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不明原因发热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近期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不明原因发热合并MODS,均行CRRT及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T0)、治疗后6 h(T1)、治疗后12 h(T2)、治疗后18 h(T3)、治疗后24 h(T4)、治疗后48 h(T5)及治疗后72 h(T6)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ɑ(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AST)]、肾功能[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肌红蛋白(myoglobin,Mb)、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血流动力学[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体温和氧合指数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记录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6时IL-6、T2~T6时IL-1β、T4~T6时TNF-ɑ、T3~T6时ALT、AST、BUN、SCr、Mb和CK水平均下降,T3~T6时心率和体温降低、MAP升高,T4~T6时氧和指数升高、APACHEⅡ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本组经CRRT治疗后16例死亡,42例存活,存活率为72. 41%,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管通路不畅、空气栓塞及电解质失衡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RRT治疗不明原因发热合并MODS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能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保护肝肾功能,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不明原因发热合并MODS的适用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强化健康教育是否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积分(DKN)水平;研究强化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的区别;探讨对患者强化教育在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在常规的胰岛素健康教育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强化教育;对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出院时记录两组的血糖值、住院时间、胰岛素用量,出院半年后记录其DKN评分,出院后6个月进行血糖稳定性及疾病复发后的住院病人的DKN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血糖达到较好控制时,患者有关糖尿病知识积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在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出院半年后随访观察,观察组的血糖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DKN水平;强化健康教育更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DKN水平;强化健康教育较常规教育更能提高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水平;强化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值、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药物用量、减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慢性乙肝)患者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对67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北京及长春地区的正常人(均P〈0.05);影响慢性乙肝患者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有年龄、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P〈0.05,P〈0.01),影响特质焦虑的主要因素有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P〈0.05,P〈O.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水平较高,年龄、职业、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是主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重视其人口学资料的收集及心理状况的评估,以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查阅出院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应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结果 10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者25例(25.0%),其中呼吸道感染10例(40.0%),腹膜感染7例(28.0%),肠道感染4例(16.0%);大肠埃希菌感染5例(29.4%),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4例(23.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2例(11.8%),铜绿假单孢菌感染2例(11.8%),肺炎链球菌感染2例(11.8%);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是否发生肝性脑病、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患者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住院时间长短、不同肝功能分级、是否行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和血清胆红素高低、有无腹水和是否应用抗病毒药物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显著,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176,P=0.023)、住院时间≥1月(OR=44.116,P=0.021)、肝功能分级差(OR=5.160,P=0.009)、进行了侵入性操作(OR=5.265,P=0.003)和有腹水(OR=2.921,P=0.033)为影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发生医院感染,对于感染高危人群应予以高度关注,重视手卫生和适度隔离,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40岁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40岁且在当地居住时间≥3年的居民参与肝癌高危人群评估,并对评估结果为肝癌高危的居民进行血液甲胎蛋白检测和腹部超声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筛查结果、筛查依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对西安地区36 187名常住居民进行肝癌高危人群筛查,其中6 514例居民评估为肝癌高危,肝癌高危率为18.00%。其中男性高危者比例高于女性,99.08%为汉族,96.65%为已婚,年龄≥60岁人群的肝癌风险更高,多为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88.12%的BMI值为18.5~27.9 kg/m2,58.40%有吸烟史,43.71%有饮酒习惯,44.00%有家族肿瘤史,71.17%伴有慢性丙型肝炎,97.19%伴有慢性乙型肝炎。6 514例肝癌高危人群中有3 192例参加肝癌筛查,肝癌筛查依从性为49.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444)、BMI(OR=0.694、0.820)、吸烟(OR=1.177)、饮酒(OR=1.178)、伴有慢性乙型肝炎(OR=1.266)、有家族肿瘤史(OR=1.579)、职业(OR=4.204)、锻炼次数(OR=0.774)、家庭人均月收入(OR=1.790)、定期参加检查(OR=2.542)是筛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西安地区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依从性整体偏低,影响筛查依从性的重要因素较多,可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医护患三方沟通来进一步完善筛查机制,提高筛查效率。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在护理操作中采用防水透气隔离衣表面喷雾消毒的防护效果,为替代普通隔离衣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感染科护士14名为研究对象,使其进入2个不同病种病房操作,其中6名护士穿透气防水隔离衣采用隔离衣表面喷雾消毒的护士为观察组,8名护士使用普通隔离衣穿脱更换为对照组。两组护士每个病房护理操作完毕后分别在其隔离衣的肩部、袖口及腹部3个部位,选择5cm×5cm区域测试点,观察测试点上的菌落数,比较两组不同区域污染的菌落数的差异。结果护士在感染病房护理操作过程中,对照组隔离衣袖口污染菌落数与胸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区域污染菌落数高于胸部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7,P=0.002);观察组穿防水透气隔离衣护士3个测试点污染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隔离衣胸部和袖口区域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隔离衣腹部区域污染菌落数为(0.83±1.17)cfu/cm2低于对照组的(17.40±9.77)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5,P=0.002)。结论护士在感染病房护理操作过程中,应用普通隔离衣腹部区域是最易受细菌污染的部位,其次是袖口,最后是胸部;与更换普通隔离衣相比,防水透气隔离衣喷雾消毒法可减少腹部区域的细菌污染,其预防交叉感染的效果优于普通隔离衣,而且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缓解重症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肠胀气的方法。方法应用改制的8号肛管与简易负压吸引器连接进行负压肛管排气,同时加用腹部手法按摩患者腹部,比较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患者治疗15min和30min后效果。结果两组均有良好的疗效,治疗15min和30min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负压肛管吸引及腹部手法按摩能够有效减轻重症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肠胀气,一般治疗15min即可见效。  相似文献   
10.
肿瘤患者口腔粘膜炎的综合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综合处理方法对肿瘤病人口腔粘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60例肿瘤合并口腔粘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用适合的生物活性药物、辅以软激光方法、冷冻疗法和抗生素的综合疗法治疗口腔粘膜炎,对照组用朵贝氏液等漱口液含漱为主,辅用抗生素。观察综合处理方法对肿瘤病人口腔粘膜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综合处理方法对肿瘤病人口腔粘膜炎的治疗是目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