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至2018年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所有临床对照研究。两名研究员分别纳入研究、提取数据、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5.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病例数109114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手术夹闭组动脉瘤闭塞率为88. 2%,平均住院时间7. 7天,均高于介入栓塞组的65. 3%和4. 1天,P 0. 05。介入组患者的短期死亡率和致残率分别为0. 61%和2. 1%,均低于手术组的1. 27%和4. 7%,P 0. 05。介入组患者的1年期死亡率和致残率(2. 5%、2. 5%)均与手术组(2. 2%、1. 8%)无明显差异,P 0. 05。漏斗图未发现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介入栓塞相比于手术夹闭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短期不良预后发生率。但是动脉瘤的闭塞率较低,1年期预后与手术夹闭无明显差异。据此推测手术夹闭患者的长期预后可能要好于介入栓塞,手术夹闭更适合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组织中miR-200b、ZEB1表达水平变化与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42例,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研究对象脑膜瘤组织与瘤旁组织中miR-200b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ZEB1水平,分析miR-200b、ZEB1表达水平与脑膜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对出院后的脑膜瘤患者进行随访,分析miR-200b、ZEB1表达水平变化与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膜瘤组织miR-200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瘤旁组织(P<0.05); 脑膜瘤组织ZEB1阳性表达率高于瘤旁组织(P<0.05); miR-200b、ZEB1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 miR-200b高表达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显著高于miR-200b低表达组,ZEB1阳性表达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显著低于ZEB1阴性表达组(P<0.05); miR-200b低表达、ZEB1阳性表达可能是脑膜瘤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脑膜瘤组织中miR-200b低表达、ZEB1阳性表达,且与患者无瘤生存期有关,可作为判断脑膜瘤患者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杨晋生  范波  李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78-179
目的提高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1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显微外科治疗结果。结果肿瘤全切率为87.1%,术后视力改善20例,无变化者9例,恶化者2例。4例出现暂时性尿崩,1例因下丘脑功能紊乱死亡。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仔细辨别并保护蛛网膜界面是保障肿瘤切除、术后视力恢复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眶内脑膜瘤的诊断和经颅手术治疗的方法 . 方法 对13例原发性眶内脑膜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路径和操作技术进行讨论. 结果 13例均采用经颅入路,肿瘤全切除6例次,次全切除3例次,大部切除4例次.无手术死亡病例. 结论 选择不同的经颅入路切除原发性眶内脑膜瘤,暴露良好,可在直视下切除;显微技术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颅底重建的手术经验,探讨重建的目的、方法、材料、手术适应症。方法 回顾分析59例颅底重建病例。颅脑外伤56例,脑膜瘤2例,脑脓肿1例;颅前窝重建54例,颅中窝5例。术中颅底骨折复位,封闭开放鼻窦,修补硬膜,修复颅底缺损,并探查颅神经和减压。结果 全组病人颅腔、眶畸形得以矫正,无并发脑脊液漏、脑膜炎者,颅神经功能改善,面容恢复满意。结论 颅底重建可以改善颅底损伤、颅底病变手术患者的预后,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Ki67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规律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59例星形细胞瘤中Survivin蛋白及ki67的表达,并结合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脑组织中未见Survivin表达,星形细胞瘤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64.4%.组织学分级之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Survivin的表达还与Ki67呈明显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在星形细胞瘤中高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增殖活性密切相关,可望成为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术(EVD)在重型颅脑损伤(TBI)合并脑疝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收治的23例重型TBI合并脑疝的临床资料。均先行EVD,随后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8例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5例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术,4例行颅内压监测。去骨瓣减压术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结果 住院期间2例(8.7%)减压效果不佳,其中1例为脑肿胀,1例为术后再出血;其余21例减压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GOS评分5分8例,4分5例,3分3例,2分3例,1分4例。结论 对于重型TBI合并脑疝,EVD的选择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对于有脑肿胀的病人,建议常规应用EVD。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侧额叶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7例双侧额叶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影像学、临床表现行手术或保守治疗.结果 57例患者中38例恢复良好,9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眶入路(ETOA)手术治疗颅中窝底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ETOA手术治疗的17例颅中窝底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显示脑膜瘤9例,胶质瘤3例,神经鞘瘤2例,淋巴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短暂性动眼神经麻痹3例、脑梗死1例、颅内大出血1例(再次手术)。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无死亡病例;1例次全切除胶质瘤术后12个月出现进展,二次手术;其余病例未见复发或进展。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14例,3分3例。结论ETOA手术是治疗颅中窝底病变的有效方法,可达到令人满意的切除程度,并有效地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颅脑损伤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3大组:伪手术组、损伤模型组、氯胺酮治疗组,后两组再根据取材时间分24 h、72 h、168 h组.应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伪手术组只开骨窗,不打击致伤,治疗组造模方法与模型组相同,伤后1 h腹腔注射氯胺酮120 mg/kg,每隔12 h加用1次,在规定时间取血清,检测TNF-α、IL-6含量;取损伤部位脑组织固定、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模型建立后,大鼠血清中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神经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用氯胺酮治疗,能明显抑制血清中TNF-α、IL-6的升高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增加.[结论]氯胺酮能够抑制颅脑损伤大鼠血清TNF-α、IL-6的升高和凋亡细胞过表达,对颅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