4%)SARS患者,整个病程血清心肌酶均在正常参考范围。α-HBDH、AST、LDH、LD-1、CK和CK-MB的异常率分别为60.7%、53.6%、77.4%、44.0%、38.1%和28.4%。SARS患者心肌酶随病情变化而改变,病情越重,升幅越大,异常率越高,死亡组和插管组患者心肌酶平均峰值和异常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组(P<0.001),无创通气组患者又明显高于无辅助通气组(P<0.001)。除死亡组外,多数患者心肌酶在4周内恢复正常。结论大部分SARS患者心肌酶异常,部分出现心肌损害,临床上应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背景:以间充质干细胞为载体的基因治疗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目的:利用慢病毒感染方法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导入人羊水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以期获得稳定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方法:首先利用多位点Gateway技术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LVpuro/EFlet.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将该表达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同时转染293FT细胞,从而获得携带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的慢病毒颗粒。利用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抗生素筛选的方法获得稳定表达目的基因一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稳定性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蛋白在感染的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内呈高表达,其表达量可达到72μg/L。说明实验成功制备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修饰的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8.
肝脏疾病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T3、T4、rT3、FT3、FT4与肝脏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不同种类肝脏疾病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 (T3、T4、FT3、FT4 )、rT3及TSH水平。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患病组与健康组血清TSH结果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患病组血清T3、T4、FT3、FT4下降 ,而rT3含量增高。两组结果差异显著 (P <0 0 1)。即肝脏疾病与血清T3、T4、rT3、FT3、FT4相关。结论 血清T3、T4、rT3、FT3、FT4含量是反映肝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肝功能受损可能是导致肝脏疾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的重要原因。血清T3、T4、rT3、FT3、FT4测定对肝脏疾病诊断、治疗与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胎盘生长因子(PIGF)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87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61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的PIGF水平,分析血清PIGF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血清PIGF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血清PIGF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之间的相关性;以cTnI0.03ng/ml和0.1ng/ml为分界值,将冠心病组分成冠心病Ⅰ组、Ⅱ组和Ⅲ组,比较各组之间血清PIGF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PIGF水平为(11.55±3.10)ng/ml,高于对照组的(5.81±2.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IGF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均无相关性(P〉0.05)。冠心病Ⅱ组和冠心病Ⅲ组血清PIGF水平分别为(13.12±2.45)、(14.62±3.25)ng/ml,与冠心病Ⅰ组的(9.10±2.31)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IGF水平与冠心病、心肌受损之间存在相关性,PIGF水平与冠脉梗塞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重组表达梅毒螺旋体Gpd蛋白,探讨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PCR扩增Gpd基因序列,构建表达载体pET-28b-Gpd,将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 BL21(DE3)并以IPTG诱导蛋白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利用质谱和免疫印迹法鉴定重组蛋白.以重组蛋白建立间接ELISA法,并检测20份TPPA阳性和20份TPPA阴性血清去评价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结果 PCR扩增出约1.1 kb的Gpd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8b-Gpd.表达的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41×103,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40%.质谱和免疫印迹分析证实重组蛋白为Gpd蛋白,并能够与梅毒患者血清发生免疫学反应.间接ELISA法测定TPPA阳性血清和TPPA阴性血清的符合率分别为95%(19/20)和100%(20/20).结论 重组Gpd蛋白能够与梅毒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学反应,是一种可潜在应用于梅毒血清学诊断的新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