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肿瘤血管生成(TumorAngiogenesis,TA)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目的在于探讨TA的预后价值以及预测肿瘤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反应。本文应用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对6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以下简称乳腺癌)进行了微血管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腋下淋巴结阳性病例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129.7±44.9)明显高于腋下淋巴结阴性(NodeNegativeBreastCancer,NNBC)病例组的MVD(79.6±33.6),差异呈极显著性(P<0.001);发生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病例的MVD均值高达145.3;以上结果提示乳腺癌MVD与肿瘤转移、复发均密切相关。我们认为乳腺癌MVD可反映其血供状态,MVD高的病例微血管丰富,肿瘤组织生长快,癌细胞易于进入微循环而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2.
梅炯  李日乐 《肿瘤》1998,18(6):408-410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D)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4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的CD表达水平,并结合患者临床病案记录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D高表达与低表达之间的肿瘤转移人数和2年生存人数差异显著,且CD低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较高表达者为长。经Kaplan┐Meier分析,两组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结论CD高表达的骨肉瘤易发生转移,预后不良,应加强治疗。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人胃癌培养细胞中Ⅳ型胶原酶、ras—P_(21)及CEA分布与表达。结果显示,被测胃癌细胞中Ⅳ型胶原酶、ras—P_(21)、CEA均呈阳性,表明培养的胃癌细胞具有合成和异常表达Ⅳ型胶原酶、ras—P_(21)和CEA的作用。结合文献讨论了Ⅳ型胶原酶、ras—P_(21)、CEA与胃癌细胞浸润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微血管密度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骨肉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骨肉瘤组织标本中的MVD计数,并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综合分析患者年龄,发病时间,肿瘤大小,组织亚型,HDMTX化疗以及肿瘤转移与骨肉瘤MVD之间的关系。结果 MVD与患者年龄,发病时间,组织亚型及是否化疗无关,但HDMTX明显影响肿瘤微血管的发育成熟,且肿瘤发生转移者的MVD显著高于未发生转移者。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MRI信号强度与DNA倍体的关系.材料与方法26例肺癌患者,术前用Resonex0.38T磁共振成像系统,行横断面SET1加权,GR序列成像,增强后行SET1加权成像.术后标本用ICM-100细胞图像分析仪,测定该例肺癌的DNA含量及SPF值.结果T1加权平扫二倍体肿瘤信号强度比(病变/椎体)显著小于异倍体肿瘤的信号强度比.二倍体肿瘤的SP值也显著小于异倍体肿瘤的SPF值.但肿癌MRI信号强度比不能反映其SPF值.结论MRI信号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细胞的倍体情况,即可间接地反映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肾脂肪囊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王光元*李日乐**(江西省乐平矿务局职工医院江西乐平,333300)(**附属甘泉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65)关键词肾肿瘤;病理学;病例报告中图号R737.1肾脂肪囊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  相似文献   
7.
骨外尤文氏肉瘤一例范明李日乐江苏省宝应县肿瘤介入诊断治疗中心(江苏,225816)附属甘泉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65)关键词病理;尤文氏肉瘤中图号R738.6骨外尤文氏肉瘤(ExtraskeletalEwing’sSarcoma,EEW)十...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1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的VEGF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均无VEGF表达。乳腺癌VEGF表达与组织分化(P<0.05),淋巴结转移(P<0.005),远处转移(P<0.005)及早期死亡(P<0.005)密切相关,与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亦呈显著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VEGF是促进乳腺癌血管生成的主要因素。VEGF阳性的乳腺癌组织分化差,易发生转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骨肉瘤组织标本和10例正常骨组织中的VEGF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及36月随访资料综合分析患者年龄、发病时间、肿瘤大小、组织亚型、化疗情况以及肿瘤转移与VEGF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除3例显示VEGF染色阴性外,45例呈阳性染色,总阳性率93.7%;而10例正常骨组织中,仅3例呈阳性染色,占30%.两者间VEGF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在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仅与患者发病时间有关,而与肿瘤转移和其它观察指标无关.结论骨肉瘤组织中的VEGF表达水平显著较正常骨组织为强,其表达水平可能影响肿瘤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鼠断肢再植术后侧支血管形成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选用成年SD 大鼠48 只,按阻断股动脉的时间不同,随机分成4 d ,1 、2 、3 、4 、5 、6 、8 周共8 个组,股动脉切断后对再植肢进行大体、血管造影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4 d 及1 周组未见新生侧支血管形成,再植肢坏死;2 、3 、4 、5 、6 、8 周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再植肢新生侧支血管逐渐增多增粗并向远侧生长,血循环和成活情况逐渐改善。结论 大鼠断肢再植2 周后,即使主要动脉阻断,也能依靠新生侧支血管得以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