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积水患儿不同术式治疗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29例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的ICP变化,其中分流手术14例,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15例.使用脑实质型ICP探头在手术前后连续监测ICP的变化,监测时间72 ~ 168 h.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ICP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连续监测显示两手术组ICP变化明显不同,分流手术组ICP呈持续下降趋势,ETV组ICP术后迅速回升,再呈缓慢下降趋势.可调压管分流组术后24 h内回升到接近术前的水平,此后120 h内逐渐下降至调压阀设定的压力水平.脑室镜手术组术后24~ 48 h内可出现一过性高颅压,其中肿瘤继发脑积水亚组较先天性脑积水亚组明显,持续时间更长.结论 ICP监测能准确反映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颅压变化,术后持续监测有助于准确判断ETV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先期研究已证实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代谢产物丙烯醛(Acrolein,ACR)的氧化应激作用损伤支持细胞是CP所致睾丸损伤的原因之一的基础上探讨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银杏黄酮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支持细胞为模型,实验组分为1)添加银杏黄酮孵育细胞12h后加入ACR组;2)银杏黄酮、ACR同时加入组;3)银杏黄酮和ACR孵育12h后再加入细胞组.对照组分为添加维生素E孵育细胞12h后分别加入ACR组,仅添加ACR的阴性对照组及不添加任何处理因素的阳性对照组.各组3h后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浓度;硫代巴比妥法和Fenton法检测细胞丙二醛(MDA)、羟自由基(OH)含量,三价铁还原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和NADPH还原法测定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结果:银杏黄酮与ACR同时加入细胞组和银杏黄酮与ACR孵育12h后同时加入组较阴性对照组各测量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提前添加银杏黄酮组较阴性对照组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1)细胞活力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2)MDA和T-ACO含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3)T-AOC、SOD和GR活性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银杏黄酮上述抗氧化作用明显强于Vit E组(P<0.05)结论:CP代谢产物ACR在对未成熟睾丸支持细胞产生氧化应激损害时,银杏黄酮可以提高支持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对支持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CP致睾丸损伤的防护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环磷酰胺对睾丸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环磷酰胺对大鼠睾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探讨端粒酶活性在环磷酰胺导致生精功能损害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d龄雄性Wistar大鼠,给予大、中、小剂量环磷酰胺后24h、4周、8周分别采集睾丸标本,采用TRAP-ELISA法检测睾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①用药后24h、4周、8周,各实验组睾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②随时间的增加,对照组虽有逐渐下降趋势,但各时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各实验组不但有明显的下降,且4周、8周较24h有显著降低(P<0.01);③各实验组同一时期比较,端粒酶活性均随CTX剂量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大、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CTX剂量与端粒酶活性负相关。结论环磷酰胺在损害生精功能的同时,也诱导睾丸组织端粒酶活性下调,并与剂量负相关,且有明显远期效应,提示环磷酰胺所致睾丸生精功能损害可能与其端粒酶活性持续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 同顾性分析73例婴幼幼儿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应用婴幼儿神经创伤评分(TINS)方法评估婴幼儿伤情.结果 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皮血肿、呕叶、意识障碍、抽搐;致伤原冈绝大多数为坠落伤;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45例.69例治愈、3例有肢体功能障碍、1例放弃治疗.结论 婴幼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均有不同于年长儿及成人硬膜外血肿的特点;婴幼儿创伤性硬膜外血肿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颅脑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颅脑创伤性大面积脑梗死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硬膜下出血最多(43.6%),其次是硬膜外出血(23.5%)和脑出血(20.6%),平均出血量65 ml;并发脑挫裂伤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3例,颅骨骨折48例;四肢骨折24例,胸腹部脏器损伤15例,失血性休克30例。梗死发现时间主要在伤后1周内,其中4~7 d是发病高峰(3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恢复良好32例,轻度残疾15例,重度残疾9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8例。结论儿童颅脑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发病隐匿,CT或MRI是诊断的主要手段。及早发现,积极治疗,预后较成人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植入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的不同类型脑积水患儿的病情转归.患儿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术中脑脊液测压结果并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因素设定调压阀开放压力的初始值,术后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及影像学复查结果进行调压阀开放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脑肿瘤的诊治经验, 以利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改善预后。  方法  对2005年7月~2010年7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8例儿童脑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68例儿童脑肿瘤中病理类型前5位依次是: 星形细胞瘤87例(32.5%), 髓母细胞瘤50例(18.7%), 室管膜瘤42例(15.7%), 颅咽管瘤32例(12.0%), 生殖细胞肿瘤14例(5.4%)。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肢体瘫痪、步态不稳、抽搐、视力下降, 其中首诊误诊率达19.8%。肿瘤全切230例(85.8%), 次全切29例(10.8%), 大部分切除6例(2.4%), 254例术后治愈出院。术后放射治疗109例, 占手术病例的40.6%;化疗55例, 占手术病例的20.5%。  结论  儿童脑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 病程较长, 误诊率较高, 头颅CT和MRI是诊断的首选方法。手术为治疗首选, 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治疗脑肿瘤梗阻性脑积水效果较肯定。术后进行放化疗, 对于延长儿童的生存期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前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62例儿童
后颅窝肿瘤伴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患儿分2组:A组(90例)肿瘤切除前行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术;B组(72例):肿瘤切除前
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比较治疗结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并发症67例。其中感染27例(16.7%),分流管阻塞19例,硬膜下积液
或血肿16例(9.87%),脑室裂隙综合征5例,瘤体上疝4例(2.47%)。组间对比分析表明,硬膜下积液或血肿的发生率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39),分流管阻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颅内感染、瘤体上疝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
P=0.462)。结论Ommaya储液囊外流术是解决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前脑积水的常规手段,手术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
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桥  李禄生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11):590-594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ICGCTs)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胚胎性肿瘤,具有多种组织学类型。大多数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早期治疗可治愈,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R)可达90%,其他恶性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on-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NGGCTs)的5年OSR低于70%。近年,随着外科学、影像学、核医学、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IGGCTs的总体治疗效果有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囿于病理基因等方面研究进展缓慢,治疗方案并不统一,缺乏规范化和明确的临床路径和诊治指南。本文就ICGCTs的治疗经验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对男孩性腺、阴茎发育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单纯性肥胖标准的5~15 岁正常男孩作为实验组,分别测量其身高、体重、睾丸体积、阴茎大小及性激素水平,同期测量同年龄段非肥胖的正常男孩作为对照.按5~岁,10~岁和12~15 岁分成三个年龄段进行比较.结果 受检测者共202例,其中实验组35例,对照组167例.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间睾丸体积、阴茎大小和性激素水平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同一年龄段内,实验组和对照组睾丸体积、阴茎大小和性激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对男孩阴茎、睾丸的发育及性激素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