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1病例报告 患者男,74岁。因原义齿固位不佳,要求重新进行义齿修复就诊。牙科检查:牙列中11、12、13、14、15、16、18、21、22、24、25、27、28、35、36、38、48缺失,17、26、46、47残冠,23残根,34松动I度,牙石(++),色素(+)。咬合不稳定,无法确定正中颌位,原义齿修复11、12、13、14、15、16、21、22、24、25,基牙17、23、26,因基牙现已为残冠、残根故固位不佳,塑料牙已重度磨损,组织面与牙龈,上腭软组织无法贴合。治疗:(1)17、23、26、46、47行根管治疗术;  相似文献   
2.
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和抗增殖作用,已经用作实体瘤和血液学的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由于TNFα有相当大的副反应,故需要一快速的试验方法以明确急性髓性白血病和慢粒患者对TNFα的反应性,作者报道了12例急性髓细胞自血病(AM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AML 中M_11例、M_26例、M_42例、M_5l 例。CML 中原始细胞危象1例,加速期3例。首先抽取病人骨髓5—10ml,然后分离原始细胞作短期悬浮培养,把培养液分成2组,1组加入重组人类α肿瘤坏死因子(rhuTNFα),另1组不加rhuTNFα作为阴性对照.分别从培养0.5、2、4、6、8、10、22、25小时后的骨髓培养悬液中抽取4ml 液体。  相似文献   
3.
1928年Pelger 首先发现一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减少,大部分为杆状核及二叶。1932年Huёt 指出这种现象有家族性遗传。嗣后世界各地相继有报道,遂命名为Pelger-Huёt-粒细胞异常。本病在国外报道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国内自1959  相似文献   
4.
陈霄峰  杨清宇 《浙江临床医学》2004,6(8):661-661,665
近年来 ,反应停(Thalidomide,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简称MM)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该药也有副反应 ,常见有嗜睡、便秘、疲乏、口干、头昏、白细胞降低、周围神经病、肝功能异常、致畸、血栓形成、水肿等。但对皮肤的毒副反应报道不多 ,作者遇见1例反应停治疗MM发生剥脱性皮炎 ,现将本病例结合有关文献复习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 ,62岁 ,农民。因“反复腰痛4年”拟“多发性骨髓瘤”于2002年7月15日收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腰痛 ,伴牙龈出血、鼻衄 ,无发热。曾在外地某大医院确诊为MM ,多次化疗…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用半微量区别染色细胞毒性试验(微量-DiSC)检测血癌的体外化学药物敏感性,认为该试验可预测细胞毒药物对血癌的疗效。方法:首先抽取血癌患者的周围血液5—10ml 和骨髓(0.2—1.0μl),分离白细胞,放入含有各种药物浓度的磷酸缓冲液(PBS)培养液中,在含有5%CO_2的空气、一个大气压、37℃下孵育4天,随后把这种细胞和含有已知一定数量的鸭红细胞坚牢绿-苯胺黑染色液1:1混合,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淋巴瘤(PBL)是一种少见的结外淋巴瘤。作者回顾分析了1975~1992年间60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39例有骨侵犯。经过骨髓穿刺、活检、胸部X线检查、腹部CT和骨CT扫描,根据病变范围,把39例病人分成3组。第1组(12例):1个骨部位受累(IE,即PBL);第2组(5例):骨受累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牙周膜细胞在钛金属表面附着和生长影响。方法:将三种经不同方法表面处理的钛金属(纯钛,钛75,钛表面氮化处理)试件放在12孔培养板内,取生长良好的第5代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接种在试件表面,分别在接种后24h和72h进行贴壁细胞计数,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金属表面附着情况.结果:接种24h后纯钛表面的贴壁细胞数多于钛75金属表面的细胞数(P<0.05),但在接种后72h时这种差异消失,不论接种后24h或72h钛表面氮化处理金属表面的细胞数都明显少于另外两种金属表面的细胞数(P<0.05),扫描电镜结果表明PDLF在纯钛和钛75表面伸展,而在钛表面氮化处理的金属表面细胞基本不伸展。结论:人PDLF在纯钛,钛75表面的生物性附着优于在表面氮化处理的钛金属表面。  相似文献   
8.
9.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国人10种牙周病可疑致病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检测国人不同牙周情况者龈下菌斑中 10种牙周可疑致病菌 ,观察其分布特点 ,并初步分析不同的细菌组合与牙周病的关系。方法 :从 3组对象 :健康组 ,龈炎组和牙周炎组中采取 12 4例龈下菌斑 ,提取DNA ,分别用 10种牙周病可疑致病菌的特异引物 ,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 16SrDNA片段来鉴定细菌种类。用统计软件分析细菌与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经 χ2 检验 ,龈炎组和牙周病组牙龈卟啉菌的检出率高于健康组 (P <0 .0 5) ,牙周病组福塞氏类杆菌、中间型普里沃氏菌、齿垢密螺旋体 ,变黑普里沃氏菌的检出率高于健康组和龈炎组 (P <0 .0 5)。经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 ,中间型普氏沃氏菌、齿垢密螺旋体和变黑普里沃氏菌与牙周病关系更为密切 ;中间型普里沃氏菌、变黑普里沃氏菌和生痰二菌化碳噬纤维菌与附着丧失有关 ,而Pi和Td对探诊出血影响较大。结论 :我国人群的牙周病可疑致病菌的分布有自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患者,男,26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皮肤、两眼发黄40天入院。患者于4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持续性,未向其他部位放散。伴有皮肤巩股发集,乏力,无呕吐、腹泻及发热。去××医院CT检查示“脾恶性淋巴瘤”并住院行腹腔探查术。术中发现腹腔内大网膜、弹周、横结肠前系膜、胃前宣、后腹膜多个大小不等肿块,浸润粘连明显,病理报告为“转移性腺癌”住院20天后出院,出院后第二天感上腹部持续性疼痛,进食后呕吐,伴胸闷、气急。于1995年10月12日至我院治疗。发病后明显消瘦,体重下降5kg以上。入院查体:T:3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